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疾病接受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4例IBD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接受度量表(AIS-CHI)和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IBDQ)量表统计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特征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和疾病接受度的相关性。结果IBD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73.71 ± 33.52)分,处于偏低水平。疾病接受度评分(22.32 ± 7.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性格、收入、疾病接受度、疾病活动度的IBD患者间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接受度和疾病活动度是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b = 2.625,t = 10.477,P<0.001),疾病活动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b = -5.559,t = -2.645,P = 0.00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接受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 = 0.293,P<0.001),且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中肠道功能、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疾病活动度和疾病接受度可独立影响IBD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接受度越高,疾病活动度越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生活质量 疾病接受度 疾病活动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10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用药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1 425例UC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时间段将UC患者分为2010至2014年组和2015至2019年组,分析2组UC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用药趋势,再分别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40岁和≥40岁)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2010至2014年组和2015至2019年组的UC患者数分别为369和1 056例,缓解患者分别占9.5%(35/369)和12.0%(127/1 056),轻度患者分别占40.4%(149/369)和41.6%(439/1 056),中度患者分别占37.4%(138/369)和28.9%(305/1 056),重度患者分别占12.7%(47/369)和17.5%(185/1 056)。2010至2014年组不同程度的UC患者比例与2015至2019年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至2014年组与2015至2019年组的患者年龄和女性比例[(46.2±15.3)岁比(44.6±30.6)岁,45.8%(169/369)比44.8%(473/1 0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15至2019年组患者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使用率均高于2010至2014年组[分别为96.8%(1 022/1 056)比90.0%(332/369)、29.9%(316/1 056)比14.6%(54/369)、8.4%(89/1 056)比2.4%(9/369)、4.8%(51/1 056)比0.5%(2/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766、33.256、15.315、14.038,P均<0.01)。2010至2014年组与2015至2019年组组内女性和男性UC患者的年龄、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使用率[(47.2±13.6)岁比(45.3±16.5)岁、(43.1±12.9)岁比(45.8±39.5)岁,88.8%(150/169)比91.0%(182/200)、96.8%(458/473)比96.7%(564/583),13.6%(23/169)比15.5%(31/200)、28.3%(134/473)比31.2%(182/583),2.4%(4/169)比2.5%(5/200)、7.0%(33/473)比9.6%(56/583),0比1.0%(2/200)、5.3%(25/473)比4.5%(26/5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10至2014年组年龄≥40岁的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50.2%(121/241)比37.5%(48/128)],5-ASA使用率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85.9%(207/241)比97.7%(125/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38、12.824,P=0.020、P<0.01);2010至2014年组年龄≥40岁与<40岁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使用率[13.7%(33/241)比16.4%(21/128)、2.1%(5/241)比3.1%(4/128)、0比1.6%(2/12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15至2019年组中年龄≥40岁的患者生物制剂使用率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3.7%(23/630)比46.5%(198/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0);2015至2019年组中年龄≥40岁与<40岁的患者女性比例和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率[43.7%(275/630)比46.5%(198/426)、96.0%(605/630)比97.9%(417/426)、29.7%(187/630)比30.3%(129/426)、8.6%(54/630)比8.2%(35/4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2010至2014年相比,2015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单中心UC患者数明显较多;UC患者的5-ASA、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率均增高;不同性别患者的用药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年龄段的UC患者的用药趋势有所不同。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溃疡性 十年 用药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差异。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6至12月于西京医院就诊的3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每组10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估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焦虑发生率均高于CNAG组[分别为64.0%(64/100)、53.0%(53/100)、34.0%(3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07、0.001,P均<0.05);CAG伴肠化生组抑郁发生率高于CNAG组和CAG组[分别为24.0%(24/100)、15.0%(15/100)、13.0%(1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108、0.045,P均<0.05)。CAG伴肠化生组LES负性事件评分高于CNAG组和CAG组[分别为0分(0分,6.75分)、0分(0分,1.00分)、0分(0分,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19、-3.022,P均<0.05)。CNAG组、C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LES评分≥20分(精神压力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0%(8/100)、9.0%(9/100)、18.0%(18/100)]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男性和<50岁患者中,CAG伴肠化生组的抑郁发生率和LES评分≥20分的患者比例均高于CNAG组[22.5%(9/40)比9.6%(5/52)和47.5%(19/40)比16.2%(11/68);22.5%(9/40)比7.7%(4/52)和20.0%(8/40)比4.4%(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15、0.001、0.043、0.013,P均<0.05)。CN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EPQ评分中精神质、内外向、稳定性和掩饰性分量表评分均以正常(43.3~56.7分)居多,分别占62.0%(62/100)和45.0%(45/100)、56.0%(56/100)和44.0%(44/100)、54.0%(54/100)和44.0%(44/100)、59.0%(59/100)和45.0%(45/100);CAG组、CAG伴肠化生组内外向和掩饰性量表评分偏高(>56.7分)患者比例均高于CNAG组[分别为48.0%(48/100)、23.0%(23/100)、4.0%(4/100)和46.0%(46/100)、21.0%(21/100)、7.0%(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0.001、0.001、0.004,P均<0.01)。结论焦虑与CAG和肠化生密切相关,而抑郁与肠化生相关。男性和<50岁的患者中,抑郁、负性事件和精神压力大与肠化生的关系更显著。精神质、外向型、情绪不稳定、掩饰倾向的精神特征与CAG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胃炎 萎缩 肠上皮化生 心理特征 精神特征
  • 作者: 刘真真 苏松 张玉洁 薛鲜敏 时艳婷 杜伟 蒋明佐 许冰 储屹 吴楠 吴开春 梁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五科 消化系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五科 消化系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消化内科,北京 100071,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六大队,西安 71003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710004,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安 710069
  • 简介:摘要检索并分析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消化病医院IBD数据库2006年至2019年1月的数据,共检索到CD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病例4例,其中1例因小肠穿孔死亡,1例因病情进展自杀死亡,2例因疾病消耗和进展死亡。CD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但十分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经典治疗方案效果欠佳,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有效。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机制 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