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外周血 MPV,PDW 与血清 CEA 联合检测胃癌胃溃疡鉴别诊断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4-2020.4 内收治 25 名胃癌患者( A 组) 25 名胃溃疡患者( B 组 )以及 25 名正常患者( C 组) ,比较三组患者外周血 MPV,PDW 指标血清 CEA 水平。 结果: A,B 两组 PDW , CEA 水平高于 C 组, MPV 低于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A 组 PDW , CEA 水平高于 B 组, MPV 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胃癌与胃溃疡患者 MPV,PDW , CEA 水平存在差异,外周血 MPV,PDW 与血清 CEA 联合检测胃癌胃溃疡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 CEA MPV PDW 鉴别 胃癌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后应用集束化干预其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介入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 84例参与此次研究,将其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 n=42例)与对照组( n=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再次咯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用时与再咯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预防咯血复发减少复发咯血量有着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肺结核 大咯血 并发症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癌化疗患者中采取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及其情绪状态与遵医行为影响。方法 选择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 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其采用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 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阶段性改变理论护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遵医性,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化疗 临床护理 阶段性改变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9月~2021年9月到我院就诊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8)。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循证护理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中风护理效果。方法:针对80名脑中风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对照组研究组当中,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研究组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PICC导管操作中采取专业化护理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效果。方法:择取 100例 PICC置管患者,研究时间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随机将其分为 2组,观察组行专业化护理,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2组均含 50例患者,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 CRBSI发生率比对照组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专业化护理有助于减少 PICC置管感染风险,延长患者置管时间。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 专业化护理 相关血流感染( CRBSI)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 (ECG)ST-T改变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在 2015年 7月 -2017年 3月期间收集 17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将其分类为两组,即阳性组阴性组;将阳性组患者按照狭窄血管数量进行分类,即单支组多支组;讨论 ECG ST-T改变与 CAG结果存在联系。结果:单支组多支组 ST-T变化检出率与阴性组存在较大差异,可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 P<0.05);单支组与 多支组 ST-T变化检出率与阴性组存在较大差异,可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 P<0.05);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有 14例,有 29例患者两支血管病变,有 5例患者三只血管以上发生病变;。结论: ECG ST-T改变可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针对多支患者有较高诊断价值,前提条件是需在其余检查、临床表现实验室酶学指标的协助下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介入手术护理与配合。方法:收集整理我院于 2017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收治 6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 6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 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通过介入手术护理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等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腔内隔绝术患者介入手术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介入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