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甲状腺(MTC)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占所有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的4%。MTC患者在诊断确立时即可发现肺、骨、肝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尤其是肝的转移,晚期化疗效果欠佳。与其他亚型甲状腺癌比较,MT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而在精准治疗时代基因检测技术的使用,细化了MTC的分类,产生了针对不同靶点的靶向治疗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多种个体化治疗手段。本文将就精准治疗时代下MTC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 标签: 甲状腺 癌,髓样 分子靶向治疗 精准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术后患者症状性低钙血症(SH)的发生与多种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甲状腺切除范围进行分层并探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术后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 379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发生SH的122例患者,设为SH组。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同年余3 200例中未发生SH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钙、术后钙、术前iPTH、术后iPTH、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性别、淋巴结清扫方式、甲状腺切除范围、术后病理类型等潜在影响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研究术前/术后(不同术式)SH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PTH水平,预测其iPTH诊断临界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3 379例甲状腺术后患者中,发生SH者122例,发病率为3.6%。SH组和对照组的性别(SH组:男8例,女114例;对照组:男27例,女73例)、是否行侧区清扫(SH组:清扫58例,非清扫64例;对照组:清扫7例,非清扫93例)、甲状腺切除范围(SH组:单侧14例,双侧108例;对照组:单侧73例,双侧27例)、年龄(40.1岁比43.2岁)、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8.6枚比4.6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数目(12.3枚比0.7枚)、出血量(22.8 mL比11.0 mL)、手术时间(1.7 h比0.8 h)、术后iPTH(16.4 pg/mL比41.9 pg/mL)、术前iPTH(39.4 pg/mL比47.8 pg/mL)和术后钙水平(1.9 mmol/L比2.2 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类型(SH组:毒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3例,甲状腺滤泡1例,甲状腺乳头状114例;对照组:甲状腺1例,甲状腺滤泡1例,甲状腺乳头状98例。P=0.25)及术前钙(2.3 mmol/L比2.3 mmol/L,P=0.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双侧切除患者的术后iPTH若<20.08 pg/mL,则容易出现SH,其灵敏度为74.07%,特异度为96.30%;而对于甲状腺单侧切除患者,术后iPTH<24.00 pg/mL时容易有SH发生。结论性别、年龄、术后钙、术前iPTH、术后iPTH、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方式、甲状腺切除范围是甲状腺术后发生SH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预测SH发生的术后iPTH水平逐渐降低。为避免术后SH的发生,需要根据手术范围及术后iPTH水平及时补钙。

  • 标签: 甲状腺 甲状旁腺素 低钙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虽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佳,但发病率增速位列首位,故需深入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竞争内源性RNA(ceRNA)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明了肿瘤发生的机制。目前研究表明环状RNA、长链非编码RNA、假基因转录本、mRNA均可作为ceRNAs参与ceRNA网络构建,它们拥有与编码蛋白(mRNA)相同的微小RNA反应元件(MRE),从而竞争结合微小RNA的结合位点,进而影响mRNA的表达来发挥促或抑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eRNAs在甲状腺癌恶性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少有学者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梳理。本文旨在将这些与甲状腺癌相关的ceRNA分子进行总结,并阐明这些分子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竞争性内源性RNA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环状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