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职业感知的同理心训练对低年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职业获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于2018年3—9月,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河南省肿瘤医院自我效能低下的67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5组,每组12~15名,分别进行5周共5次面对面的以职业感知为主要内容的同理心训练。采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于训练前和训练后评价干预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过程中3名护士退出,最终64名护士完成训练。训练后,64名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为(3.75±0.66)分,职业获益感总均分为(4.65±0.40)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2.53±0.20)分,均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58、7.911、25.979;P<0.01)。结论基于职业感知的同理心训练能够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提升其职业获益感水平和自我效能,该干预方案或可进一步在护士人群中得到拓展和应用。

  • 标签: 护士 低年资 沟通能力 职业获益感 自我效能 同理心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灵性关怀培训方案对护士灵性健康和灵性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3—9月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在某省肿瘤医院招募80名护士参与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试验组在常规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连续6个月接受每月2次的集体灵性关怀培训,主要形式包括专家授课、团体干预、临床实践和案例分享;对照组连续6个月参与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前后,采用灵性健康量表和灵性照护认知量表对两组护士进行调查,比较培训效果。结果培训6个月后,试验组护士灵性健康和灵性照护认知总分分别为(106.30±8.72)、(185.75±16.5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8、4.52;P<0.01);各维度得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2~5.22,P<0.05);且试验组护士的灵性健康和灵性照护认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试验组干预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8~8.99,P<0.01)。结论基于自我与患者共同成长理念构建的灵性关怀培训方案可提高护士的灵性健康和灵性照护认知水平。

  • 标签: 护士 灵性关怀 灵性健康 灵性照护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职业认知的共情能力训练在中重度职业倦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比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1月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河南省肿瘤医院58名中重度职业倦怠护士为研究对象,将58名护士分为4组,每组12~15名,分别进行6周共6次面对面的以职业认知为主的共情能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评估,比较培训效果。结果训练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从(11.50±1.13)分降低至(7.87±1.87)分,总体幸福感总分从(65.52±10.84)分提高至(77.00±9.49)分,职业认同得分从(30.22±7.90)分提高至(38.03±8.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64、-6.351、7.972;P<0.01)。结论基于职业认知的共情能力训练能够缓解中重度职业倦怠护士的倦怠程度,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幸福指数。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中重度 职业认同 总体幸福感 共情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