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疗法对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纳入的白质疏松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12例。在常规血管危险控制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远隔缺血预适应方法,每周5次,每次15~20 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试(DST)及复杂词语和简单词语的词语流畅性测试(VFT)评分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以及言语能力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定;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行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脑室旁白质、皮质下白质及全平均血流量(CBF)的变化。结果经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oCA、DST评分以及复杂词语和简单词语的VFT评分分别为(22.75±3.88)、(14.14±2.34)、(8.43±0.97)和(12.29±2.36)分,均较组内治疗前[(17.88±4.61)、(11.14±2.41)、(7.14±0.89)和(9.14±1.77)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脑室旁CBF、皮质下CBF和全CBF[(15.85±3.23)、(14.57±3.95)和(53.57±3.59)ml/(min·100 g)]较组内治疗前[(11.71±1.97)、(10.43±1.90)和(47.71±2.14)ml/(min·100 g)]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适应改善白质疏松患者的认知损害,有可能与改善血流量有关。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 远隔缺血预适应 脑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