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为完善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制订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表,对全国231名麻醉科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3.7±0.5)分,其中人文素养、沟通与协调能力完全掌握率为43.2%、36.4%,科研能力完全掌握率仅为4.3%。护士长及以上职务、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分别高于其他职务、职称的麻醉科护士(P<0.05)。结论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职务和职称的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专科护士培训。

  • 标签: 问卷调查 麻醉科,医院 护士 专业能力
  • 简介:摘要护士是轮班制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之一,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轮班导致护士倒班睡眠障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但会导致工作中的意外风险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升高,甚至严重危害护士个体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护士群体中倒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情况、严重危害、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望护理管理者及护士自身提高意识并重视倒班睡眠障碍,进而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 标签: 综述 护士 倒班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介绍了美国麻省总医院、梅奥医学中心、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中心3所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项目的内容和组织开展方法,总结了项目实施的特色和亮点,并结合我国新护士规培现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对未来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 标签: 护士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级医院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的第二受害者效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10—12月选取北京市、山西省、山东省三级医院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护士第二受害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共发放网络问卷2 163份,有效回收2 040份,有效回收率为94.3%。结果813名护士报告了不良事件经历,纳入研究分析。813名护士第二受害者效应总分为(58.01±15.32)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中,"心理困扰"得分最高,"管理支持"得分最低,分别为(3.20±1.04)分和(2.02±0.9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科室、婚姻状态、职称和用工性质的护士第二受害者效应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室、职称、用工性质是护士第二受害者效应的影响因素;用工性质、婚姻状态、科室对第二受害者生理困扰有影响;不良事件分级和科室对第二受害者心理困扰有影响。结论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三级医院护士第二受害者的影响处于中等水平,护士所面临的心理困扰较严重,感受到的支持主要依靠"管理支持",并受到多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应积极看待第二受害者效应,关注经历第二受害者角色护士的身心健康,并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支持。

  • 标签: 不良事件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教育管理者制订本科护生临床实践阶段护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临床护理实践时间≤3个月的960名本科护生,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护患沟通能力培训相关内容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分析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960名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为(2.18±0.21)分,其中得分最高为敏锐倾听维度(2.42±0.51)分,得分最低为验证感受维度(1.88±0.5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临床实践初期医院是否进行护患沟通培训、不同培训形式的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得分与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次数呈正相关(r=0.456,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进行护患沟通培训次数和培训方式是临床实践初期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实践初期的本科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水平不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有效的培训方案加强培养。

  • 标签: 学生,护理 本科 沟通能力 临床实践初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于出院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住院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5.64±1.98)d]、腹痛腹胀消退[(3.84±1.29)d]和首次排便时间[(3.09±1.02)d]均短于对照组[(8.37±2.43)d、(5.08±1.43)d和(4.25±1.20)d](t=4.770、3.527、4.034,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规律(80.00%)和饮食控制(90.00%)均高于对照组(53.33%和60.00%)(χ2=4.800、7.200,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责任感[(24.83±1.97)分]、自我概念[(26.59±1.35)分]和健康知识水平[(41.54±2.7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5±2.08)分、(24.08±1.92)分和(37.54±2.09)分](t=5.568、5.857、6.358,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15.65±1.78)分]、环境功能[(17.89±1.06)分]、社会功能[(16.89±1.43)分]和心理功能[(16.08±1.46)分]均高于对照组[(13.18±1.40)分、(15.73±1.28)分、(14.34±1.92)分和(12.34±1.29)分](t=5.974、7.119、5.834、10.514,均P<0.05)。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胰腺炎 健康教育 自我效验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