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共计有82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41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前后VAS评分、住院时长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护理前VAS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干预组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住院时长短于对比组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针对性护理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生化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在乙肝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期限,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遵循奇偶分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一组(n=40):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二组(n=40):在上述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干预策略,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做全情比对。结果:同样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所得效果截然不同,二组患者在PLT、FIB、PDW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均显优一组(P<0.05),具备可比优势。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而言,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开展实施中,将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融入其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肝功能,还能切实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状况,其应用价值卓越,推广意义深远,值得采纳。

  • 标签: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乙肝肝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管缺陷,属于一种严重的出生缺陷,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出现了神经管闭合不全有关,常见的神经管缺陷情况有无脑儿,脊柱全裂、脑膨出,该种情况会增加孕妇出现流产、死产或者死胎的情况,增加新生儿死亡的机率,若胎儿幸存,也会终身残疾,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我国神经管缺陷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当中约有8-10万名神经管缺陷,而出现神经管缺陷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孕期孕妇出现发热,接触农药,或者叶酸摄入不足,均会增加该病的发生【1】。本文就孕前及孕期期妇女叶酸代谢障碍与神经管缺陷干预进行综述。

  • 标签: 孕前 孕早期 妇女叶酸代谢障碍 神经管缺陷 干预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的目的是调查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研究人员收集了与术后疼痛控制及早期康复效果相关的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有显著影响。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研究建议在术后护理中采用综合且个体化的疼痛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并建议医护人员持续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疼痛控制策略也是必要的,以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控制 早期康复效果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在治疗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了一批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对其中一部分患者采用了关节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同时与传统手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优势,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关节镜微创技术值得在膝关节骨创伤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微创技术 膝关节 骨创伤 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中的150例进行本次探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手术方式去治疗,实验组应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除手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复查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肺功能对比差异性较小(P>0.05),术后半年复查所有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均有所下降,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肺活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更高(P

  • 标签: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早期肺癌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感染性骨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骨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彻底清创、植骨或骨搬移、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外科清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基石,而清创范围、骨缺损重建时机和方式长期存在争议。随着膜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在有效感染控制和快速缺损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开始关注膜诱导技术,但因忽略骨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其疗效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骨科领域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从感染性骨缺损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手术过程及术后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提出推荐建议,为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感染 清创术 骨移植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病型极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例肌病型VLCADD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肌肉活组织检查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为晚发肌病型,发病年龄在13~16岁(平均发病年龄14.5岁),确诊年龄在21~54岁(平均确诊年龄42.5岁),均表现为发作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相关症状(肌肉疼痛、无力、酱油色尿),其中1例合并明显嗜睡。肌肉病理可见轻度脂滴增加,未见空泡形成。在4例患者中基因测序发现6个ACADVL基因变异,分别为c.1283G>A(p.R428H)、c.1532G>A(p.R511Q)、c.833_835delAGA(p.K278del)、c.1843C>T(p.R615*)、c.1748C>T(p.S583L)和c.1391C>T(p.T464I),其中c.1391C>T(p.T464I)为未报道过的错义突变,预测为可能致病,其余5个变异均为已报道的致病性变异。结论肌病型VLCADD以发作性横纹肌溶解症为临床特征,可合并嗜睡;肌肉病理无特异性;患者存在ACADVL基因变异,其中c.1391C>T为新发现的错义突变。

  • 标签: 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横纹肌溶解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功能改变及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临床诊断的轻度CKD(eGFR≥60 ml/min/1.73m2)患者30例,中重度CKD(eGFR<60 ml/min/1.73m2)患者24例,同期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及中重度CKD组受试者间肾脏ASL参数值的差异。探索肾脏皮层ASL参数值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ASL参数值对轻度CKD肾功能损伤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与中重度CKD组之间肾脏皮层血流灌注值(Renal blood flow, RBF)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中重度CKD组)。相关分析显示CKD组的皮层RBF值与肾功能呈正相关(P<0.001),与血肌酐呈负相关(P<0.001)。鉴别轻度和中重度CKD,肾皮质RB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诊断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3.3%。鉴别轻度CKD与对照组,肾皮质RBF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4.4%。结论:ASL可以无创评估CKD患者肾功能,对于早期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动脉自旋标记 肾功能损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25例)、中度(43例)、重度(30例)3个亚组;另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与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组98例患者中,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者88例,检出率为89.8%(88/98),共检出颈动脉斑块327个;对照组检出颈动脉斑块者17例,检出率为34.0%(17/50),共检出颈动脉斑块85个。心肌梗死组患者斑块性质以混合斑块、软斑块为主,占比分别为34.8%(114/327)、51.4%(168/327);对照组斑块性质以钙化斑块为主,占比62.3%(53/85),两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3,P < 0.001)。对照组与心肌梗死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7,P < 0.05);且随着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加重,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加重(χ2=15.17,P < 0.05)。重度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49±0.26)mm,均高于中度组的(1.28±0.24)mm、轻度组的(1.15±0.21)mm、对照组的(0.82±0.16)mm(t=5.21、7.42、14.29,均P < 0.05);重度组颈动脉斑块积分(PS)为(2.56±0.51)分,均高于中度组的(2.33±0.45)分、轻度组的(1.58±0.39)分、对照组的(1.12±0.36)分(t=3.00、11.23、14.77,均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r=0.41、0.33、0.28,均P < 0.01)。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可将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作为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 标签: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老年人
  • 简介:摘要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者以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发展总则,以安全性、有效性、以患者为中心、公平性、经济性和及时性为门诊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医疗质量管理路径"3大属性,从技术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3个方面,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和具体实践,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门诊 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MS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对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MS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剔除34份填写不完整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91份(93.5%)。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知识得分为7(5,10)分,态度得分为9(8,10)分,行为得分19(18,21)分。对MS组分及组分的诊断标准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老年人对MS的知识得分与态度(r=0.263)、行为(r=0.134)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参加教育讲座、MS患病情况是MS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休闲时间、参加教育讲座、定期体检、退休前职业是MS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参加教育讲座、休闲时间、定期体检、退休前职业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对MS的组分和诊断标准知识掌握程度低,但对MS的防治态度和行为积极;MS的知信行水平受健康教育讲座、职业、定期体检等影响。应加强社区老年人MS诊断标准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MS的防病意识,提高老年人对MS的知信行水平。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知信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B182促进同源重组(HR)修复的相关调控分子及机制。方法利用shRNA敲低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TAB182基因,TAB182敲低的MCF-7细胞为沉默组,使用shRNA阴性对照物的MCF-7细胞为TAB182阴性对照组。通过RNA测序分析,筛选与TAB182相关差异表达的HR修复基因。qRT-PCR验证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RAD51和BrdU免疫荧光检测DNA断裂末端形成的3′单链DNA(ssD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RNA测序分析和qRT-PCR验证结果一致,TAB182沉默组细胞中RPA2的mRNA表达降低(t=17.97,P<0.05)。相比于TAB182阴性对照组细胞,TAB182沉默组细胞RPA2在蛋白水平也显著减少。相比于TAB182阴性对照组,TAB182沉默组细胞中RAD51焦点(foci)的表达显著降低;3′ ssDNA结合蛋白标志物BrdU在TAB182沉默组细胞的细胞核中foci形成显著减少。在放射菌素D作用后的第4、8、12 h,相比于TAB182阴性对照组,TAB182沉默组细胞RPA2 mRNA的衰减加快(t=5.37、3.79、3.69,P<0.05)。相比于TAB182阴性对照组,TAB182沉默组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t=3.48,P<0.05);且TAB182沉默组放射诱发的凋亡率显著增加(t=11.05,P<0.05)、照射后24 h的周期阻滞时间延长(t=8.40,P<0.01)。结论TAB182通过维持RPA2 mRNA的稳定性,促进RPA2的表达,在DSBs的同源重组修复通路中发挥作用。TAB182的缺失可增强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标签: TAB182 RPA2 DNA双链断裂 同源重组修复 放射敏感性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COPD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世界三大死因之一,且全球COPD患病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各省份间COPD患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COPD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均存在差异,并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个体方面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BMI、腹部肥胖和身体活动会对COPD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方面,吸烟、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职业中的暴露均会导致COPD的发生。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下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进行分析,采用R 4.1.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地图绘制。结果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0.51/10万,比2020年下降了43.29%,比2017-2019年的年均发病率下降了71.45%。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从传播途径来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0.15%(31 898/63 601)。从病原体来看,以病毒类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9.63%(25 259/42 356)。北京市法定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由2017-2019年的年均16.47%(36 289/220 371)提高至2021年的35.36%(22 490/63 601),其中寄生虫类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为83.33%。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为平谷区、密云区和丰台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以延庆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和大兴区为主。结论2021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有所上升,不同病种间实验室诊断率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提高病例实验室诊断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呈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应有所侧重。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在北京市现有防控措施下的传播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年3月7-25日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分别采用Gamma和Weibull分布拟合潜伏期和序列间隔时间,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估计实时再生数(Rt)。结果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M(Q1,Q3)为4.0(3.0,6.0)d,序列间隔时间3.0(2.0,5.0)d,序列间隔时间在未完成和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感染者中M(Q1,Q3)分别为2.0(1.0,4.0)d和4.0(2.0,6.0)d(Z=-2.12,P=0.034),儿童和成年人感染者分别为2.0(1.5,3.0)d和4.0(2.0,6.0)d(Z=-2.02,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轮疫情Rt初始值为4.98(95%CI:2.22~9.04)。结论与既往Delta变异株相比,北京市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较强,应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关注儿童易感人群。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序列间隔 实时再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