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甲状腺平面静态显像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平均计数比值对诊断界定"甲状腺核素摄取过高"的效能,简化以往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影像表现上的半定量界定方法。方法由两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对大连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109例患者的甲状腺静态显像结果进行感兴区(甲状腺、本底)勾画及测定其单位面积平均计数的比值,以临床诊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金标准做参照,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最佳诊断临界值。以此临界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两名医师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两名医师测量结果绘制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临界点为6.94,并将大于此值作为界定甲状腺摄取锝过高的标准。医师1根据诊断临界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得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0%(37/43)、100.0%(66/66)、95.5%(103/109);医师2分别为88.4%(38/43)、100.0%(66/66)、95.4%(104/109)。两名医师比值诊断一致率为96.6%(86/89),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98。结论甲状腺静态显像平均计数比值为甲状腺锝摄取过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半定量界定值,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不同医师独立完成平均计数比值定量分析甲状腺锝摄取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实际应用上比以往的介入校正比的甲状腺/本底比值要简单易行。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半定量分析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C)与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经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早搏(观察组),余110例未发生室性早搏者纳入对照组A,另抽取同期匹配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健康人群45例为对照组B。另将发生室性早搏者依据室性早搏负荷分为高负荷组(室性早搏负荷>20%)、中负荷组(室性早搏负荷10%~20%)、低负荷组(室性早搏负荷<10%);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总数分为Ⅰ组(<1 000个)、Ⅱ组(1 000~10 000个)、Ⅲ组(>10 000个),比较不同亚组MPV、PLC及MPV/PLC,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冠心病室性早搏者室性早搏负荷、室性早搏总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V、MPV/PLC大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5);三组PL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负荷组MPV、MPV/PLC大于中负荷组及低负荷组(P<0.05);中、低负荷组MPV、MPV/P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MPV、MPV/PLC大于Ⅰ组、Ⅱ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MPV/PLC与室性早搏负荷、室性早搏总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MPV/PLC与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存在一定关系,随着MPV/PLC比值增加,其室性早搏负荷与室性早搏总数增加,监测MPV/PLC对冠心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室性早搏
  • 简介:生态养猪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无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其核心是成功地进行垫料发酵(厌氧发酵或好氧发酵),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按一定比例掺拌锯屑或稻壳作为猪圈的垫料。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使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孳生。随着粪尿的分解消化,臭味也随之消失,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从而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

  • 标签: 生态环保 养猪法 有益微生物制剂 好氧发酵 微生物菌群 菌体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检测分析自然流产组织,探索该联合检测手段的特点与应用,进而为自然流产发生的遗传学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4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组织,并采用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进行遗传变异情况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QF-PCR技术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13例,Array-CGH技术补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综合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达到68.7%(237/345),并检测出本地区常见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类型。高龄孕妇(≥ 35岁)与非高龄组(<35岁)、孕早期孕妇(<10周)与非孕早期组(≥ 10周)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显著增高[84.43%(141/167)比53.93%(96/178)、59.42%(205/284)比9.28%(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分析全面准确,互为补充。部分染色体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检测分析。应对高龄孕产妇开展及时的产前遗传咨询与监测,对孕早期发生的流产警惕遗传学因素。

  • 标签: 流产,自然 微阵列分析 基因组 异常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检测分析自然流产组织,探索该联合检测手段的特点与应用,进而为自然流产发生的遗传学因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4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组织,并采用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进行遗传变异情况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QF-PCR技术共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213例,Array-CGH技术补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综合遗传学异常检出率达到68.7%(237/345),并检测出本地区常见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类型。高龄孕妇(≥ 35岁)与非高龄组(<35岁)、孕早期孕妇(<10周)与非孕早期组(≥ 10周)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显著增高[84.43%(141/167)比53.93%(96/178)、59.42%(205/284)比9.28%(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rray-CGH联合QF-PCR技术分析全面准确,互为补充。部分染色体异常在流产组织中较为常见,需重点检测分析。应对高龄孕产妇开展及时的产前遗传咨询与监测,对孕早期发生的流产警惕遗传学因素。

  • 标签: 流产,自然 微阵列分析 基因组 异常核型
  • 简介:针对文科数学教学工作的特点,通过分析影响大学文科数学教学工作质量的影响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大学文科数学教学质量展开全面评估.该方法原理简单,切实可行,而且能较科学、真实地反映大学文科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该方法对评估大学文科数学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大学文科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影响因子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60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生进行常规的护理带教,观察组的护生结合PDCA循环进行护理带教,在护理带教之后对两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考察,记录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将两组护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护理带教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从两组护生的成绩来看,观察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均较对照组强,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2.5%,观察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7.5%。结论PDCA循环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增强护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法 风湿科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眼科门诊教学中的管理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在眼科门诊接受专科技术操作教学的120名规培医师和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科时间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接受PDCA循环教学,对比两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实验组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合格率均比对照组要高,两组差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市场比较作为房地产估价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住宅用房估价中日渐成为一种主导的估价方法。但是,应用市场比较的关键在于具备大量真实、可靠、类似和相近的比较实例,否则,估价的结果很难保证客观、公正。

  • 标签: 市场比较法 房地产评估 应用 房地产估价 估价方法 住宅用房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移动流行区间评价我国南方地区2018-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并进行强度比较,为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CDC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收集我国南方地区2012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5岁儿童手足口病周发病率,使用移动流行区间(MEM)计算2018-2019年南方地区各省市强度阈值,评价手足口病流行强度。结果南方地区2018-2019年第1个流行季中,≤5岁儿童周报告发病率处于极高流行水平的6个省份分别为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重庆市、四川省和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为低流行水平;第2个流行季中,有6个省份达到极高流行水平,分别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四川省和云南省,其余各省份也均达到中或高流行水平;多数省份第1个流行季各阈值高于第2个流行季相应阈值,但重庆和四川等省份不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除海南、重庆和云南外,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70%。结论对于1个流行季内呈现双峰流行特征的南方地区,可使用MEM模型,通过拆分流行季的方法分别确定不同流行季流行强度阈值。MEM模型建立的流行强度阈值综合了历史数据,识别出的极高流行水平的省份代表此省份较历史发病水平有异常的增高,更需要各地的关注以及及时实施防控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移动流行区间法 流行强度 流行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60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生进行常规的护理带教,观察组的护生结合PDCA循环进行护理带教,在护理带教之后对两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考察,记录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将两组护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护理带教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从两组护生的成绩来看,观察组护生的风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病历书写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均较对照组强,两组护生的带教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2.5%,观察组护生对护理带教过程的满意率为97.5%。结论PDCA循环在风湿科护理带教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增强护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法 风湿科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内透析患者中应用PDCA循环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80例接受肾内透析得患者,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从本院中完成选取,依据平分原则使用PDCA循环和常规护理流程的研究组、参照组,各40例,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DCA循环进行肾内透析患者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肾内透析 PDCA循环法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效果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对象为我院ICU2022年1月-2022年9月接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治疗患者为盲插组,行传统鼻空肠管置入术治疗患者为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成功插管、插管成功补救例数;置管时间、对植入术后评分。结果:盲插组患者1天内成功插管率为82.35%、插管成功补救17.65%,与传统组相应指标比率26.47%、58.82%,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盲插组置管时间与畅通组对比差异不明显[(26.38±6.71)VS(26.72±6.8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盲插组对植入术后评分(90.27±3.95),优于传统组(84.34±5.08),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补救插管次数,降低对患者的再次损伤,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ICU 重症胰腺炎 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术 置管时间 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用钝针扣眼穿刺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2月-2024年1月本科接诊血液透析病人(n=7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6人,前者采取钝针扣眼穿刺,后者行区域穿刺。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13.89%,对照组发生率50.0%,比较发现: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VAS评分:试验组低至(2.97±0.54)分,但对照组却达到了(4.31±0.89)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按压止血时间:试验组只有(5.63±1.04)min,但对照组却达到了(11.58±2.71)min,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时间更短(P<0.05)。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用钝针扣眼穿刺,病人的并发症更少。

  • 标签: 血液透析 并发症 动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