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疾病感染控制中引用并实施现代微生物检验的有效性。方法:本次选取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检验的患者共640例,病例筛选时间为2016年1月-2021年1月,根据检验方案不同展开分组,纳入320例病患于对照组中(传统检验方案),纳入320例病患于研究组中(现代微生物检验方案)。对两组检验效果进行观察评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感染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值差异更具优势(P<0.05)。结论: 在疾病感染控制中,引用并实施现代微生物检验可取得显著效果,对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并推广。

  • 标签: 现代微生物检验 疾病感染控制 感染程度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并对其控制要点进行总结。方法:本次研究对42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随机抽取,筛选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统计不合格标本及分类,明确各环节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质量控制要点。结果:经统计,不合格标本总计48例,统计比率为11.42%,不合格标本占比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液、尿液、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标本自身被污染、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采集量过少、标本送检时间过长等。结论: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如标本不合格,严重影响后续检测结果,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标本符合检验要求,可促使检验质量取得显著改善和提升。

  • 标签: 微生物 不合格原因 控制要点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滤膜分离技术用于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0份微生物待检样本,均为阳性。回顾性分析其检测情况。根据不同分离技术将其分为研究组(采取微滤膜分离技术完成微生物检验)和参照组(采取平板分离技术完成微生物检验)各40例,统计两组微生物的检出率、灵敏度并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检测中的污染发生率、检测所用时长展开评测对比。结果:研究组检测灵敏度、检出率测验结果同比参照组均呈更高显示,数据对比具显著差异(P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验 检出率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控中心在梅毒筛查中进行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梅毒筛查的160例患者予以选取,收集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均予之施行梅毒血清学实验,所有患者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验,就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用于梅毒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相较于TRUST检测,选择采取ELISA法进行梅毒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测验结果均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经比照分析,相较TRUST法检测,在梅毒检验中采取ELISA 法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均更具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梅毒的首选,价值十分突出。

  • 标签: 疾控中心 梅毒 ELISA法 TRUST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索 酶联免疫法筛查 HIV 抗体用于诊断艾滋病中的 作用效果 。 方法: 回顾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我中心接受艾滋病检查的 70 例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检查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 35 例和对照组 35 例,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检查,观察组给予 酶联免疫法 检测,对照组给予 胶体金 法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分析。 结果: 经比对,对照组患者 35 例患者中阴性 8 例,阳性 27 例,阳性检查率为 77.2% ,观察组患者 35 例,检测阴性结果 3 例,阳性 32 例,阳性检出率为 91.4% , 酶联免疫法 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本次研究对 艾滋病患者给予不同的检测手段,观察组给予 酶联免疫法 检测,对照组给予 胶体金 法 检测 法 检测,经比对观察组 酶联免疫法 检测在诊断准确性较高 ,有效降低误诊及漏诊几率 同时 敏感性和特异性优良,具有临床应用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HIV 抗体 艾滋病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与荧光定量 PCR 在麻疹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 分析。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接受麻疹检测的疑似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60 例患者提供的检测标本采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与荧光定量 PCR 进行麻疹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段的标本阳性率以及标本检测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在 60 例疑似麻疹患者中,使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 法进行检测,总共有 14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阳性, 16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阴性,阳性率为 44.67% ;而使用 荧光定量 PCR 法进行检测,总共有 16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阳性, 14 例麻疹病毒 IgM 抗体阴性,阳性率为 53.33% 。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 将患者出疹第 1 天设定采集时间设定为 0d ,采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 法检测阳性率为 60.00% ,采用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阳性率为 80.00% 。随着患者采样时间不断改变,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均逐渐降低,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 。结论: 在 2d 之内疑似麻疹患者的诊断中,使用 对酶免疫吸附试验法比较 适用。在 2d 或以上出疹的疑似麻疹患者针对中, 荧光定量 PCR 法比较适用。

  • 标签: 酶免疫吸附试验 荧光定量 PCR 麻疹病毒 检测水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疾控中心 ELISA 法和 TRUST 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 2018 年 6月至 2019 年 4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体检的 142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均接受梅毒血清学实验,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法( 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筛入者进行检验,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ELISA 法检测阳性率、敏感性均高于 TRUST 法( χ2 值分别为 5.004、 33.244, P < 0.05)两种方法特异度对比( χ2=0.132, P > 0.05)。结论 根据分析对比显示, TRUST法与 ELISA 法在梅毒检验中, ELISA 法诊断准确率更高,且敏感性优于 TRUST 法,可作为临床诊断检测梅毒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ELISA法 TRUST法 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 方法:选取 2017-2018 年采集的临床标本微生物 4004 例 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段划分为两组, 2017 年 2002 例, 2018 年 2002 例。对比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以及影响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 结果:与 2017 年相比, 2018 年 的 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 、 尿液标本的阳性率 显著较高( P<0.05 );两个时间段的 痰液标本阳性率 相比 ( P > 0.05 )。 影响因素包括: 标本采集不规范 、 标本运送与接收不规范 、 检验医师技术水平较低 。 结论:积极关注各项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规范流程,以此来更好的提高 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