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肠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及其意义。方法:将80例送检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大肠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开展研究工作。结果:利用微生物检验法,在80例样本中,检出39例包含大肠菌落,与实际检验结果相符;从Mac A 平板上看到大肠的表现形态:在鲜红色的菌落中,少部分表现为微红色,中心以深桃红色居多;圆形,扁平;边缘整齐,外表面湿润且光滑。结论:大肠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准确性特别高,可以将准确的依据提供给医师,对其科学用药十分有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微生物 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移植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肠道群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粪移植组(B组)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组(C组),每组10只。B、C组通过腺嘌呤灌胃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模型。建模后,B组进行粪移植干预,A、C两组进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生长情况、毛发、精神活动状态,并测量小鼠体重。干预结束后3 d处死小鼠,检测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光镜观察肾脏、结肠病理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单标法检测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分布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小鼠的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小鼠的尿素氮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管腔稍有扩张。C组小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疏松,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B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肠黏膜下层疏松水肿,间隙稍增大,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数量稍减少。C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肠黏膜下层明显疏松水肿,其间隙明显增大,出现局灶性肠黏膜坏死,杯状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增生。B、C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claudin-1表达均减少,C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部分claudin-1缺失。结论粪移植可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肠道群,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胃肠道结构以及对延缓小鼠肾脏衰竭的效果。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粪菌移植 小鼠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泌尿系统病原检测中的结果。方法:以在我院实施治疗的10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微生物检验尿液,对病原菌种类和分离菌种体外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致病菌包含大肠、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肠球菌、变形杆菌等,并且以革兰阴性、革兰阳性为主。结论: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而言,病原菌类型不同其敏感性有所差异,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够对敏感抗菌药物进行确定,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泌尿系统病 病原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