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7例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30(18~92)个月。7例尿道外口均位于阴茎头顶端且包皮完整。瘘口位置:冠状沟下2例,阴茎中段3例,阴茎阴囊交界处1例,阴囊1例。瘘口长径中位值1.0(0.5~1.5)cm。3例伴阴囊纵裂,2例伴阴茎下弯,1例伴尿道外口轻度狭窄,1例伴右侧鞘膜积液。6例行一期修复术:4例(例1、2、4、6)尿道板发育好,采用Duplay法;例3和例5尿道板较窄,分别采用Onlay法和TIP法,其中例5同时行阴茎背侧海绵体折叠及尿道口切开术。例7因重度阴茎下弯需切断尿道板行分期手术:一期Duckett法+近端尿道造口,二期行造口关闭术。尿道采用尿道周围筋膜、阴囊肉膜或包皮带蒂肉膜等软组织进行覆盖。结果6例一期完成修复手术患者中,5例于术后10~14d拔除尿管,例3术后阴茎皮肤愈合欠佳,予对症治疗,尿管延长至3周拔除。例7一期手术后恢复满意,7个月后行二期造口关闭术,术后2周拔管。术后随访1~8年,7例排尿均正常,无尿道瘘、尿道狭窄或阴茎下弯。结论先天性前尿道皮肤瘘可合并阴茎下弯、尿道下裂以及阴囊纵裂等畸形,部分病例在初期表现为尿道憩室;总体手术效果好,对于无阴茎下弯、尿道板发育好且周围筋膜组织丰富者,可行Duplay法修复;尿道板较窄者可采用Onlay法或TIP法修复;合并重度阴茎下弯者应切断尿道板,按照尿道下裂手术方式进行修复。

  • 标签: 先天性 前尿道 尿道瘘 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总结3例儿童Skene囊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儿童期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儿童Skene囊肿多见于新生儿,1~12岁发病极其罕见。新生儿首选保守治疗,1~12岁儿童病因与成人相似,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 标签: 儿童 尿道旁腺囊肿 Skene囊肿 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中心数据研究近端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国内15家儿童临床中心首诊治疗且随访数据完整的近端型尿道下裂5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开口位于阴茎近端196例、阴茎阴囊交界处132例、阴囊147例、会阴74例。按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TIP术式占9.5%(52/549)、Onlay术式占4.7%(26/549)、Duckett术式占59.2%(325/549)、Duckett+Duplay术式占5.5%(30/549)、Koyanagi术式占9.7%(53/549)、分期术式占11.5%(63/549)。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阴茎长度平均3.68 cm;阴茎头长度平均10.5 mm;阴茎头宽度平均10.5 mm;尿道缺损长度平均3.52 cm。阴茎下弯平均57.5°。尿道缺损长度及阴茎下弯度数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IP术式组中88.5%的尿道板弹性良好。尿道板弹性及平整度各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49例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43.7%(240/549),其中TIP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0.8%(16/52),Onlay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8.5%(10/26),Duckett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52.9%(172/325),Duckett+Duplay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40%(12/30),Koyanagi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0.2%(16/53),分期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22.2%(14/63)。6组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近端型尿道下裂治疗难度大,一期术式术后并发症率发生率30.2%~52.9%。需根据阴茎的具体条件严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近端型尿道下裂,当尿道板平整度及弹性差或合并重度阴茎下弯时,不能应用TIP术式,需选择横断尿道板的术式,当尿道缺损长且阴茎下弯严重时,可选用分期术式。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 阴茎下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阴囊型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应用脐部单孔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的腹阴囊型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局部解剖、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疗效、并发症及术后随访进行分析。结果治愈率100%,其中1例中转腹股沟切口手术,术中见腹股沟阴囊囊性肿物经腹股沟管向腹腔内延伸成"葫芦"状或菜花状,其中合并对侧内环口未闭合的患儿20例,单侧手术时间(15.4±2.8)min,合并对侧内环口未闭合的手术时间(19.6±3.5)min,术中出血量1~2 mL,术后患侧阴囊包块明显缩小,1~2周后完全吸收,均未发生阴囊血肿、精索损伤、肠黏连、腹腔内脏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未见睾丸萎缩、鞘膜积液复发等。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阴囊型鞘膜积液疗效确切,且较传统手术而言,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囊 鞘膜积液 腹腔镜检查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