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0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份,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0位患者。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更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为ICU重症患者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200例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较快,满意程度极高。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门诊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50.3万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在我院门诊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49.8万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预约时间(5.2±1.7)d,等候时间(11.2±3.5)min及满意度(94.3±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预约时间(14.6±3.1)d,等候时间(23.5±6.6)min及满意度(88.7±6.8)分,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在门诊质量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门诊 PDCA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的开展对于提高门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门诊患者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30%>85.19%,χ2=3.967)以及门诊护理质量评分[(96.24±2.02)分>(89.18±3.71)分,t=12.28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0%<11.11%,χ2=4.412)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9.54±2.95)分<(46.22±3.64)分,t=10.47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优质护理管理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让门诊患者更加安全、舒适的就诊。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 门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多层防御管理体系,比较实施前2个月(2017年11~12月)和实施后2个月(2018年7~8月)护理人员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hinese Version of Safety Attiude Questionnaire,C-SAQ)量表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人员C-SAQ量表评分安全氛围、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度、管理感知、工作条件、压力感知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纠纷及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急诊科护理安全提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 急诊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7月我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阶段),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2月急诊科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观察阶段)。比较观察阶段与对照阶段的护理管理效果、患者的急救指标、急救效果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的人员管理、分诊及绿色通道管理、仪器设备药品管理、消毒隔离、重症患者管理、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文件书写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患者的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应用药物的时间、血标本送检时间以及气道管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的急救成功率为 97.56%,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 89.61%( P< 0.05);观察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5%,对照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4.49%,观察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的急救护理满意度为 96.34%,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 85.71%( P< 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时效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结构化团队管理 护理质量
  • 作者: 张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山东青岛  266071
  • 简介:摘要:疗养院是通过物理治疗(光疗、水疗等),并搭配饮食、体操等手段协助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医疗机构,由于其与医院服务对象与任务有一定区别,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存在一定不足,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深入开展,以下就针对疗养院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对策进行研究。

  • 标签: 疗养院 优质护理服务 提高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消化内科医护管理中,应用了持续性质量改善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研发人员选择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某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病患开展研究与分析,并根据随机原理将全部病患平均分为二组,其中研发组和参考组各为30人。将常规管理改革应用于参考组疾病的管理中,将持续性管理改善应用于研发组病患的治疗中,进而对二组病患的医护量、护士满意度等指数开展了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研发组病患比参考组的医护量相较而言更低,差距更具统计分析价值(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质量不良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我院发生频次排名前5位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炼出14个护理质量不良指标,科学制定出每一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与临床关键环节评价标准相结合进行精准护理质控监管。结果 2019年发生频率排名前5位的不良事件例数为72例,同类型事件2021年发生例数为41例,标本事件例数、医嘱处理错误例数、用药错误例数、非计划拔管率、跌倒坠床发生率与2019年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 不良指标 患者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门诊抽血室实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门诊抽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对其予以分组,将其分为2021.6-2022.1期间接受常规管理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及2022.2-2022.6期间接受护理安全管理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指标:患者满意度、交叉感染发生率、患者等候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观察组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等候时间,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门诊抽血患者实行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抽血室 护理安全管理 交叉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三分护理管理在急诊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胸痛患者,以急诊接治先后时间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急诊模式施治施护,试验组按三分护理管理模式施治施护。比较两组急诊就诊时效性评价指标、急救成功率、入院24h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 试验组入院首份心电图时间、门-球囊扩张时间、TNT报告时间、胸痛中心处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急救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入院24h,两组NRS评分均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三分护理管理可提高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时效性及急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的胸痛症状。

  • 标签: 急诊 急性胸痛 三分护理管理 成功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 ICU 患者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将 163 例 ICU 长期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集束组,予以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 结果: 集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集束组 ICU 停留时间及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集束化护理用于 ICU 长期卧床患者,可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形成,并为 ICU 患者的病情及不良情绪控制提供助力。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201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创伤骨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108例,以对照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结果对于疼痛程度的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前与比对照组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十分显著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谐护患关系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骨科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这项研究旨在探讨6S管理模式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医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2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名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6S管理模式,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情况,发现观察组护理环境、护理效率、消毒管理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沟通等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6S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完善临床护理机制。

  • 标签: 6S管理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非计划拔管是医院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医患沟通不畅、护理操作不当等多个方面。因此,对非计划拔管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 标签: 非计划拔管 从医患沟通 护理操作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三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循证护理在脊柱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采用循证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5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脊柱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脊柱疾病 护理 循证护理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优化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充分体现老年糖尿病护理工作的价值,以更高的护理服务水平,稳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变换护理工作的思路,根据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建构全新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流程的充分细化以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从2022年9月-2023年9月间我院新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效果和循证护理效果的观察与比较,结合护理效果的差异性,对于不同护理方案的推广价值有着更好地认识。结果:实验组的循证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用好循证护理法,继续在老年糖尿病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护理计划的有效落实,确保每名患者的康复需求都能得到充分满足。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作者: 田圆媛 王倩 陶兰君 张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31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急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颅脑外伤病人,按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急诊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中度残率、存活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颅脑外伤病人实施急诊护理,能显著地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减少病人的死亡和致残率,从而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脑外伤 急诊急救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