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一我国劳动人民出洋的历史悠久。历史上自备旅费出洋或由亲友牵引出洋的自由华工虽有不少,但绝大多数的华工出洋是借垫或赊欠旅费同时签订做若千年的劳动合同作为报偿,这就是契约华工。华工出洋是属于民族移民的范畴。世界历史上各民族经常迁徙,我国历代的人民持续地出洋,已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明清两代曾严禁人民出洋,但最终仍禁止不了,就是违背了这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规律.

  • 标签: 契约法 社会发展规律 劳动合同 若千 客观存在 十九世纪
  • 简介:安平(今称安海)港位于晋江围头湾内,包括了入港处的石井、白沙和港内东石、安平、水头等地。石井为郑成功父子的故乡,安平、东石和白沙为其活动的据点。安平港是郑氏家族兴起的摇篮。安平港的兴盛使郑氏父子有向外发展贸易的社会经济基础,而郑氏家族的兴起与发展又促进了安平港经济的发展。一史载,郑芝龙“少落魄”、“游广东”,为母舅黄程“贩货至日本,遂于颜思齐等相习”。郑芝龙何以选定从商的道路?这与明末安海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其家庭环境有关,

  • 标签: 安平 郑芝龙 颜思齐 社会经济基础 一史 围头
  • 简介:(一)荷兰莱顿大学蒂欧教授来厦访问荷兰皇家协会会员、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莱顿大学东南亚和太洋洲研究系主任蒂欧(A·Teeuw)教授夫妇于4月8日至12日来厦进行学术交流。蒂欧教授在厦门大学期间,向南洋研究所、历史系、中文系和外文系等单位有关人员先后作了二次报告。在题为《荷兰学术界研究印尼问题概况》报告中,他着重介绍莱顿大学自1851年该校成立印尼语言文学系以来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少印尼学生在荷兰留学后成为印尼民族运动的先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对印尼的研究曾一度中断,1975年成立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双方合作研究印尼地方史。目前有20多个印

  • 标签: 中外学术交流 外文系 历史系 交流委员会 文学系 南洋研究所
  • 简介: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省第四次东南亚学会学术讨论会于2月21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外近七十个单位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对华侨史和华侨现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和各方面的看法,加以综合整理,供进一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涵义问题(1)关于华侨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凡侨居国外,从事职业的中国人及其子女,侨居时间在一年以上,其生活费用依靠在侨居地从事各种工作而获得的,都是华侨”。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由中国本土移居到国外去谋生或从事经济活动而定居的中国移民及其在外生长的后代,而与祖国尚有经济上或其他联系而又保留中国国籍的人们总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指移居国外而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中国国籍的人,这一类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这三种看法分别强调了

  • 标签: 历史学会 中国移民 学术讨论会 移居国外 国籍问题 经济活动
  • 简介:我国的南海诸岛,在古代图籍中是怎样记载的?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与我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开发经营有什么联系?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明清地图记载中的南海诸岛,称为“石塘”,“长沙”或“万里(千里)石塘”,“万里(千里)长沙”,它们是由珊瑚礁石形成的岛、洲、沙、礁、滩。这些古地名在不同时期的图籍记载并不尽相同,就是同一时代的图籍记载也因有所差异。下面就明清时代古地图记载中的南海诸岛结合有关史料予以剖析。

  • 标签: 万里长沙 广舆图 石星 觉罗满保 郑和航海图 主权问题
  • 简介:汉字汉语在越南流行了二千多年。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汉字一直是越南通用的文字。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汉字汉语是怎样传入越南的?它对越南文字的发生和发展,对字喃和越文、越语有何关系和影响?现就这方面的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在搜集本文资料过程中,得到梁志明和高红印同志热情的帮助和支持,特以致谢。

  • 标签: 语言文字 字喃 越南文 一个问题 单音 造字方法
  • 简介:一、菲律宾侵犯我南沙群岛的几个阶段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菲律宾政府为追随美国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的需要,制造出种种谬论和借口,有计划有组织地侵犯我国南沙群岛并掠夺我国的海底资源,其侵犯情况大祗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46—1955年为菲律宾觊觎我国南沙群岛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菲律宾政府在与我为敌的美国支持下,一方面以所谓'红色威胁'为借口,以'地理靠近'、'国

  • 标签: 菲律宾政府 礼乐滩 巴拉望 侵略政策 海底资源 二次大战
  • 简介:1975年2月14日,南越阮伪政权外交部采用恶人先告状的办法,抢先发表了《关于黄沙(帕拉塞尔)群岛和长沙(斯普拉特利)群岛的白皮书》.洋洋数万言的《白皮书》,既有附件又添附图,列举大量书目,引用大量史料,书中极尽污蔑咒骂之能事,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但仔细一看,就不难发现,这本东拼西凑的《白皮书》矛盾百出,极为

  • 标签: 普拉特 拉塞尔 龙犀 西方殖民者 阮福 越南辑略
  • 简介:(一)清光绪末年,卖猪仔在东南亚仍然很流行的时代,孝廉黄乃裳(1849-1924年)却率领福州自由移民在沙劳越新珠山开辟了新福州垦场.黄乃裳以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闻名于世.何以黄乃裳会到海外去开辟垦场?这有多方面的社会和家庭个人的因素,也有

  • 标签: 婆罗洲 新珠 福州人 民间疾苦 虎豹豺狼 无私奉献精神
  • 简介:闽西华侨的出国,始见于明成化初年,继见于明弘治年间.开始阶段只有少数人冒险出洋.鸦片战争后为出洋的发展阶段,有较多的成批人民到海外谋生.民国时为出洋的高潮阶段,出洋人数猛增.何以民国时期出洋人数猛增?他们出国原因是什么?为此要深入探讨此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民国时期闽西华侨大量出国有诸多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下面分述之.

  • 标签: 弘治年间 明成 于明 高潮阶段 社会因素 马来亚
  • 简介:前言华侨的同化问题,战后以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国内外学者也写过不少文章论述当代华侨的同化。然而,许多文章论及华侨同化是从近现代开始,很少对华侨同化(不论是自然同化或强迫同化)的渊源进行探索。事实上华侨的自然同化或融化是从遥远古代就开始逐渐进行的。下面就有关南洋华侨融化的产生、因素和类型特点试作一分析,藉以抛砖引玉。

  • 标签: 自然同化 文章论 宫里雁 爪哇人 甲必丹 会安
  • 简介:<正>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的生产活动由来已久.“宋元以来,已为我国渔业据点”.我国渔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南沙群岛各岛群路程的远近与方向,各处水道和礁石的深浅,各岛礁地形的特点,以及航行与季风、海流和飞鸟等的关系.这些宝贵的经验集中记载在海南岛渔民世代相传的《更路簿》中.我们从海南岛渔民获得如下几种不同抄本的《更路簿》:(1)琼海县潭门港草塘村渔民苏德柳保存的《更路簿》.这本《更路簿》是苏德柳13岁(1921年)时从他父亲处抄来,而他父亲又是年青时从文昌县老渔民转抄过来的.全书对折双面,共八篇47页,8,000多字.第一篇西沙更路,共29条,记述西沙群岛航海针位、更数和渔民俗称地名17处.第二篇南沙更路,共116条,记述南沙群岛航海针位、更数和渔民俗称地名65处,如:

  • 标签: 渔民 南沙群岛 更路簿 文昌 海南岛 琼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