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法与非脱位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26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5~80岁[(51.6±4.9)岁]。Dubberley分:2A10例,2B5例,3A6例,3B5例。12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法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脱位法组),14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传统显露方法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非脱位法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周内三维CT评估复位情况(分离或台阶>2 mm为差)、术后3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末次随访时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18个月[(10.5±3.3)个月]。脱位法组、非脱位法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9±15.5)min、(122.7±11.1)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3.3±9.7)ml、(112.9±10.1)ml(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脱位法组复位均良好,而非脱位法组7例复位良好,7例关节面后方发现分离或台阶>2 mm(P<0.05)。术后3个月脱位法组MEPS为(90.0±1.4)分,其中优9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非脱位法组MEPS为(78.9±2.9)分,其中优5例,良4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64.3%(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非脱位法组7例关节退变,其中3例螺钉切割,2例异位骨化,2例高龄患者单纯关节周围有骨赘形成;脱位法组2例高龄患者关节退变,单纯骨赘形成,未发现螺钉切割及异位骨化。结论对于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法复位内固定较非脱位法可以完全显露肱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解剖复位,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预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肩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板肩锁关节内固定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Ⅴ肩锁关节脱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治疗的56例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 Ⅲ~Ⅴ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重建组26例(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重建治疗),钢板组30例(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肩关节主观评分系统(SSR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重建组与钢板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重建组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7.9个月)随访,钢板组患者术后获7~18个月(平均11.3个月)随访。重建组与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9.9±12.6)、(69.1±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5±19.1)、(65.0±16.6)mL,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重建组与钢板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别为(87.9±3.4)、(91.9±3.5)分,SSRS评分分别为(85.1±4.1)、(88.6±3.0)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切口区周围麻木,术后3个月恢复。钢板组2例切口出现感染;1例出现切口发红、渗出,换药术后3周愈合;1例出现切口区周围麻木,术后5个月恢复。结论肩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板肩锁关节内固定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同时重建手术时间较长,但后者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SSRS肩关节主观评分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肩脱位 修复外科手术 韧带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花七散和维生素C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慢性疼痛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6例和治疗组104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复方花七散。2组均自骨折当日起服药,连续服用50 d,随访至骨折第52周。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骨折处疼痛程度,采用Von Frey Hairs纤毛机械刺激针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价上肢功能,观察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发生情况,记录不良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神经生长因子(neuron growth factor, NGF)、Ⅰ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 CTX-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 OC)。结果共计181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85例、治疗组96例)。骨折第26周,治疗组发生CRPS的患者低于对照组(t=6.273,P<0.01),全部患者均观察到骨折愈合;治疗组骨折处VAS、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68、3.992,P<0.01);机械性痛阈高于对照组(t=-2.759,P<0.01);血浆NGF水平低于对照组(t=4.458,P<0.01)。骨折第52周,治疗组骨折处机械性痛阈高于对照组(t=-2.285,P<0.05),血浆NGF水平低于对照组(t=6.175,P<0.01)。结论中药花七散可降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近期CRPS发生率,改善近期慢性疼痛,缓解局部痛觉过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GF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桡骨骨折 老年人 慢性疼痛 痛觉过敏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花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