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经规范化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和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哮喘中心和呼吸科随访三年的198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12例,女86例,年龄(8.92±3.41)岁,年龄范围为4~14岁。根据患儿的病情控制水平分为控制组与难控制组。根据是否并存鼻炎分为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鼻炎组。根据患儿的首次发病年龄,分为起病(第一次喘息发作)≤3岁组与起病>3岁组。比较不同组患儿的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功能水平[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一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一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pred),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pred)。结果规范化治疗三年,病情达到控制者154例,控制不良者44例;单纯哮喘者42例,哮喘合并鼻炎者156例;起病≤3岁者138例,起病>3岁者60例。治疗前,难控制组患儿的FEV1/FVC%pred低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治疗第三年,两组FVC%pred、FEV1%pred、FEV1/FVC%pred、PEF%pred、FEF50%pred、FEF75%pred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规范化治疗三年中,哮喘合并鼻炎组与单纯哮喘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3岁组FVC%pred在开始治疗前、规范化治疗第二年时明显低于起病≤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FEF50%pred及FEF75%pred在规范化治疗第一年时均高于起病≤3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3岁组的FeNO在开始治疗前和规范化治疗第三年高于起病≤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控制组IgE水平[(185.00±251.43)IU/L]明显低于难控制组[(482.11±403.90)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规范化治疗一年,控制组IgE水平[(275.40±281.36)IU/L]与难控制组[(224.48±252.04)I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6)。FeNO与FEV1%pred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开始治疗和规范化治疗第一年时,FeNO与FEV1%pred呈负相关(P<0.05);随访第二年和第三年两者无相关性。结论早期干预并给予规范化防治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对于改善哮喘患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哮喘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内容摘要在中国叙事文学中,一直以男性叙事视角作为传统叙事模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形式和内容不断多元化,女性小说蓬勃发展,并且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叙事视角的特征。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女性小说大量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在这些小说里,作者把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融入小说中,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到80年代后期成名的一些女作家几乎都采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 标签: 女性小说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多重叙事视角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道路交通的要求不断提高。铺轨基地是铁路建设大型临时工程的重要一项,是保证铺轨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通过分析新建某城际铁路施工组织实际情况,简要阐明铺轨基地选址原则和布置要点,并以实地勘察为基础提出3种设置方案,从工程费用和建设总工期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最终推荐出最合理方案。

  • 标签: 铁路客运 铺轨基地 设置方案 比选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建筑质量作为人们衣食住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创造的居住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现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现代建筑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
  • 简介:摘要:制药业与民生、经济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医疗事业也提供了无限可能,制药机械设备工程中的节能创新技术可以提高整体的医疗效果及医疗水平,促进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勇于接受时代的挑战,把握住时代的机会,突破制药设备工艺瓶颈,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 标签: 制药 机械设备 节能减排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儿童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效果及具体操作方法。方法 对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儿童患者共计104例的患儿资料进行收集,并随机抽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静脉留置针护理,随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临床护理满意度测评的结果表明,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实验组患儿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对于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改善,增进患儿及其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EPC模式作为一种承包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又被称作“交钥匙”模式,适用范围极广。该承包模式中业主仅需要完成对工程的决策与招标,所以全部工作过程都是承包商全权参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项目完成后,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就可以直接移交工程,与之前承包模式相比,该模式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使项目更加高效。

  • 标签: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工程造价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技术,包括智能建筑机械、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改善了施工质量。创新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施工质量。然而,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和数据安全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预计创新技术将趋向智能化和集成化,形成更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总体而言,创新技术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 标签: 公路工程 施工管理 创新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房屋结构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设单位需要不断创新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充分发挥加固技术的作用,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

  • 标签: 房屋建筑 结构加固设计 施工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ICU获得性衰弱是ICU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ICU获得性衰弱的重要措施,科学规范的干预对患者预后有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整合照护作为某些特定患病人群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成本,逐渐被应用到ICU获得性衰弱的防治中。本文对ICU获得性衰弱整合照护临床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描述,以期为构建ICU获得性衰弱整合照护干预的实践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综述 重症监护病房 ICU获得性衰弱 整合照护 干预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多因素异质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逐渐明确,但是百日咳与哮喘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百日咳杆菌感染后可诱导IgE的产生、激活Th2细胞并诱导Th17免疫应答,加强中性粒细胞对气道的炎症浸润、促进气道重塑、破坏气道纤毛结构引起呼吸道微生态失衡而导致哮喘,也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9途径抑制气道高反应。但也有研究认为百日咳感染与哮喘无关。为了更好地了解百日咳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本文通过检索近期的文献加以阐述,以期提高认识,合理防控哮喘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百日咳 儿童 哮喘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