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 2

赵老师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宋倩 赵宇川

合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泸州市646200

赵宇川主任中医师是四川省第五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医院等级评审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委员等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长期从事师承带教和基层带教工作,运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病、肝病等疾病并发症及顽固性胃痛等疑难病症具独特疗效。其治疗血压病疗法被录入《中国名医名诊丛书》和《中国疑难病慢性病特效疗法信息库》。在专业理论上有较造诣。赵宇川主任中医师在教学中坚持“六勤”“四步”的教学理念所谓“六勤”指基本的治学方法,包括勤问、勤览、勤思、勤记、勤用、勤写;“四步”指学习程序和步骤,是多学、多记、多整、多用。每次跟师时,赵老都会让学生准备纸笔,有特殊病人时会仔细分析,告诉我们怎么去辨证论治,而且赵老师对病人十分友善,如果病人有困难,只要他能帮忙解决的,都会义不容辞,在赵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仁心仁术”笔者有幸跟师,兹将其部分学术思想及经验介绍如下

一、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

赵老师在带教期间十分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时不时会给我们讲经典理论,并运用在患者身上。赵老师告诉我们要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这样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遇到患者才能临症应用。赵老师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医师,中药学理论同样非常重要,掌握中药学知识,包括药物的性、味、归经等,熟悉中药的临床药理学,学会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知其具体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手段药物性味如何改变,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药物疗效与安全,造福患者熟悉中药以后,就要进一步熟悉《中医内科学》上的方剂及加减这样在临床上灵活应用,不能想到一个病症加一味药物。还有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开发,将老师的思想理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开发。记得有一次门诊跟师期间,在闲暇时候,赵老师给我们讲解他曾经遇到的患者,那是一个产后患者,20多岁,因心悸不适就诊,检查结果心电图提示心律不齐,频发房性早搏,心脏彩超及甲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院外西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后经人介绍到赵老师处就诊询问病情自诉心悸、神疲、乏力、易汗出、不寐易惊,舌质偏淡,少苔,脉结、沉细。赵老师便问我们,如果遇到这样的患者如何去思考、去诊治。笔者当时考虑用安神定惊加收敛止汗益气,但赵老师告诉我们他使用的是八珍汤加减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具体方药如下:党参30黄芪20熟地24、当归12、白芍12、茯苓12远志12、五味子12、鸡血藤30、酸枣仁20、郁金10、炙甘草9克,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三剂后复诊,患者自诉心悸等症状明显缓解。后患者继续八珍汤加减服药15剂,最后一次复诊时,患者症状几乎消失赵老师告诉我们临床上治疗疾病,不一定需要多复杂的方药,有可能一个简单的处方,原方加味,辨证正确时疗效更为显著

二、强调四诊辨证,特别是舌脉。

赵老师在诊治疾病中非常强调四诊辨证,他认为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得来的材料互相参考,互相佐证,用以详辨证候,才能辨证准确,选出正确方药。辨证论治方面,力主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开。赵老师告诉我们临床上不是遇到黄腻苔就一定是湿热,一味的清热利湿,可能导致疾病不能根治反而生其他疾病。并且清热之药,其性味多苦寒,寒从内生,若不知细审而过用苦寒之品,则易犯“虚虚”之戒,古代医家曾说过“苔黄滑润而舌淡胖嫩者,属阳虚而水湿不化”,临证应切记之,不可一概而论。

三、治疗内伤疑难杂病注重脾胃调理

赵老师告诉我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临床是上治疗内伤疑难杂病时,注重脾胃的调理,如果脾胃发生疾病,其他脏腑也会出现问题。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赵老师告诉我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虚损证候应从脾论治;脾居中土,易留湿邪;欲除邪气,首当健运脾胃;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升清降浊必赖枢机之调顺;存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新病久病临证莫忘顾护脾胃。

四、胃炎从肝论治。

胃炎多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疾病范畴,主要病因病机分为外感、饮食、情志、内伤等因素导致胃脘气机郁滞,不通则痛;或上述因素使脾失健运,脾胃虚弱不荣则痛。肝脏作为气血调节之枢,故赵老师提出治疗慢性胃炎从肝人手,主要从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胃阴虚、血瘀胃痛、肝寒犯胃、肝脾失调入手。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性喜调达,为人体气机之总枢。胃为阳明燥土,主受纳,以降为顺,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木旺乘土,每因乘脾犯胃,而致胃失和降,挛急脘痛,痞满不舒。胃痛痞满,病位在胃,而病本在肝,调肝即以治胃,肝和则胃痛自止,痞闷得舒。胃痛痞满虽多由肝失疏泄及胃所致,但尚有气滞,火郁,食郁,血瘀,阴虚,寒凝之分。在跟师期间,结合合江当地气候等情况,发现胃炎(胃脘痛)患者大多数为

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通过对赵宇川主任医师中医中药使用,从而得出其治疗此类疾病的经验方,本方由肝胃百合汤加减而成,主要药物组成有柴胡、百合、乌药、高良姜、丹参、郁金等自拟药方名为柴合调胃方。在临床上效果显著,笔者拟将此方申请课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为以后申请院内制剂做准备。

赵宇川主任中医师还有许多临床学术思想及经验,笔者只是总结了其中一部分,赵老师在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诊治方面造诣颇高,后期笔者会继续跟从赵老师学习,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