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姓名:1、王敏2、李苏芹

单位: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水利管理服务站         2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管理服务水利站  邮编:222100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包括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等类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改善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研究发现,整治工程在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及文化和美学价值增强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些工程不仅提升了河流生态服务功能,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生态系统服务;水质改善

引言:河道整治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防洪、排涝、改善航运条件、维护水资源以及促进沿河地区经济发展。传统上,许多研究集中于探讨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态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河道整治工程开始关注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积极影响。

一、河道整治工程的类型

河道整治工程按照主要目的和实施方式分类,涵盖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及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各类工程针对特定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与方法,共同作用于河流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改善与恢复。防洪工程主要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及建造蓄洪区等措施,有效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影响范围。这些措施增强了河道的洪水调蓄能力,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风险,为河流流域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水文环境。航运工程通过疏浚、拓宽及加深河道,以及建设航道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河道的通航能力。这类工程不仅优化了航运条件,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与发展,增强了河流的经济服务功能。水资源利用工程则包括引水、供水等措施,以及通过修建水库与堤坝调节河流流量,满足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用水需求[1]。通过这些措施,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更加高效,同时也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多功能性,包括休闲娱乐与生态保育。生态修复工程致力于恢复和改善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修复和鱼类栖息地的改善等生态工程措施,不仅增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还恢复了生物多样性。这类工程通过增加本土植被和水生生物种群,为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同时提高了河流景观的美学价值,增强了河流对社区的文化与生态价值。

二、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目的

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目的在于实现多方面的生态与社会效益,其中包括防洪排涝、航运条件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支持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修复。这些目的不仅反映了工程对于防灾减灾的直接贡献,也体现了对环境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的深入考虑。防洪排涝作为河道整治工程的核心目的之一,旨在通过技术干预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构建堤防、调整河道设计和增加蓄洪区等措施,有效控制洪水泛滥的潜在风险,保护河流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这些措施通过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提高了河流与周边社区的抗灾能力。改善航运条件则通过疏浚河道、拓宽河流和加深航道等手段实现,确保航道的畅通无阻,提高河流的运输效率。此举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还通过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增强了河流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涉及到水库和引水工程的构建,这些措施确保水资源在干旱季节的有效供应,并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河道整治工程在保证水资源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修复成为河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设计开始更多地融入生态友好的措施,如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重建等。这些生态工程不仅改善了河流的生态环境,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增强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积极影响

(一)水质改善

河道整治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显著改善了河流水质。疏浚和清淤措施能够有效清除河床上的沉积物和污染物,减少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有害物质。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负荷。此外,植被恢复工程通过种植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和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防止过量的氮、磷导致藻类的过度繁殖,从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湿地修复工程则通过自然过滤作用,有效改善河流水质。湿地植物和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分解能力,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从而提供清洁的水资源。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水质改善措施,河道整治工程显著提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为下游地区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水源[2]

(二)生物多样性恢复

河道整治工程在恢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鱼类栖息地改善工程通过修建鱼道和恢复天然河床结构,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环境。鱼道的修建有助于鱼类跨越障碍物,恢复其自然的迁徙路径,促进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增加了鱼类种群的多样性和数量。天然河床结构的恢复则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微生境,满足不同物种的栖息需求。植被恢复工程通过种植本地植物,恢复了河岸生态系统,增加了栖息地多样性。本地植物的种植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能够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湿地修复工程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链支持,增强了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

河道整治工程通过恢复和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植被恢复工程通过增加河岸植被,防止河岸侵蚀,稳定河床结构。河岸植被的根系能够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河岸侵蚀现象,维护河道的结构完整性。同时,植被的生长也能够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湿地修复工程通过调节水流和水量,减缓洪水冲击,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抗逆性。湿地具有很强的水文调节能力,可以有效缓解洪水高峰期的水流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和破坏,提供一种自然的防洪机制。鱼类栖息地改善工程通过恢复鱼类种群,增强了食物链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鱼类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多样性的恢复能够促进食物链的稳定和健康,提升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3]

(四)文化和美学价值增强

河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美学价值,河道整治工程在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文化和美学价值。通过恢复河岸植被和湿地,改善了河流景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机会。河道整治工程不仅提升了河流周边的环境质量,还通过构建自然和谐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河道整治工程还通过保护和恢复文化遗址和历史景观,增强了河流的文化价值。许多河流沿岸都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的整治和保护,这些文化遗址得以恢复和展示,增加了河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此外,生态友好型的河道整治工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河道整治工程注重生态保护和恢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使人们能够享受自然之美,增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结论:通过系统分析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目的与具体类型,研究全面揭示了这些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重积极影响。整治工程不仅有效提升了河流的洪水调蓄能力、航运条件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水质、恢复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工程的实施还提升了河流的文化和美学价值,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总体来看,河道整治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了生态保护与恢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江静.环境生态与水利河道治理之间的关系[J],2021(8):79-80.

[2]第海涛.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探讨[J].居舍,2020(1):16-17.

[3]王春燕.河道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修复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2(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