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融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后抑郁心理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9
/ 4

音乐疗法融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后抑郁心理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梁冰1,陈涌标2

作者单位:1.珠海市卫生学校公共艺术教研组,519020

  1. 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519021

[摘要]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融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后抑郁心理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对照组采用床上良肢位摆放、上下肢关节的被动运动、床上活动和物理因子治疗等常规康复技术实施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以体感音波治疗融合PNF技术为主的音乐运动疗法,观察治疗9周后患者的抑郁状态(HAMD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M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在体感音波治疗融合本体感觉神经刺激训练治疗9个月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音乐疗法融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抑郁心理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音乐疗法;本体神经肌肉促进训练;脑卒中;抑郁;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运动功能障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与此同时,由于脑卒中本身是一个较大的急性生活事件,可使患者处于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加之患者日后出现的各种残疾和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抑郁、焦虑是患者发病后的常见心理功能障碍[2]。对脑卒中患者而言,运动功能障碍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障碍反过来又会影响运动功能的康复。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过程中,运动功能的康复和心理康复均极其重要,应贯穿始终。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音乐治疗[2-6]和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7-11]技术单独用于脑卒中患者心理及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报道,但至今尚无利用音乐疗法结合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康复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音乐治疗融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入院的90例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如下:48名男性和42名女性,年龄在48至78岁之间,平均为(60.12±4.58)岁。上述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由25名男性、20名女性组成,年龄48~79岁,平均(61.71±4.87)岁,病程 65~89(70.21±1.38)d,其中脑出血 26例,脑梗死19例;对照组由23名男性,22名女性组成,年龄50~78岁,平均(62.07±5.66)岁,病程 69~87(72.95±4.20)d,其中脑出血25例,脑梗死20例。在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疾病进展、上肢运动功能、抑郁程度等基础数据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1.2 入组方法

纳入标准:①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12]中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③具有单侧肢体偏瘫症状;④患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能够主动配合;⑤患者喜欢音乐并主观接受音乐治疗;⑥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程度为轻、中度。

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严重障碍;②有严重心肺并发症;③恶性高血压和恶性肿瘤患者;④严重骨质疏松患者;⑤严重语言障碍;⑥严重自杀倾向。

1.3 康复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日常康复治疗,主要的治疗措施如下:

1.3.1.1 床上抗痉挛体位摆放[13、14]  ①仰卧位:头下垫枕,保持中立位,偏向健侧,面朝患侧,保持胸部平直;患臂放在体旁枕上,保持肩胛骨前突,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背伸,五指外展、伸展;患侧臀部和股下放置垫枕,保持髋关节微屈、内旋、内收,膝下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放一软枕,使踝保持中立位,以防足下垂。②健侧卧位:患侧上肢肩前屈约90°,置于胸前的枕上,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患侧下肢髋、膝屈曲,膝下垫一枕头,踝关节保持背伸90°;健侧下肢自然摆放;背后用1~2个枕头防止倾倒。③患侧卧位:患侧在下,从患侧肩胛后方将肩胛带托出,保持上肢伸展并低于肩部水平,掌心向上,五指伸展外展,患侧髋、膝关节轻度屈曲;健腿膝下垫一枕头,避免挤压患侧下肢;背后用1~2个枕头防止倾倒。

1.3.1.2 上下肢关节被动运动  对偏瘫肢体进行由近及远的各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每个动作做3~5遍,1 次/d,20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9周。

1.3.1.3 床上运动 ①双手交叉上举与摆动练习:仰卧位,以双手十指相扣,患侧拇指在上,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做肘关节屈伸运动,,如此重复进行;上举动作完成后进行向左、右两侧摆动训练。1 次/d,1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9周。②利用健侧下肢辅助抬腿练习:患者健侧下肢插入于患侧下肢下方,协助患腿在伸直状态下尽量抬高,然后慢慢放,重复进行。1 次/d,1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9周。③桥式运动训练:仰卧位,双上肢掌心向下放于身体两侧,双腿髋膝屈曲,双足蹬床,患者通过上肢、臀部、足部用力抬起臀部并保持,然后缓慢放下。1 次/d,1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9周。

1.3.1.4 物理因子治疗  利用rood技术、功能性电刺激等方法对瘫痪肢体肌肉进行刺激,促进其运动功能逐渐恢复。20 min/次,1次/d,6d/周,持续治疗9周。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音乐治疗融合PNF训练。

1.3.2.1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采用广州新体感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XTG-I体感音波治疗系统,在为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PNF训练之前让患者仰卧在体感音波治疗床上聆听具有解郁功效的古典音乐治疗名方,如摸扎特的“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K488,柔板)”、马利的“金婚曲”、圣桑的“引子和随想回旋曲”等,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音量大小和振动输出量,以患者躺下后感觉舒适为度,在体感音波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配合催眠引导或手法治疗,直至音乐播放结束。体感音波治疗30 min/次,2次/d,6d/周。

1.3.2.2 PNF训练  PNF训练主要包括上肢D1屈与D1伸之间、D2屈与D2伸之间,以及下肢D1屈与D1伸之间、D2屈与D2伸之间的对角线运动。上述训练20 min/次,1次/d,6d/周,持续治疗9周。

1.4 观察指标 

1.4.1患者抑郁状态评估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15](HAMD)评分改善情况。HAMD抑郁自评量表共24项,总分为78分。总分<7分,无抑郁;8~19分,轻度抑郁;20-34分中度抑郁;>35分,重度抑郁。

1.4.2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估 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16](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进行评估,总分值100分,其中上肢部分(Upper Limb,FMA—UL)为66分,下肢部分(Lower Limb,FMA—LL)34分,其分值与患者的运动能力成正比。

1.4.3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17](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合对照组的HAMD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n=45)

21.32±1.05

20.09±1.21

1.261

0.105

研究组(n=45)

20.47±1.38

10.25±1.01

11.832

0.000

t

0.250

10.839

P

0.602

0.000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合对照组的FMA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的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3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FMA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n=45)

26.35±2.44

36.12±3.98

6.852

0.000

研究组(n=45)

27.01±2.21

47.69±4.52

13.553

0.000

t

0.186

7.258

P

0.732

0.000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FMA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n=45)

15.68±2.85

21.53±2.71

5.362

0.000

研究组(n=45)

16.01±2.18

28.08±2.52

8.651

0.000

t

0.502

7.692

P

0.631

0.000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BI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合对照组患者的MB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BI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对照组(n=45)

65.70±14.82

72.54±13.57

13.077

0.000

研究组(n=45)

64.65±13.82

83.32±14.12

19.653

0.000

t

0.706

14.271

P

0.578

0.000

4 讨论

当今社会,脑卒中已成为威胁现代社会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杀手,其康复是康复医学科的重要康复领域。患者发病后,除了躯体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之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严重受到影响[18],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19],缺乏主动康复的愿望[20],严重影响身心功能的全面康复。

音乐运动疗法是原有的音乐疗法(musictherapy)和运动疗法(exercisetherapy)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临床康复技术

[21],主要是根据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情况,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聆听具有治疗效果的音乐,促进患者身心的康复,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22-24],其原理是患者主被动运动的同时,通过聆听音乐刺激人体的大脑细胞,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功能[25、26]。当前,在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治疗中,体感音乐治疗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已在康复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它通过合适频率的音乐刺激对患者起到良好的物理和心理治疗作用。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又叫PNF技术,是脑卒中患者的重要康复治疗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许多研究表明[27-30],PNF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全身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中,我们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和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NF技术融合体感音乐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肢体运动障碍和抑郁状态改善情况。与常规康复组相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明显得到改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参与康复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亦显著提升,表明音乐疗法融合PNF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抑郁心理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华,温优良.康复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2]史振娟,李孟丽,刘丽娟,等.卒中后抑郁应用音乐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77):265-266.

[3]胡晶,蔡蔚.五行音乐之角调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作用的研究 [J].护理研究,2014,(16):1990-1991.

[4]谌朝霞,王红,李利容,等.五行音乐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6) :677-679.

[5]孙瑞丽,任瑾,郝丽霞,等. 五行音乐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37-2439.

[6]李壮苗,赵红佳, 王惠婷,等.角调音乐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35例[J]. 福建中医药,2017,48(3):16-18.

[7]张平,周风龙,张平.PN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4-55.

[8]吴明建,冯炳尧.PNF技术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22(10):56-59.

[9]刘珏,朱玉连,等.杜亮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8(33)184-187

[10]陆桂伟.PNF康复技术改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5):81-83.

[11]程丽莎.PNF技术与Rood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例报告[J]医学信息学,2014(12):540

[1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3):168-171.

[13]朱红华,袁小敏.康复护理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14]张安仁,冯晓东.临床康复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5]蒯向东,姬庆昆,顾淑军.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血清BNDF和TNF—d水平的影响叫.中国处方药,2022,20(4):128—130.

[16] 杜凯军,张军.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1):1756-1757.

[17]刘立席.康复评定技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18]李鸿艳,方亮,毕瑞雪,等.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7):790—794.

[19]梁玉雕,张莎,王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03):195.

[20]WrayF.,Clarke D.,Forster A.Post-stroke self-managementinterventions:asystematic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inclusion of stroke survivorswith aphasia[J].DisabilRehabil,2018,40(11):1237—1251.

[21] ZHAOK,BAIZG,BOA,etal. Asystematic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usic therapy for old adaults with depression [J].IntJGeriatrPsychiatry,2016,31:1188-1198.

[22]Lee WP,Wu PY,Lee MY,et a1.Music listening alleviates anxiety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 patients receiving spinal anesthesia[J].Complement Ther Med,2017,3(1)8-13.

[23]Akhas A,Gulpinar MT,Sancak EB,et a1.The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during shoekwave lithotripsy on patient relaxation,anxiety,and pain perception[J].Ren Fail,2016,38(1):46 -49.

[24]Mondanaro JF,Homel P,Lonner B,et a1.Music therapy increases comfort and reduces pain in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spine surgery[J].Am J Orthop(Belle Mead NJ),2017,46(1):13-22.

[25]凌泽莎,薛雪,李蓓等.音乐治疗对颅脑损伤康复的进展[J]西南军医,2018,20(1):45-47

[26]何成奇,FOTAKOPOULOSG.运动加音乐治疗脑卒中[J].中国康复,2019,34(4):178.

[27]雷新华.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探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1,37(26):22-23.

[28] 李莹颖.早期康复护理配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7,20:168-170.

[29] 柏飞.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痉挛及步行功能研究[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20,22(5):404-407.

[30] 郑洁皎、俞卓伟、夏汶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2(16):115-117.

基金项目:2022年珠海市医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梁冰(1986-),女,音乐教育学中级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