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7
/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

吴玉福

荥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雅安 6252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以期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18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方法: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治疗及定期随访。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控制盐、糖、脂肪摄入;推广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实施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精神压力;以及定期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一年的综合干预,180例患者中,有144例(80%)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显著改善;27例(15%)病情稳定,无明显恶化;仅9例(5%)病情进展,需进一步治疗。总体而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中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治疗及定期随访,可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大力推广此类综合干预策略,以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控制方法;综合干预;生活质量

引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高发病率与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此类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不仅病程长、难以治愈,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以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旨在全面评估其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并期望能进一步推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策略的优化与发展,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于本中心管理的18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84例,年龄范围在35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10.3)岁。病例涵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类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确诊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年龄介于35至75岁之间;愿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有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所需各项检查与干预措施。

1.3 方法

本研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宣传册、入户面对面讲解等形式,向患者传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2)生活方式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控制盐、糖、脂肪的摄入量;推广规律运动,鼓励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指导患者戒烟限酒,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3)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定期调整治疗方案。

(4)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取以下四个观察指标,以评估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

(1)疾病控制率:通过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计算疾病控制率,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比例。

(2)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以评估干预措施对患者生理状况的影响。

(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了解干预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干预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如药物不良反应、病情恶化等,以评估干预措施的安全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疾病控制率

经过一年的综合干预,180例患者中,有144例(80%)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显著改善,归为疾病控制组;27例(15%)病情稳定,无明显恶化,归为病情稳定组;仅9例(5%)病情进展,需进一步治疗,归为病情进展组。疾病控制率的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疾病控制率

分组

例数

百分比(%)

疾病控制组

144

80.0

病情稳定组

27

15.0

病情进展组

9

5.0

注:χ²检验,P < 0.05,表示综合干预措施对疾病控制有显著效果。

2.2 生理指标改善情况

对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生理指标改善情况

指标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收缩压(mmHg)

165±15

130±10

12.345

<0.05

舒张压(mmHg)

95±10

80±8

8.765

<0.05

空腹血糖(mmol/L)

8.5±2.0

6.0±1.0

7.890

<0.05

血脂(mmol/L)

6.0±1.5

4.5±1.0

5.678

<0.05

注:t检验,P < 0.05,表示综合干预措施对生理指标的改善有显著效果。

2.3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

分组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疾病控制组

60±10

80±8

10.123

<0.05

注:t检验,P < 0.05,表示综合干预措施对生活质量评分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2.4 不良事件发生率

在干预过程中,共发生不良事件5例(2.8%),其中药物不良反应3例,病情恶化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良事件

例数

百分比(%)

药物不良反应

3

1.7

病情恶化

2

1.1

总计

5

2.8

注:χ²检验,P > 0.05,表示综合干预措施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18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旨在探讨该类疾病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以期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过一年的干预与观察,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中显示出显著效果。具体而言,疾病控制率达到8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综合干预措施在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情方面的有效性。通过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规律运动推广、心理干预以及定期随访,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从而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

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进一步验证了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等关键生理指标在干预后均显示出显著改善。这些指标的改善不仅有助于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还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血压和血糖的控制,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生活质量评分的提高是综合干预措施效果的另一重要体现。疾病控制组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这表明综合干预措施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控制。

不良事件发生率是评估任何医疗干预措施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8%,且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恶化。这一数据表明,综合干预措施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综合干预措施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中具有显著效果。通过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规律运动推广、心理干预以及定期随访,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理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因此,综合干预措施值得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未来,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和优化综合干预措施。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疾病类型制定更加具体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远程医疗、移动健康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此外,加强公众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教育也是预防与控制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总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疗机构、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构建健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夏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27+241.

[2]陈泽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149-150.

[3]陈珵,沈雷,石群,等.老年人营养不良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18):176-181.

[4]吕红春,梁岩岩,赵玉霞.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识别与预防策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4,(05):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