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地铁司机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2
/ 2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地铁司机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张艺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身份证号:500113199312081134

摘要:在现代社会,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运行效率与民众的生活质量。对于地铁司机而言,他们不仅是轨道交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地铁司机日常工作中如何有效应用,以及这种应用对提升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行车安全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生命线,其安全运行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每日承载着数以百万计的乘客,其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出行体验和城市运行的效率。在这个背景下,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特别是地铁司机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

地铁司机,他们是城市交通脉络中的舵手,承担着不容小觑的责任。他们的每一次操作,无论是启动、制动,还是应对突发的信号故障、设备故障,都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行驶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节点,他们的技能水平、应急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不仅决定着列车的运行质量,也关乎着公共安全的基石。然而,地铁司机的工作并非易事。他们需要在狭小的驾驶室内,长时间面对重复的驾驶动作,遵循严格的“手指、口呼”标准化作业流程。这种单调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既考验着他们的身体耐力,也挑战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长时间的专注与警惕可能导致疲劳累积,影响判断力和操作准确性。此外,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营条件,司机需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其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不言而喻。为了确保地铁司机能够胜任这一重任,持续提升他们的安全作业水平显得尤为关键。这包括严格的新员工培训,以塑造坚实的标准化作业基础;对在岗司机的定期技能提升,以应对技术更新和运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安全理念的不断强化,以确保每个司机都深知自身在城市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二、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实践

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地铁司机既是实施者又是受益者。他们的日常行为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司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设备操作规范,是地铁运营部门关注的重点。

规章制度的遵守是地铁司机安全作业的基础。每一名司机在上岗前都应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地铁司机操作规程》等文件,这些都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圣经”[2]。例如,司机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口呼”制度,通过身体动作和语言确认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定期进行规章制度的复训,确保司机对新规定和更新了的内容保持熟悉,以防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疏漏。

应急处理能力是地铁司机的“生命线”。司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必须能迅速判断,正确应对。为了培养这种能力,运营部门会定期组织桌面演练和实战模拟,让司机在安全的环境中熟悉各种故障场景的处理流程。比如,在模拟信号系统故障时,司机需确认故障类型,按照预设的应急程序采取措施,同时与调度中心保持有效沟通,以确保列车安全停车。此外,还包括对火灾、停电、恐怖袭击等极端情况的应对训练,以增强司机的应变能力[3]

设备操作规范的掌握是保障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司机在日常驾驶中,不仅要熟悉驾驶台上的各种按钮和仪表,还要熟知车辆的性能和故障特征。定期的设备操作培训,如新车型的熟悉和旧车型的更新,能确保司机对所有可能出现的设备问题有充足的认识。同时,通过故障实操,司机能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对设备的掌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心理素质在司机安全管理中同样重要。长期的重复驾驶可能导致司机产生心理疲劳,影响其注意力和判断力。因此,地铁运营部门会关注司机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司机进行心理调适,如通过团队活动和心理辅导来减轻工作压力。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司机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还体现在对司机的监督和反馈。通过质量对规检查,检查员会定期对司机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作业标准得到严格执行。对于发现的问题,会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反馈机制,指导司机进行改正。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司机,运营部门会设立奖惩制度,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激励其他司机向其看齐[4]

通过这些实践措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地铁司机的日常工作中得以扎实落地。规章制度的严格遵守,应急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设备操作的熟练掌握,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网络,确保了地铁司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高效、安全的驾驶,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三、安全管理的提升策略与案例分析

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不断提升中,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正逐步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新的策略不仅强化了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手段,提高了地铁司机的技能水平,优化了他们的工作环境,进而降低了安全风险。

(一)引入智能监控系统

通过安装驾驶舱内监控摄像头,可以实时记录司机的行为,分析其操作习惯,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规范行为。对监控视频的分析,还能识别出司机在长时间驾驶中可能出现的疲劳迹象,通过疲劳监测系统预警,确保司机在疲劳状态下不会进行驾驶。案例中,上海地铁引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驾驶行为分析系统,仅在试用阶段就成功预防了多起因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事故。

(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培训

通过模拟驾驶环境,司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练习,从而在实际驾驶中做出更准确、更快的反应。广州地铁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定期组织司机进行模拟驾驶训练,模拟火灾、恐怖事件等极端情况,显著提高了司机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引入个性化培训方案

针对不同司机的特点进行定制化教育,也是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比如,针对新入职的司机,可以采用渐进式教学法,先从基础操作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复杂度,确保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更高阶的技能训练。对于有经验的老司机,可以通过“以教促学”的方式,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升整个团队的安全意识。

通过实施这些先进的安全管理策略,地铁司机的工作环境得到了优化,他们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确保了操作规范,虚拟现实培训提高了应急处理水平,个性化培训方案让每个人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下提升[5]。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形成了一个立体、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地铁司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大大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确保了城市动脉的顺畅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地铁司机的日常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科学的培训、严格的规章制度执行以及持续的安全文化培养,能够显著提升地铁司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将进一步融入地铁司机的日常工作,为轨道交通安全增添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斌.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 [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 45 (07): 80-82+86.

[2]覃秋怡,赵敏谕,黎诗绘,等.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的策略探讨 [J]. 中国储运, 2024, (07): 111-112. DOI:10.16301/j.cnki.cn12-1204/f.2024.07.114.

[3]张广伟,黄湛智,吕平志,等. 管道工程穿越既有轨道交通安全评估与监测实例分析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 (12): 66-68.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4.06.220.

[4]赖志伟.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研究 [J]. 都市快轨交通, 2024, 37 (03): 32-39.

[5]何立双,何立伟.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优化策略分析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 5 (11): 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