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规避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1
/ 2

细节护理规避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分析

林涛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省  成都市 邮编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规避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2024年5月100例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操作方法,观察组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率。结果:观察组输液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简单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率。

【关键词】:细节护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效果

小儿因其头皮静脉的独特特性,即丰富的血管网络、表浅的位置及相对的稳定性,使得头皮静脉成为实施静脉输注的理想选择[1]。这一方法不仅确保了患儿的肢体自由度,还兼顾了保温需求,尤其适用于两岁以下儿童,使之成为这类患者中最常用的药物投递路径。鉴于我科室接收的小儿静脉输液案例占总体的2/3,头皮静脉输液在此环境下极为常见。然而,临床实践中,头皮静脉输液时常遭遇渗漏问题,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渗漏事件不仅消耗额外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进行重复穿刺,进而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有时亦引发家长的质疑与不满,他们往往将渗漏归咎于操作者的技能不足,这可能激化医患矛盾,构成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2]。鉴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取了100例患儿探究细节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3年1月~2024年5月100例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女=27/23,年龄6~12(8.40±2.49)个月;对照组男/女=29/21,年龄6~12(8.65±2.1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传统操作方法,患儿首先在指定区域由专业护理人员实施头皮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患儿及家属将移至专门的输液区,此阶段医护人员一般不陪同,且可能缺乏关于转移途中须知的具体指导,加强这一环节的沟通与监护。

1.2.2观察组

观察组行细节护理:①输液前小儿准备:家属应协助患儿排空膀胱与肠道,确保其舒适体位。冬季注意去除影响头皮针固定的厚重衣物,保持穿刺部位无障碍,同时维持室温适宜,避免患儿受凉。②夏季需特别关注患儿头部汗液,穿刺前彻底清除,以增强胶带粘附力,保证头皮针稳定性。③认真选择头皮静脉:穿刺优先考虑未剃发区,减轻拔针不适。依据头皮静脉分布,首选易于识别并固定的额正中静脉,次选避开眼睑的额静脉,以预防眼部运动造成的针尖移动。颞浅静脉因直线走向成为另一理想选择,而耳后静脉作为备选,鉴于其固定难度与高脱针风险。④皮肤的准备:在穿刺点周边5厘米范围内去毛发,保持区域清洁,以促进胶带牢固粘附,降低针头移位和渗漏风险。⑤头皮针的选择:根据血管特性选用合适型号,4.5号适用于表浅直行血管,减少穿刺创伤;5.5号针对明显、粗大的血管,如颞浅静脉,确保快速稳定穿刺。⑥头皮针的固定:初步固定针座;长胶带叠加,助手协助确保紧贴皮肤,防止针头移动;回旋式加固,环绕头部一圈;输液管路空气过滤器固定于耳部,避免牵拉引起的针头移位。⑦合理安置患者护士亲自护送,指导设置输液架高度,监控输液流程,预防针头堵塞或输液中断。⑧家属指导:教授管理技巧,如情绪安抚、正确抱持姿势,限制肢体活动,降低脱针率。⑨加强巡视:超出常规,主动识别并解决潜在问题,如调整抱持姿势,加固胶带,确保输液安全性和连续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输液渗漏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输液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输液渗漏率比较[n(%)]

组别

渗漏例数

渗漏率

观察组(n=50)

2

4.00

对照组(n=50)

11

22.00

7.162

P值

0.007

3.讨论

为优化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液体外渗所带来的患儿不适,同时提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整体满意度,研究系统地识别并综合分析了导致头皮针输注过程中发生渗漏的各类因素。①前期准备不足:在进行头皮静脉输注前,未能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与准备,包括情绪安抚和局部清洁消毒,这是引发后续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②技术选择不当:护理人员过分追求操作效率,未细致挑选适合患儿个体情况的血管,忽略血管稳定性与易于固定的考量,进而影响输液安全性和成功率[3]。③皮肤处理疏漏:操作区域皮肤清理不彻底,残留毛发削弱胶带附着力,增加固定失效的风险,导致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渗漏或其他不良事件。④针具规格不匹配:对于细小或浅表血管使用过粗的针头,以及对较大较厚血管使用过细的针头,均可能导致血管损伤或针尖不稳定,增加渗漏几率[4]。⑤固定技术缺陷:不恰当的胶带固定方式,如忽视针柄固定或胶带压迫针眼,不仅影响输液流畅,还可能造成针头移动,增加渗漏风险。⑥患者安置与监控缺失:高工作负荷下,护理人员往往侧重于完成大量操作,而忽视了对每位患儿的个性化关注与全程照护,如未亲自护送患儿至指定区域,未确保输液装置的正确悬挂高度。⑦家属指导欠缺:输液过程中,未能向患儿家属提供充分的操作后护理指导,包括正确的抱持方式和避免针头受压的措施,降低了整体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

针对已识别的头皮静脉输液渗漏成因,本文实施了一套综合性的改进措施,旨在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性:强化专业教育、操作标准优化、转变传统观念、持续质量改进等。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输液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细节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可有效简单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漏率。

参考文献

[1]段晓林.细节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养生大世界, 2022(9):58-59.

[2]严桂梅. 优质创新细节护理在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220-221.

[3]洪珊珊.情景游戏联合细节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妇幼护理, 2022(3):665-667.

[4]裴敏敏,张艳,段银霞.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对家长满意度的提升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2(39):102-1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