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与内镜碎石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0
/ 2

体外冲击波与内镜碎石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袁金  刘屹弘

遵义市中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 要]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体外冲击波与内镜碎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3年1-12月本院泌尿系结石患者82例纳入研究,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分别予体外冲击波、内镜碎石手术治疗,分析治疗价值。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内镜碎石手术治疗,可减少损伤,提升碎石成功率,促使快速康复。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内镜碎石术;碎石成功率

前 言: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过多,结晶沉积在泌尿系统内而形成[1]。结石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出现尿路梗阻、细菌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体外冲击波是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击碎,然后体内排出。内镜碎石手术是通过尿道将内窥镜引入泌尿系统,直接对结石进行碎石取石。这两种方法都是常用的治疗方式[2]。内镜碎石手术,可以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结石取出。基于此,本文以泌尿系结石为对象,分析体外冲击波与内镜碎石手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3年1-12月本院泌尿系结石患者82例纳入研究,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4~61(45.56±3.04)岁,病程3~22(11.84±2.63)月;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5~62(45.62±3.18)岁,病程4~23(11.89±2.57)月。两组基础资料,具可比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首次进行手术治疗;(2)临床医疗记录无隐瞒;(3)存在清晰认知,可沟通。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血液相关疾病;(2)精神疾病者,认知发生异常;(3)存在其他泌尿系统类相关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采用3.5 MHz的超声波探头进行B超检查,明确结石的位置、形状、数量,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碎石,调整相关参数,如能量(11.5 kV)、次数(1800次)。对较大的结石,宜采用全面碎石,次数4~5次,碎石间隔14天。碎石结束后,需开展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行内镜碎石手术治疗,术前采用B超检查,确定结石的部位,对结石的大小、形态等进行观察,在腰部麻醉后,配合病人取膀胱截石位,放置输尿管镜,将导丝插入患侧输尿管至结石下。在适当的调整压力下,使用输尿管液压泵,冲洗输尿管壁,适度的扩大输尿管,顺着导丝进入病变部位,在取石前,要全面仔细地观察结石及周围的结构,用取石钳,取出结石,如是较大的结石,可用激光击碎取出。术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放置双J管,进行抗感染治疗,严密观察体征变化。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AS量表,最高分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血尿、发热、感染)、碎石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康复指标

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对比(±s)

组别

疼痛评分(分)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n=41)

1.75±0.14

29.84±3.54

5.02±0.86

对照组(n=41)

2.83±0.34

37.62±3.84

7.39±0.98

t

18.807

9.538

11.639

P

<0.001

<0.001

<0.00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例数

血尿

发热

感染

发生率

观察组

41

0(0.00)

1(2.44)

0(0.00)

1(2.44)

对照组

41

2(4.88)

3(7.32)

2(4.88)

7(17.08)

2

4.986

P

0.026

2.3 碎石成功率

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碎石成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成功例数

成功率(%)

观察组

41

40

97.56

对照组

41

33

80.49

2

6.116

P

0.013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形成,多与尿液中的矿物质含量过高或尿液浓缩不良有关。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出血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ESWL)、内镜碎石手术(URS)以及开放手术等,其中ESWL和URS是常用的非创伤性治疗方法。ESWL是通过体外应用冲击波将结石分解成小块,使其能够通过尿液排出体外。URS则是通过内窥镜将碎石手术,直接置入泌尿道,直接将结石碎成更小的颗粒。ESWL治疗方法无需切口,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有一定的疗效,且术后恢复较快

[4]。URS手术能够直接观察和处理结石,对于较大、较硬的结石也有较高的成功率,且可以直接清除结石残留、减少再发作的可能性。然而,ESWL治疗需要多次治疗,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治疗。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积水等不良反应[5]。URS手术虽然操作直接,但术后可能会出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且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全麻手术。另外,两种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位置的结石也有一定的适应性差异,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结石类型、位置、个体差异、术后恢复情况等因素,在临床应用时,进行合理选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发现,内镜碎石手术治疗后,术后康复更佳、不良反应更低、碎石成功率更高。分析得出,内镜碎石手术对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术后的愈合过程,更加顺利,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较轻。内镜碎石手术的操作精准度较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内镜手术可以更精准地定位、处理结石,使得结石,被更有效地击碎和清除[6]。但实际应用时,需考虑不同患者群体的适应性问题,某些患者可能更适合接受内镜碎石手术,另一些患者,则可能更适合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需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内镜碎石手术,具更佳的碎石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经伟,郭沫,高顺利. 体外冲击波与内镜碎石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0):71-74.

[2] 李金秀. 体外冲击波与内镜碎石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忠告,2023,17(10):91-93.

[3] 叶石平,肖观华.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内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4):131-132.

[4] 平利军. 泌尿系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钬激光碎石术时CT对结石易碎性的预测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9):35-37.

[5] 刘成,邵怡,夏磊,等. 超脉冲光纤铥激光碎石术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0):2302-2306.

[6] 段涛,冷国雄,章久武,等.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T-1 PGE2 PGF2α水平变化及意义[J]. 河北医学,2021,27(6):94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