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 2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价值分析

郑春兰  李双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护理单元/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10041

摘要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病患躁动原因分析以及预见性护理在麻醉复苏室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03月于我院麻醉复苏室接诊的80例手术病患,行双盲实验法将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对参照组病患实施普通护理,对观察组病患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可能影响躁动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病患躁动症状的单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躁动单因素分析,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与躁动无关联,无显著性差别(P>0.05);体重过高、吸烟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呼吸急促、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与躁动有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所有病患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躁动影响因素分析,体重过高与躁动无关联,无显著性差别(P>0.05);吸烟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呼吸急促、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与躁动有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干预后各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过程中,吸烟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呼吸急促、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与麻醉复苏病患有关联,且临床使用预见性护理价值较高。

关键词全身麻醉;精细化护理干预;临床护理

引言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麻醉复苏室作为术后患者恢复意识和生理功能的关键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出现躁动现象不仅影响到其自身康复进程,还可能对医护人员构成安全威胁,甚至致使医疗资源方面的非必要浪费。因此深入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并探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运用价值,对于提升PACU管理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及改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03月于我院麻醉复苏室接诊的80例手术病患,行双盲实验法将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对参照组病患实施普通护理,对观察组病患实施预见性护理。各组病患常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选取符合《麻醉专业医务人员临床实践指南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1]中对手术全麻患者的描述标准。

排除标准:手术全麻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全麻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全麻合并没有自主意识患者。

(二)原因分析

2.2.1护理干预方式

参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进行:待术后全麻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之后,医护人员观察病患术后苏醒时间等情况;并第一时间对麻醉恢复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询问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心理状态。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待在麻醉复苏室内等待术后全麻患者苏醒,使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想患者苏醒后发生的各种突发性状况,并待患者苏醒后,第一时间进行安慰和询问。对于麻醉苏醒后出现焦虑、抑郁状况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第一时间上前进行心理辅导;对于麻醉苏醒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第一时间上前轻声询问并及时配合复苏室外主治医师的吩咐展开止痛治疗。

2.2.2躁动原因单因素分析

院方于病患苏醒后对医护人员收集到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躁动具体单因素包含:体重过高、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

2.2.3躁动原因多因素分析

医护人员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躁动有效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4护理总满意度

使用我科室提供的护理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各组患者分别进行调查填写,满意为61-100分,略微满意为0-60分。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表示,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躁动多因素数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结果

(一)躁动单因素分析

躁动单因素分析,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与躁动无关联,无显著性差别(P>0.05);体重过高、吸烟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呼吸急促、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与躁动有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示。

表1 躁动单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例数

x2

P

糖尿病史

存在

38

0.62

7.21

未存在

42

吸烟史

存在

60

6.42

0.01

未存在

20

手术时长

≥1h/d

62

4.25

0.02

<1h/d

18

高血压史

存在

36

0.29

8.26

未存在

44

呼吸急促

发生

65

9.20

0.01

未发生

15

体重过高

存在

70

6.66

0.01

未存在

10

手术出血量

≥1mL/d

51

8.42

0.01

<1mL/d

29

睡眠不足

存在

72

14.23

0.01

未存在

8

居住地PM值

<75m3/d

75

8.65

0.01

≥75m3/d

5

工作环境PM值

<75m3/d

65

6.37

0.01

≥75m3/d

15

(二)躁动多因素回归分析

所有病患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躁动影响因素分析,体重过高与躁动无关联,无显著性差别(P>0.05);吸烟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呼吸急促、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与躁动有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示。

表2 躁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β

Waldx2

P

OR

95CI

吸烟史

9.12

8.70

1.35

6.19

5.19~6.10

手术出血量

6.29

12.62

0.04

5.53

2.16~12.69

手术时长

13.60

7.23

4.62

7.61

0.09~17.33

体重过高

11.05

16.10

0.01

4.60

1.17~11.40

呼吸急促

9.86

13.47

0.01

2.90

9.83~14.60

睡眠不足

14.01

4.97

7.83

9.86

7.05~15.44

居住地PM值

9.20

23.65

0.01

5.69

2.65~12.69

工作环境PM值

8.13

19.65

0.01

7.46

1.71~11.03

(三)各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各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3示。

表3 两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略微满意(%)

总满意度(%)

参照组

40

1(2.50)

4(10.00)

5(12.50)

观察组

40

28(70.00)

9(22.50)

37(92.50)

x2

9.26

P

0.01

四、讨论

躁动通常表现为患者术后出现焦虑、不安、冲动行为或定向力障碍,是麻醉复苏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背后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理、心理、环境及个体差异等多个层面。从生理角度而言,麻醉药物残留效应、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疼痛刺激等均可能诱发患者躁动。其他因素方面,吸烟史、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呼吸急促、居住地PM值、工作环境PM值、睡眠不足亦不容忽视。此外复苏室内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患者个体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也可能成为躁动发生的潜在诱因[2]

预见性护理即基于对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及环境因素的全面评估,提前识别并干预可能引发躁动的风险点,旨在预防而非单纯应对。医护人员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躁动发生率,减轻其身心负担,还能优化PACU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进而促进整个医疗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例如:适时给予镇静药物、提供个性化安抚措施、优化复苏室环境设置、加强家属沟通与支持等,都是预见性护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

综上所述,深入探究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不仅是提升PACU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患者安全、医护人员保护及医疗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选择。未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护理理念方面的更新,预见性护理在麻醉复苏室的应用将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田晨,王一芸,鲁佳乐,等. 麻醉专业医务人员临床实践指南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 [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4, 40 (05): 514-519.

[2]张丽,李燕凤,何楚雁.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 [J]. 吉林医学, 2023, 44 (01): 234-236.

[3]王海静.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分析 [J]. 临床研究, 2022, 30 (11): 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