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舌尖上的“保胃”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1

中医养生之舌尖上的“保胃”战

姜海浪 

渠县中医院  635200

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对自然的认识及探索,逐步积累了相应的医药知识和生命养护经验,创造出许多简单易行的养生技术和方法。不少人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适当锻炼,陶冶情志等多种形式使人在形体功能、精神心理、适应社会、道德修养均处于完美和谐的状态,这和中医“养生”思想不谋而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脾胃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中医特色养生手段,逐渐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接下就从舌尖上的“保胃”战来一起养生吧。

胃为六腑之一,属空腔脏器,以通降下行为特性。饮食物从口入,通过食道入胃,胃受纳和腐熟水谷后,经小肠的分清泌浊,由脾吸收精微、津液,其糟粕再经大肠的传导,最终以形成粪便形式排出体外。其生理特点为“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故《素问·五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即每一腑都须适时排空,以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及使用相关药物后;常导致如上腹痛、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和食欲不振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进而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如《素问·逆调论》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

饮食是人赖以生存和维护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从外界获取营养以维持脏腑功能而保持生命活力。饮食调和则气血和而百病不生,饮食不节则脏腑伤而病生于内。故有《备急千金要方》之言:“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通常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种类繁多,而某一种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是非常有限,则要靠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需要。摄入营养过多或过少都有损身体健康,而中医有以食物治疗疾病的疗法,即饮食疗法。因此需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食物的特性,合理地选择食物,从而使肌体达到补精益气、平衡阴阳、维护健康、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邪气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因,邪气或从外感或由内生,损伤人体正气,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营卫失和,阴阳失衡,从而产生疾病。许多食物经由脾胃运化,归属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不仅能补充和维持正气,而且具有抵御邪气、预防疾病的功效。例如生姜具有温胃散寒、止呕及解鱼蟹毒之功效。萝卜具有理气、消食、消胀之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之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积、健脾之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气、养阴之功效。谷类和薯类性味多为甘平,具有健脾益气、和胃之功效,除了能充养机体,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等。糯米能补中益气、健脾止泻。香蕉、苹果、海棠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的蠕动,减少毒物吸收及防止便秘。此外香料调味品,如花椒、辣椒、胡椒、肉桂、八角茴香、肉豆蔻之类,味辛性温,善于行气消胀,温胃和中,或加入日常食物中,或用于卤制食物,皆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预防胃肠病的发生。而胃具有喜润恶燥特性,需特别注意养护胃阴,故应注意勿过食辛辣燥之制品化燥伤阴。故饮食养精须注意“食饮有节”、“谨和五味”。

食物的种类繁多,所含的营养成分也各不相同。只有做到食合五味及四时、饮食有节、进食有法、饮食必洁,使营养物质全面、合理、稳定、卫生地进入人体发挥滋养作用,保持体内营养均衡、脏腑功能稳定的健康状态;才能满足生命活动和健康长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