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2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代英昌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的财务管理工具,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估,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成战略目标。本文探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通过本文研究,旨在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战略规划对企业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财务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1.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预测、规划、执行、监控和分析,以协调和控制企业各项资源和资金运作的一种管理活动。它能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企业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意义

企业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于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控制成本,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的增长。

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3.1确立预算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升企业价值以及市场竞争力,利润最大化、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财务目标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健康,运营目标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供应链协调性,促进销售增长。预算制定与实施要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支持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为了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灵活性、参与性、透明性、可控性、连续性原则以及成本效益等原则。

3.2设计预算管理架构

组织架构设置方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通常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预算政策,审定预算目标、最终预算,解决预算中的重大问题。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信息准确、及时。各部门或事业部负责人参与预算的制定,确保预算符合实际经营需求,负责执行并达成预算目标。

流程与责任划分方面,预算制定包括预算的初步草拟、讨论、修改与最终审批,关键是确保信息准确、预算目标可实现。各部门需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定期组织财务报告、财务会议,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偏差,提出调整建议。对于因市场变化或其他因素需要调整的预算,建立灵活的调整机制,快速响应。

信息系统支持方面,利用ERP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预算数据实时更新、共享,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与准确性。应用数据分析以及预测工具,科学制定预算并动态调整。

3.3制定预算编制指南

预算编制要围绕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规划,从经营计划和重点工作出发,建立关键指标体系,指导和推动子公司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子公司在关键指标体系的指引和约束下,从各项经营活动出发,以具体业务预算为基础,科学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以零售业务为例,要以接待人数、转化率、客单价、人效、坪效等业务指标预算为前提,以发展能力指标(如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率)为核心,以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为约束,以营运能力(如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如成本费用利润率、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提升为导向,持续提升企业经营规模和发展质量。

预算编制要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结合不同预算管理工具方法的特征及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工具方法综合运用。零基预算是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零基预算不考虑历史期间的发生项目和数额,根据实际需要逐项、重新编制预算期内各项目的内容、开支标准及数额。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通过调整有关预算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法以历史水平为基础,不需在预算上作较大的调整。固定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固定的业务量(如采购量、销售量等)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弹性预算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业务量、成本费用和营收利润之间的联动关系,按照预算期内可能的一系列业务量(如采购量、运输量、销售量等)水平编制预算的方法。

预算编制需要先做好预算准备,收集相关历史数据、未来预测信息,明确预算编制的目标与要求。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指南,结合自身业务计划,起草初步预算。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确保预算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预算管理委员会或高层管理层审批汇总后的预算,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审批的预算方可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3.4实施预算培训与宣导

明确培训目标,使员工理解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性,了解自身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培训使相关员工掌握预算编制、执行、监控、调整的具体方法。确保员工在进行预算相关工作时能够遵循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流程。培训预算基础知识,介绍预算编制基本原则,讲解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场景,说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明确如何进行有效的预算监控。、培训可以采用内部培训方式,由企业内部的财务专家或管理人员面对面教学,便于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读。也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或参加专业机构的培训,获得更广泛的视角与方法;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育,此途径十分方便不同地点的员工参与。高层管理者应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展示对预算管理的支持与重视;通过分享成功、失败的预算管理案例,增强培训的实用性;通过内部通讯、工作会议等方式,持续宣传预算管理的理念与成果。

3.5建立预算管理系统

(1)系统选型

首先需要详细分析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需求,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报告等功能需求。之后研究现有的预算管理软件产品,比较预算管理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稳定性、扩展性、成本效益等因素。再考察潜在供应商的技术实力、服务支持、客户反馈以及案例经验,选择有良好市场声誉、具有强大技术支持的供应商。在最终决定前可选择部分模块或在小范围内开展试点测试,评估系统适用性以及用户体验。

(2)系统开发

与供应商合作,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进行系统定制化开发,确保系统能够与企业现有的ERP、财务等其他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鼓励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参与,提供反馈,确保系统实用性、易用性。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数据安全以及系统稳定性,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冗余设计,确保预算信息安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完成系统开发后提供详细的用户培训服务以及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快速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3)数据分析

确保预算管理系统能够与企业的财务系统、销售系统等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实现数据自动流动、更新。利用BI工具等现代数据分析技术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快速做出决策。通过建立预测模型、模拟分析,帮助企业的合理预测预算、评估预算风险,提高预算准确性、可靠性。设计直观的预算报告以及仪表盘,方便管理者掌握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各项关键指标,提高决策效率。

3.6执行

首先,各部门及团队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经营计划制定预算方案,明确各项预算的责任主体。其次,实施动态预算管理,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实际运营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保持预算灵活性以及实时性。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确保预算执行合规、高效。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ERP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的准确性与整体效率。

3.7评估

建立一套包括利润、成本、收入等财务指标和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效率等非财务指标的科学的预算评估体系,全面评价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定期开展预算评估,以便及时发现、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基于评估结果指导未来的预算编制,形成闭环管理。鼓励员工参与预算评估过程,采纳基层意见建议,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明确设定目标、合理设计架构、做好培训宣导、注意执行效果,重视评估,确保预算管理有效实施。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调整,适应新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梅.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搭建探讨 [J]. 财会学习, 2024, (07): 70-72.

[2]冯思美. 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层面的应用 [J]. 中国商界, 2024, (05): 48-50.

[3]李翼飞. 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力的几大措施 [J]. 中国商人, 2024, (05): 232-233.

[4]姜文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 (13): 41-44.

[5]杨顺.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理财, 2024, (05):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