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2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李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摘要:地质灾害,常常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已成为工程建设和区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识别出高风险区域,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提高社会对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以下对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工程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价。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不仅关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地质环境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从而在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1工程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

工程地质环境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影响下,地质体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行为。它主要包括地质结构、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状况、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等方面。地质结构是工程地质环境的基础,它决定了地层的稳定性。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地层的不均匀沉降或滑动,对工程安全构成威胁。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直接影响着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工程的稳定性。地下水是工程地质环境中的活跃因素,它不仅影响岩石和土壤的力学性质,还可能导致地下工程的涌水、渗漏等问题。地形地貌则决定了工程建设的难易程度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如陡峭的山坡易发生滑坡,低洼地带易受洪水侵袭。此外,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是工程地质环境中不可忽视的特征。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地质结构、地下水活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工程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地质环境系统。在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全面考虑这些特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工程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2.1野外调查法

野外调查法是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基础方法之一,它通过实地考察来收集地质环境的第一手资料。这种方法要求地质工程师深入现场,对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岩土体性质、地下水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野外调查通常包括地质填图、岩土取样、地下水位测量等步骤。地质填图是通过绘制地质图来展示地表和近地表的地质特征,包括岩层分布、断层位置、褶皱形态等。岩土取样则是为了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和力学参数,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至关重要。地下水位测量则有助于了解地下水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野外调查法能够直观地揭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2地质勘探法

地质勘探法是通过钻探、坑探、物探等技术手段,深入地下获取地质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揭示地表以下的地质结构和岩土体特性,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尤为重要。钻探是最常用的勘探手段,通过钻孔可以获取岩心样本,用于实验室分析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坑探则是在地表挖掘探坑或探槽,直接观察和取样地下岩土体。物探技术,如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等,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地质勘探法能够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有助于评估潜在的地质风险,如滑坡、塌陷、地震等。在实施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因素,合理规划勘探方案。

2.3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地质模型,运用数值分析技术,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来模拟地质体的应力应变状态、地下水流动、边坡稳定性等复杂地质过程。数值模拟能够处理非线性、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隧道工程中,数值模拟可以预测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指导支护设计。在水利工程中,数值模拟可以评估大坝的稳定性,预测水库蓄水后的地质环境变化。

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策略

3.1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定性分析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定性分析是一种基于专家知识和经验的评估方法,它通过对地质环境、历史灾害记录、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主观判断。这种方法适用于数据不足或难以量化的地区,能够快速识别出高风险区域,为初步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定性分析通常包括对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频率和可能影响的评估。专家团队会实地考察,收集地质、地形、水文等相关资料,结合历史灾害事例,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此外,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是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风险。

3.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是一种基于数据和模型的评估方法,它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这种方法依赖于详尽的数据收集和精确的模型构建,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为工程设计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定量分析通常包括灾害发生的概率评估和潜在损失的评估。概率评估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物理模型模拟等手段,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损失评估则考虑灾害对人员、财产、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建立损失函数或使用经济评估模型,计算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定量分析的优势在于其客观性和精确性,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量化的风险信息,帮助制定更为科学的风险控制策略。

3.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综合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综合方法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势,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评估,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风险评估结果。这种方法强调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多模型方法的应用,旨在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综合方法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模型构建、风险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步骤。在数据收集阶段,除了传统的地质、地形数据外,还会利用遥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在模型构建阶段,会采用多种模型,如统计模型、物理模型、经验模型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在风险分析阶段,会综合考虑灾害的概率、影响范围、潜在损失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在决策支持阶段,会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

结束语

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确保工程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地质环境的深入研究和风险评估,我们不仅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还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加精准、高效的地质环境评价和风险评估方法的出现,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王灵珏,赵睿成,范毅,等.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低碳世界,2024,14(04):112-114.

[2]李辰罡,王学治,赵腾云,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4,36(02):135-138+141.

[3]路晴晴,江勇.矿区地质环境评价及环境恢复治理策略分析[J].煤炭技术,2024,43(04):128-133.

[4]董永智,魏勇齐,霍瑜剑.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J].能源与环保,2021,43(06):35-39+49.

[5]张敏.鲁南地区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装备,2021,22(0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