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研究

柏玉勇,颜沧山,王楠楠

532621198802010339,533022199507012613,370282199210112327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意识形态风险日益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挑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风险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策略与路径,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意识形态风险;风险防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引言

  意识形态风险是指由于特定思想、观念或价值观的传播、扩散而引发的社会风险,可能对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造成严重影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意识形态风险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其成因与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化解策略。

  1.意识形态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1.1意识形态风险的内涵

  意识形态风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风险形态,核心在于某些特定思想体系、观念模式或价值导向的广泛传播与深入渗透过程中,可能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造成的潜在威胁。这种风险不仅源自国内不同思想流派间的碰撞与竞争,也可能源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下,外部势力通过意识形态工具进行的文化入侵与价值引导。其传播途径多样,尤以现代传媒技术和互联网为甚,这些平台因其即时性、广泛覆盖性和互动性特点,加速了意识形态信息的扩散速度,增强了影响深度,从而深刻地改变着公众的认知框架、价值判断及行为习惯。

  1.2意识形态风险的特征

  (1)复杂性:意识形态风险的复杂性体现在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现象。它不仅关联到政治体制的稳定性、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还深深植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心理动态变化之中。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叠加影响,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这要求我们在识别和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时,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和高度的战略预见性。

  (2)隐蔽性:意识形态风险的隐蔽性意味着其初期迹象往往难以捕捉,且其传播策略可能采取隐晦、间接的方式,如通过文化产品中的隐喻、象征手法,或是利用社交媒体上的情绪煽动与舆论操控。这种隐蔽性增加了风险识别与防控的难度,要求我们建立更加敏感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高效的分析解读能力。

  (3)渗透性:意识形态风险的渗透性体现在其能无声无息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教育体系、文艺作品、公共话语空间等渠道,逐渐改变个人及群体的思想意识结构。网络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和交互性更是为其提供了无孔不入的传播环境,使得防范工作必须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4)长期性:意识形态风险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不仅影响当前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发展方向,更可能塑造未来几代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因此,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持续的教育引导、文化培育和社会治理创新,以及对国际环境的敏锐观察与主动应变,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稳固与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

  2.意识形态风险的来源

  2.1国际因素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中,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信息、资本、人员流动速度空前加快,这无疑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西方国家凭借其在信息技术、文化产业及国际传播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通过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多元渠道,广泛传播其民主、自由、人权等核心价值观,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乃至冲突。加之西方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其意识形态输出往往与政治干预、经济援助等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加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力度,对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构成潜在挑战。

  2.2国内因素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随之发生深刻变革,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利益主体、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新情况。随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显现,以及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的突出,部分群众可能会对现有社会体制产生疑问或不满情绪,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为意识形态风险的孕育提供了土壤。此外,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宽,人们对政治参与、权利保障等议题的关注度上升,如何有效引导和管理这些社会诉求,防止负面情绪被不良意识形态所利用,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

  2.3网络因素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使得意识形态信息的传播超越了地理界限,呈现出即时性、匿名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一方面,网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了新渠道,有助于正面价值观的快速传播和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它也成为各类意识形态风险扩散的温床,特别是西方文化产品、思想观念通过网络平台的无障碍流通,可能在年轻网民中引起共鸣,影响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国家制度的信任度。此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为敌对势力散布谣言、煽动情绪、制造社会分裂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加了意识形态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因此,如何有效监管网络内容、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民众的网络素养,成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

  3.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策略与路径

  3.1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管理

  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管理,需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一套科学、高效、全面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清晰的规章制度,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自身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具体职责与任务,通过协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加强对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利用技术手段与法律规范双轮驱动,有效筛查并阻断有害信息的传播路径,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同时,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全天候监控和快速响应,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舆情态势。

  3.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升全民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石。特别要重视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理论上深入阐释,在实践中更要广泛推广,通过文学作品、影视艺术、公共宣传等多种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共识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

  3.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应对共同挑战、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应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学习国际上在意识形态管理和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案例,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我国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现代化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对话,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发展成就和文化魅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认识和认同。利用国际传播平台,如海外社交媒体、多语种新闻网站等,拓宽传播渠道,增强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3.4增强社会凝聚力与共识

  增强社会凝聚力与共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这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重点关注并妥善解决那些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需持续深化,确保政策贴近民生实际,有效缓解民众的焦虑和不满,从而减少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当群众看到自己的关切得到有效回应,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和信心自然会得到增强,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和社区组织充当着桥梁与纽带的关键角色。它们位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对于收集民意、传达政策、调解纠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其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更紧密地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民众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迅速响应社会关切,有效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同时,基层党组织还应积极引领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通过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减少社会矛盾,增强民众对国家制度的信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社区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结论

  意识形态风险是当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分析了意识形态风险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化解策略与路径。通过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意识形态风险的演变规律和防范化解机制,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爱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07):31-35.

[2]王炳权.着力提高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能力[J].前线,2021(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