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计中的技术融合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电气自动化设计中的技术融合应用分析

陈晓淑

揭阳明利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2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构成电气工程核心的关键要素,对推动电气工程技术进步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遭遇了瓶颈,从而影响了电气工程的前进步伐。因此,需要深入挖掘电气自动化潜力,通过集成创新的方式,强化其在电气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电气工程开辟出广阔的前景。因此文章重点就电气自动化设计中的技术融合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跃进步,电气自动化在电气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并随着技术革新的潮流,它与电气技术的交融日益深化,构建了电气工程发展的坚实基石。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实践,不仅精准响应了人们对电气工程效能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推动了工程服务质量的实质性提升。为了最大化这一融合的优势,需要从多维度深入探索和实施电气自动化融合策略,以此彰显其独特价值并优化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

1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定义

融合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汇集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传感技术及电机与电器技术的精华,形成一个综合体系。这些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实践中相辅相成,极大地推动了其信息化和智慧化的进程。此外,电气自动化集成技术能够依据电气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且能执行自动化流程,从而显著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

2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要点

2.1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作为一种创新的监督模式,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能够对电气工程实施远距离的监控操作。这种方式巧妙地规避了传统监控方法的局限性和缺陷,同时也实现了成本的有效压缩。此外,远程监控技术以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著称,能够监控电力工程中电缆的使用量、材料消耗状况以及安装费用,并进行详尽的数据记录,确保电气工程在经济性方面达到优良标准。

2.2集中化监控技术

在电气自动化集成方案中,集中监控扮演着关键角色,相较于分散的远程监控,它呈现出显著的优势。首先,它的维护简易,对环境适应性强,稳定性表现出色。其核心机制在于在一个统一的处理单元内,高效地整合并处理所有监控任务,实现全面而有序的管理。处理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集中监控的效能,因此优化处理器的运行效率,提升信息处理速度至关重要。这不仅能确保监控质量,还能减轻操作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实现高效的工作流程。

2.3现场总线监控技术

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整合技术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借助于现场的数字化仪表实施分布式控制,以执行电气工程的监察和管理任务。此外,该技术视检查和管理设备为网络节点,并通过总线结构将这些节点相互连接,从而实现现场总线控制。在电气工程领域,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广泛应用,能对运行模式进行分段控制,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深度设计。作为创新的监控手段,现场总线监控技术整合了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双向数据通信技术,与传统的集中监控技术显著不同,主要体现在现场设备需联网,实现数字化管控,确保监控设备与现有装置间的双向通信,有助于操作人员全面掌握电气工程的运行状况。

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设计技术的融合

3.1将电气自动化与变电站的综合系统相融合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综合变电站体系,相当于赋予变电站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监管平台,它整合了继电保护设备、电力计量装置、信号处理系统以及电气自动化组件等,实现了这些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协同。同时,这一革新旨在升级并优化传统技术,使其能与时俱进,提升用户体验。此外,综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借助尖端科技设备和新型电子材料,实现了对变电站线路、设施、通信以及技术运作的全方位监控,显著增强了电力测量、控制通信和即时反馈的能力。这一转变不仅推动了变电站向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转型,而且显著提升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主要探讨的是电力运营管控的核心技术平台,涵盖了调度中心的精密设备和高度集成的信息架构。其核心职责在于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电网的高效调度,深度剖析电网的稳定性,实时收集并管理生产活动的海量数据,以及实现对发电过程的精确自动化控制。其任务还包括前瞻性地规划电力需求,并有效应对突发的供电难题,这些情况往往瞬息万变且极具挑战性。该系统致力于不断监控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状态,精准识别故障源头,并据此设计出科学、精准应急响应策略。

3.3电气自动化在诊断设备故障上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得益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它具备了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监控能力,确保设备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一旦自动化技术检测到潜在的风险超越预设阈值,它会向管理者发出警示,便于对电力设施进行精准操控。部分高级自动化设备甚至能在故障发生时自行应对。这种技术在电网故障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能迅速且精确地识别故障,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随着多元化的电气设备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在电网监控和评估时,通常依据设备的正常参数和状态进行,使得监控更为科学。此外,自动化设备还配备了智能故障数据记录功能,为后续的人工操作提供了数据基础。一旦监测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并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极大地辅助了设备故障的诊断。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即时监控和分析设备故障,还能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预测潜在问题,实现预防性维护。

3.4机组保护装置的科学设计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中,机组保护装置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作特性,该装置被精心研发,旨在确保发电机组变压器组的平稳运行。它提供了全面的测控保护措施,涵盖各个层面。此外,机组保护装置融入了联网通信功能,强化了保护和监测功能,以构建出最优的性能体系。设计上,该装置结构紧凑,功能强大,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引入机组保护装置技术,电气自动化设计得以优化,针对电厂的设备配置,建立了独立的保护系统。对于主要和辅助设备,都制定了自动和手动双重保护策略,以提升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水平。

3.5监控系统间隔层的科学设计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架构中,监控系统的间隔层设计遵循严格的规范,旨在确保发电厂的顺畅运作。这一设计过程着重于整合设备配置,以适应实际工程环境,特别体现在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的选择和智能仪表的集成上。同时,智能数据采集单元的设置不仅提升了监控系统的效能,也为间隔层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了最大化10kV综合测控保护装置的效益,其应用策略需聚焦于发掘其潜在优势,比如它能实时同步检测系统软硬件状态,迅速识别异常并启用保护机制,确保信息即时传递,从而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对于间隔层的硬件配置,应特别关注交流输入回路的优化设计,使之与监控系统的需求无缝对接。

总之,在电力工程的大背景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实践被视为驱动电力体系革新的重要驱动力。深入研究电气与自动化设计的整合策略具有战略性意义。首要任务是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理念,通过在电网调控、变电站等关键环节探索两者无缝对接的方法,以适应市场对高效电力的需求。应当聚焦于优化现有体系,弥补技术短板,以此引领电子工业的革新潮流,为用户提供更为高效、卓越的电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铭哲.电气自动化设计中的技术融合应用方案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5):133-135.

[2]郦悦月.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J].模具制造,2024,24(03):191-193.

[3]张奇,于亦彬,于启彬.电气自动化设计中的技术融合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0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