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地域文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学科地域文化探究

秦淑国

清河林区高级中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913 

  内容摘要:当前高中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旨在探索利用地域文化服务于学科的教育教学,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和文化,尝试从其他视角审视教育。

  关键词:地域文化  学科  学生发展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时代特征

我们当前处于21世纪初,从国际上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局部冲突从来没有中断过,世界正继续朝着多极化趋势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动荡的特点,发展趋势并不明朗;世界文化由于存在众多国家众多民族,呈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较量归根结底仍然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从国内来看,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地完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改革之路,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GDP总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文化上,我国已经普及并在不断完善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从“211”“985”迈向了“双一流”,中国正为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不懈努力。

(二)新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远的先不做探讨,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当前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科都有核心素养,囊括了学生应该达到标准和要求。

(三)地域文化

同龄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年龄相同,但不同地区的学生所处的环境大相径庭。笔者介绍一下本地的地域概况,清河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北岸,原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清河林业局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地也涌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四)笔者经历

本人从2008年大学毕业以来,在教育领域工作了二十来年,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一路走来,我深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历史学科作为高中的一门学科,一方面,其是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讲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揭示了人类社会演化规律的学科;另一方面,历史学科作为“3+1+2”中的“1”,扮演着文科奠基学科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高中历史学科需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住学生形成对本国家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文化自信、选择自信、道路自信、情感自信,进而形成深厚的家国情怀。如果要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仅仅讲授历史本身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开拓视野,从多个角度探究历史教育的社会功效。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挖掘本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问题的解决

(一)学情考量

本校学生的生源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从学习成绩来看,为没有考上县一中的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习惯也不太好;从行为习惯来看,学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部分学生存在说脏话、打架、抽烟、早恋的情况;从家庭情况来看,留守学生居多,部分学生家长离异。面对存在如此之多情况的这些学生,如何进行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怎么进行引导?会有效果吗?一大堆的困惑和疑问扑面而来,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烫手的山芋”。

(二)东北抗联文化

1931年,日本厚颜无耻地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不幸成为受到法西斯最早侵略的国家。事变爆发后,中国正值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介石寄希望通过国联介入阻止日本侵略,并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发布了不抵抗政策。后来的历史证明国联就是个摆设,根本无力阻止侵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是助长了侵略的嚣张气焰。正是由于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判断失误和低水平的决策,致使东北三省不到半年就全部沦陷,东北三省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好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东北的爱国志士在中共的领导下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其中涌现了很多抗联英雄,耳熟能详有赵尚志、赵一曼、杨靖宇、李兆麟等。那么,清河地区有没有抗联英雄和抗联事迹那?答案是肯定的,清河地区涌现了一位抗联英雄——李福林,其墓地在清河二站村北山,在清河林业局月牙湖畔为其树立了雕像。每年的清明节,我校全体师生都会在李福林烈士雕像前集会,集会主要开展三项活动,第一,学习李福林烈士的革命事迹,为其默哀并进献花圈;第二,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第三,举行入团仪式,全体团员宣读入团誓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东北抗联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到了当年英雄前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知晓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时刻起到的巨大作用。

(三)林区文化

黑龙江省在全国来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建国后分为多个系统:煤炭系统、铁路系统、农垦系统、森工系统、石油系统等。形成这些系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黑龙江省地域辽阔、百姓勤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笔者所处的地区为清河林业局,这里曾经蕴含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林区文化。很多人也许是第一次听说林区文化,什么是林区文化?林区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林区文化的外延是什么?林区文化,是指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林业生产为依托,包括木材的勘测、评估、采伐、运输、加工等一系列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特质和风貌。林区文化体现了一种不畏严寒艰苦奋斗的精神,清河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冬季寒冷而漫长,尤其是在原始森林作业区,树大林密,降雪量极大且温度极低。就是在这种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极端条件下,林业工人顶风雪战严寒,工作在森林采伐的第一线。林区文化体现了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森林采伐作业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业,在木材的采伐过程中,树倒的方向充满不确定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树木采伐后需要用运材车将其运送到山下,由于受到条件和山势的限制,大多数道路为非铺装路面,更麻烦的是,这些非铺装路面还会出现反水结冰的现象,车翻木仰的事故时有发生。林区文化体现了一种敢于奉献的精神,在环境如此恶劣且危险重重的条件下依然辛勤地工作,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奉献祖国的忘我之情,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四)生态文化

林区在森林采伐时期曾经热闹辉煌,和石油系统、农垦系统、煤炭系统等一样,一度成为黑龙江几大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响应国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号召,林区在本世纪初从逐年减少木材采伐量到如今的封山育林,林区走了一条“壮士断腕”式的转型之路。木材的采伐本是林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林区的大部分百姓都以木材采伐为生,封山育林后,林区百姓如何生计?林区经济如何运转?林区的未来在哪里?是坐以待毙还是另寻生机?无数的问号出现在林区面前,不能无视业也无法回避。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他的这句话给了林区很多启示。既然木材的采伐已经停止,那么是否可以发展其他产业那?答案是肯定的,智慧的林区人民依托地域特点,在森林小溪小河附近养殖林蛙,在相对平坦的土地上种植蓝莓和万寿菊,在森林坡地种植人参,在山上原有居民点附近开展木耳养殖等。林区山清水秀,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为此林区积极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和相关基础设施,并大力宣传林区旅游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林区生态文化。目前,林区拥有林区记忆展览馆,悬羊岭和妈妈顶两大原始森林公园,开展一年一度的“杜鹃花”徒步节等活动。

文化并不都是高山流水,文化并不都是晦涩难懂,文化并不都是遥不可及;文化可以是下里巴人,文化可以是通俗易懂,文化可以是触手可及。笔者尝试从学生所生所长的地方,挖掘身边的文化符号和特质,进而在其人生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些许的印记,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