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2
/ 2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科普!

许谢年 李成发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预防保健科 广西 南宁 530000

伴随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临床发病率逐年递增。那么该如何引导人们形成健康意识,并做好自我保健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所在。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要想对此疾病征服,就必须合理采用适用病情的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生物作用受损,亦或是在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致的代谢性疾病,疾病特征就是血糖水平偏高。在中医领域,糖尿病被列入“消渴病”范畴。若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很容易使人体组织,尤其是心脏、血管、肾脏、眼睛与神经等,慢性损害与功能障碍明显。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与其他特殊性糖尿病,而临床中最常见的就是2型糖尿病,占比高达90-95%。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而非典型的表现则包括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四肢麻木刺痛、伤口愈合难度大。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心脑血管

脑梗死、冠心病与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均为糖尿病的致命性并发症,同样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危害肾脏

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经常伴发的微血管并发症,且发病率不断增加,超过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病率,也正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危害周围血管与神经

糖尿病会引发下肢动脉病变而出现下肢缺血、感染与缺氧等,有下肢溃烂与疼痛的表现,最终使肢端坏死。而神经病变则是感觉减退、四肢麻木疼痛等。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是诱发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

危害眼球

糖尿病患者不仅会出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会使其眼球受到危害,轻者会影响视力水平,而病情严重者还会失明。

易感染

糖尿病引发的感染主要体现在皮肤感染方面,若严重还会发展成败血症,泌尿道感染、足癣与霉菌性阴道炎等也十分常见。且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有肺结核的几率高于常人的5倍。

危害物质代谢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相对缺乏,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且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速度会加快,大量产生酮体。因肺和肾无法对酮体及时调节,增加了血酮的浓度,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必须及时救治。

糖尿病如何治疗调理?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治疗并不单一,一般要采取“五驾五马”综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教育

患者应积极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对有关疾病的知识、危险因素积极学习,以不断增强自身保健意识,对并发症护理知识形成一定了解,不断增强疾病治疗信心,正确认知并对待疾病,避免出现恐惧感。此外,对糖尿病控制方法要重点学习,并且调整好心态,避免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患者应当与医生积极配合,进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血糖自我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当根据血糖水平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实施强化治疗的过程中,每天需要监测餐前血糖。如果血糖水平不稳定,则需要三餐前后、晚睡前、凌晨3点进行监测。在强化治疗过程中,要保证空腹血糖低于7.2mmol/L,且餐后2h的血糖要低于10mmol/L,血红蛋白水平要低于7%。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儿而言,血糖的自我监测频率则可以适当减少。

饮食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饮食控制是基础,需强调饮食管理的重要性。糖尿病的食疗口诀要记住:吃软不吃硬、吃干不吃稀;吃绿不吃红、三餐定时定量、化整为零,

所谓的吃硬不吃软,具体指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应摄入硬一点食物,主食要吃“干”,包括饼、米饭和馒头等,尽量不吃面条、粥或者是泡饭等等。软食越稀越软,在长时间烹饪的情况下,食物软且更容易消化,但血糖上升的速度越快。对于吃绿不吃红,则是蔬菜尽量选择绿颜色的,主要是红色食物含糖量相对较高,所以尽量不吃。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一日三餐要规律,且每餐的进食要平稳,以保证更好地匹配降糖药物,以免出现血糖水平忽高忽低的情况。化整为零指的则是零食,如果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理想,则可以吃些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果应以低糖型为主,但尽量选择两餐间、饥饿或是体力活动以后,不应选择在餐前或是饭后立即吃水果,但总量要控制。如果是一个苹果,应当分成2-4次吃完,不应一次性摄入过多,以免出现饭后血糖过高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吃的食物有:蜜饯、蛋糕、糖类、饮料、冰淇淋、黄油、水果罐头、果酱、肥肉等,而且要禁烟禁酒,盐的摄入量也要适当控制。而可以吃的食物则包括苹果、山药、猪脊肉、洋葱、南瓜、大豆制品、食用植物油、蘑菇、苦瓜等等。

运动治疗

运动能够使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利用效果增强,胰岛素的消耗量会减少,确保脂肪代谢与心肺功能的增强,同样能够使其免疫力提升。糖尿病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其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明显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运动强度与时间均需参考自身的健康情况确定,以选择与患者病情相吻合的运动量以及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常见的运动主要有散步、打太极拳、健美操、游泳、快步走、跑步、跳舞等。对于运动时间,一般选择早晚餐后的30-60分钟之间。主要原因是此阶段人体血糖处于上升状态,此时运动能够使血糖和血脂下降,对胰腺功能重点保护。要注意的是,不应空腹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或是增加食量,对血糖控制十分不利。

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一般可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后者主要是胰岛素制剂,包括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与动物胰岛素。根据药物作用的时间,还包括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种胰岛素,目前已经制成混合制剂。

糖尿病是可控疾病,且并发症同样可防可治,为使患者少花钱且治好病,更好地减轻经济负担,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使患者在个体化治疗过程中,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