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锋

身份证号码 :130634198707011910

摘要:信息化是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各项安全指标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还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效的生产目标。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全面实施该计划,完善试运行机制和生产标准。

关键词:企业安全;信息化;问题;措施

    一、引言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必然方式,也是企业的法定义务。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方法的质量和效率,危及企业的生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包括几个要素。除了客观原因造成的损害外,人为因素将继续是安全因素的主要主导者。这些因素不仅破坏了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率,而且继续对企业的管理实践构成严重障碍。为了改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风险,对安全流程相关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传递,包括开展企业安全信息化建设。根据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在合理保证企业生产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将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利润将最大化。

二、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不足

许多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方面仍然选择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缺乏信息技术应用,基于经验安全生产实践往往存在重大偏差,尤其是对安全风险和事故缺乏即时化学反应,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管理能力的长期下降。这将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一些企业中,安全人员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对如何确保安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安全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完整的统计分析感到非常困惑。此外,企业信息化发展没有真正的总体规划,信息安全技术仍然停留在表面,并对政府的监督作出回应,但尚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企业的安全工作基础薄弱,根本没有安全信息技术标准,只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检查。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亟待完善

尽管政府制定了统一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并对不同要素进行了具体规范。但在实践中,企业仍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仍需完善。特别是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缺乏详细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效率。要加强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此外,制度规定并不严格。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制定严格有序的规章制度,必须考虑到企业各级的方方面面。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监督。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文本组织能力。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认为,条例的制定只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的简单文本,导致文件编制不科学,结构不清晰,制度设计不完整。

 三、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将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改进,并完善企业智能管理系统,它可以帮助整个生产链实现合理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管理系统与安全生产和所有企业的权益息息相关。只有将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技术工作中,才能更准确地看到企业传统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线中存在的隐患风险,相关负责人才能及时解决。利润最大化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和企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通过有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传统生产管理系统无法解决的数据,使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更加智能高效。为了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中合理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必要了解相关人员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应定期对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以确保系统软件的顺利运行和企业生产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要建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必须以云平台为主要载体,建立能够考虑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标准化管理结构,提高发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及时性。一是构建基础数据模块。为了构建基础数据模块,形成数据标接口标准,整个数据系统具有统计、分析和用户筛选等功能,可以实现对数据请求的快速访问,并基于数据库模块构建移动应用终端和计算机应用终端。为了满足所有岗位人员的使用需求,方便随时访问和浏览。二是建立执法监控模块。执法监控模块应具有远程执法功能,可以消除过去在数据验证过程中隐藏的安全生产数据的不良行为,并可以利用在线平台自动下载数据,且数据特性不可更改,降低安全风险。与人为因素相关,通过对执法职能的远程监控,可以消除风险源,提高数据准确性,实现全面的风险监控。三是建立危险监测模块。危险源监测模块的建设主要基于环境、人、物风险监测、关键点数据实施、日常监测、数据比对、重要特征显示、短信预警等功能,及时识别危险源的状态特征,开展预警工作。四是建立应急小组。紧急救援工作是与时间赛跑。在应急救援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一键通信功能,以确保救援队和消防队的数据和信息快速传输,减少任务协调,导致救援时间延迟。五是构建决策支持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现有数据之间的联系,研究数据之间的模式,为安全管理提供基础。这包括安全生产培训、应急救援培训和执法培训。六是安全教育模块建设。安全培训单位应以风险源监测单位为基础,通过风险源监测数据,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管理安全风险的能力,使员工能够快速掌握安全技能。

  (三)作业安全目视化

  整个工作流程都存在动态安全威胁,任何阶段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事件。因此,操作安全是现场操作安全管理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操作安全的可视化管理是操作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安全工作方面,企业主要通过标语、工作保障提示标志等方式,向操作人员告知具体的工作保障要求和预防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发挥预警作用。实施管制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事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工作保障信息可视化方面,企业建立了工作许可证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或跟踪操作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分析工作安全风险,监控安全措施,办理工作许可证、工作安全状态、工作进度、监督检查等,实施动态工作控制。同时,在工作完成后,对工作文件进行聚合和可视化控制。

  (四)注重现场监控和检查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要确保信息技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注重人员监督和现场检查,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这项工作,这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建设水平。为确保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全面检查施工各方面情况,并召开现场管理会议。通过会议可以积极讨论检查的实际情况并提供相关意见,要求员工参与,这反过来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此外,企业应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系,重视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纳入其中,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水平。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安全工作一直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生产经营特点,结合企业实际,加强信息技术与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融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可以实时控制关键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田建华,刘杰,孟蕊,余礼根,杜伟,李奇峰,黄昕,李建军,丁露雨,蒋瑞祥. 我国饲料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饲料,2021(21):130-133.

  [2](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 5G室内覆盖分析及链路预算[J]. 通信与信息技术,2022(01):39-42.

  [3]张炜.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2(02):123-125+161.

  [4]刘小辉,冯琪,王新华,洪燕,高菁. 江西省医疗器械监督抽检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2(0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