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职业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8
/ 2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职业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马筱鲁

天津仁爱学院

单位邮编:301636

摘要:职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突出职业特色的一门融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性专业课程。面对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学生动机不足的问题,在自我决定理论框架下对职业心理学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探索,提出增强学生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职业心理学;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

1.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

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个体在追求内在满足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自主地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决定理论关注人的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等心理需求,认为这些需求的满足对于个体的动机、情感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在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下,个体的自主性是指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来自主选择行为,而不是被外部因素所驱使。胜任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胜任某项任务或角色的信心和满足感,它来自个体的成功经验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归属感则是指个体感受到自己属于某个社会群体或组织,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将自我决定理论应用于职业心理学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从增强学生的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入手,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发展特点的教学策略。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胜任感。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合作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和集体的一部分,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通过改革职业心理学课程设计,结合自我决定理论的指导,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从而培养出更加具有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学改革设计

2.1翻转课堂融合发现式教学

翻转课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将传统上教师课堂讲授信息、学生课下做作业的模式翻转过来,将学习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转移给学生。学生通过课下观看课程视频自学,解放出的课堂时间留给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和探索性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研究表明,翻转课堂作为激发学生动机,提升学习体验的有效教学模式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肯定,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而发现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将发现式教学融入翻转课堂,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我决定理论倡导的自主感提升不谋而合。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增加选择和自我指导的机会可以增强内在动机,因为它们能产生更大的自主感。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录作视频,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随后,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体验自行发现知识的快乐。例如,学生在观看介绍职业生涯理论的视频讲解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计划?”,倡导学生采用阅读课外读物、上网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拍摄视频或模拟访谈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索。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满足自主学习的平台,而发现式教学为学生带来更多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关注学生的深入探索与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获得的主动性和好奇心,帮助学生积极建立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实现外部动机的内化,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2.2提供及时信息反馈

信息性反馈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内在因果知觉与胜任感,同时给予其信任和激励,进而提升个体的内在动机水平。而与之相对的控制性反馈,则表现为对个体施加压力的支配性言语和行为,这会提高个体的外在因果知觉水平,但相应地会削弱其胜任感和内在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望和关注。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充分的鼓励,例如通过表达“我看到了你付出的努力”等话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应理解并接纳他们可能表达的消极情感,并提供有效的解释性信息反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使用具有控制性的“惩罚”言语,而是协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调整学习方法,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胜任感。

2.3营造小组合作氛围

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与相互支持对于增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组内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大学生就业难是自身问题还是社会问题”这一议题组织小组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能够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够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锻炼其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实现多方面素质的提升。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采用“带问题进课堂”的形式。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各小组可以在课下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各小组之间相互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组间点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还能够有效促进人际归属感的形成,加强师生互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4分解目标任务

在职业心理学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自我决定理论的理念,通过分解目标任务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胜任感和自主感。目标任务分解是指将一个大的学习任务或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或子任务,让学生分阶段、有步骤地完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整体的学习进程,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在实施目标任务分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能力,确保每个小目标或子任务都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学生在完成每个小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胜任感。同时,目标任务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进度和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目标任务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完成小目标或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结语:

自我决定理论为职业心理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通过关注学生的自主感、胜任感和人际归属感,我们可以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自我决定理论的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未来,随着职业心理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者关注和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崔永晶,张鲁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10+8”教学模式探究——以兰州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8):12-14.

[2]张嫣.基于“教练技术方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229-230.

[3]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5):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