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立医院与本土医院建筑的差异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8
/ 2

国际私立医院与本土医院建筑的差异化设计

——以上海百汇医院为例

Differentiated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private hospital buildings from local hospitals

——Take Shanghai Parkway Hospital as an example

作者王馥

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邮编上海市  200011

Differentiated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private hospital buildings from local hospitals

——Take Shanghai Parkway Hospital as an example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密集出台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海外医疗机构开始涌入中国跑马圈地,他们一般重点关注国内的高端医疗市场。而医学园区的建设让社会办医、境外投资主体与政府投资相结合,通过资源的有效聚集和共享,让外资医疗机构顺利融入中国市场。本文以上海百汇医院的设计为例,探索了国际私立医院与本土医院建筑的差异化设计要点。

上海百汇医院总体鸟瞰

A bird's-eye view of Shanghai Parkway Hospital

上海百汇医院是百汇集团投资的私立综合医院,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是园区内唯一的境外投资综合性高端医院。项目用地面积357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4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89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5475平方米,地上12层,地下2层,床位数450床。项目旨在打造成一个国际级护理中心,成为虹桥医学园区的一大亮点,以及上海高端康复及医疗的一个地标。

上海百汇医院采用流动和韵律感的建筑造型,增强医院外观的辨识度,同时还创造性地采用非传统医院氛围的室内空间,致力于为病人及访客营造高端、安全且有效的治愈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由位于场地南侧的医技裙房楼和场地北侧的住院塔楼组成,主入口位于场地南侧。一~四层裙房是门诊医技区,其中门诊位于二层,手术室位于三层;五至十二层为塔楼,其中五至十一层为住院部,十二层为行政办公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布置后勤区、停车区和人防区。项目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美国HKS公司联合设计,华东院承担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咨询和施工图设计。

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差异性

要探索国际私立医院与本土公立医院的差异化设计,首先需要厘清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差异性。与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基础设施条件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对病人的服务方面,包括就诊模式、服务程度、人流组织和感染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就诊模式不同。公立医院通常实行随到随诊制度,需要病人从挂号、就诊、检查、回诊、收费到取药等环节都进行排队等候。尽管如今存在线上操作和自助服务,但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传统方式就医,导致公立医院的公共空间通常较大,候诊区面积需充足。与此不同,私立医院采用预约制度,等候时间较短,因此可以适当缩减大厅、挂号和收费等空间。

服务程度不同。私立医院通过进行差异化经营来与公立医院竞争市场,例如制定高端定位和提供特殊服务。因此,私立医院更加关注服务流程,通常流程包括:病人进入→护士全程引导就诊服务→全科医生一对一分诊咨询→分诊护士引导就诊至专科诊室→医技检查→住院或取药等,以仔细周到的人文关怀和亲切的服务流程吸引患者。

人流组织不同。私立医院更加注重隐私保护。例如私立医院将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做医技检查和候诊流线分离。

感染控制更安全。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在污物流线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私立医院的ICU通常为单间,手术室采用净化核心概念,即通过净化器械沿中间通道运输到各手术间,病人、医生、污物在一个通道内活动。相比之下,公立医院的手术室通常设有专用污物通道,区分物品和人流的通道。因此,私立医院在感染控制及安全方面具备更高标准。

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差异性

在针对上述差异,上海百汇医院项目采用了以下策略:

策略一,酒店式布局。将建筑空间规划巧妙地融入了酒店前后区的理念,医院的公众区域与内部区域被精心地划分并完全隔离,以确保环境的秩序与安宁。主入口和公共空间等位于医院南侧,以便顺畅地迎接公众的车流与人流,使就医体验更加便捷流畅。而医院的北侧则设置为内部区域的专属领地,这里包括员工入口、服务区域、急诊室以及医技支援部门,其布局既确保了医疗流程的顺畅,又保障了医疗环境的私密性,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为专注与高效的工作环境。此布局不仅为患者和访客营造了一个冷静、放松的就医环境,提升了他们的就医体验,同时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良好的隐私保护和工作条件,进一步彰显了医院对服务质量与人文关怀的重视。这种区分出入口的设计更是体现了高端酒店式的到客体验,让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都能感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尊重。

策略二,亲切的空间尺度。考虑到私立医院病人预约制度较为常见,现场等候时间较短,因此设计将公共空间尺度贴近小规模人群,以提升医院的亲切感,适配高端医院的诊疗模式。例如,主入口南侧设置的线性公共大堂是医院的前厅,二层为门诊候诊厅。通过落地窗带来充足的自然光,让入口大堂和候诊厅均能获得良好的采光和室外景致。室内设计延续了外立面的流动性和韵律感,访客在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厅中感受到舒适放松,增强了对治疗与康复的信心。再比如,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师通过材料、色彩和造型的巧妙运用,营造了不同微观空间节点,塑造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设计师以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曲线作为设计灵感,通过独特的线条勾勒出细节之美。色彩采用大地暖色系,传递温馨和舒适的感觉,借此打破医院冰冷和刻板的印象。

策略三,人性化的医疗流程。设计着重关注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对身心关怀和个人隐私等更高级需求,医疗流程设计侧重微观化和服务私人化,门诊流程设计着重个性化诊疗流程。例如将内科和相关功能检查设置在同一区域,以缩短病患的行动路线。医技流程设计特别考虑住院病人隐私,如在放射科设有两个候诊区,为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实现完全隔离。

策略四,园区化的后勤流线设计。作为新虹桥医学园区的一部分,项目结合园区规划,整合了公共交通、绿地空间、基础设施和人行道路等。机电功能空间布置于地下东北角以降低长期运营成本,确保能源传输距离最短。园区地下系统满足洁净物流需求,如地下二层为洁净物流楼层,卸货区设于场地西北角,物流后勤部门紧邻,而地下一层为医疗废弃物集散楼层,通过分层设置实现洁净分离,同时确保最短运输距离。此外,还设计有空中走廊连接本项目与中央医疗支援中心。

让国际先进医院设计理念在国内落地

设计为我们和境外公司共同完成,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也积累了相当的合作经验。

首先中外医疗工艺流程差异性。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认真解读中外医院医疗工艺,提供中外主要差异的对比分析表,帮助境外设计团队了解中国医院的医疗工艺设计,让国际设计理念符合中国特色。

其次,国际先进医院设计理念的落地性。在施工图阶段,加入了规范标准的考量后,往往会很难维持原先设计的理念。例如,原设计采用了流动性的公共空间设计,旨在体现一种积极的、充满信心的治疗方式和体验。而加入防火规范后,空间需要按照防火分区划分,很难体现原设计精髓。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最终避免了防火分区对原有设计的空间连续性破坏,保证了开敞明亮的空间感受。尊重原创,以品质为导向,用技术解决问题,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设计完成度。

结语

通过了解中外医疗机构在工艺上的差异,为设计师在国际私立医院建筑设计上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思路。深入分析这些差异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助于打造功能更完善、服务更优质、充满创新的医院建筑模式,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然而,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国际先进医院设计理念融入本土医院建筑设计仍然具有一定挑战。因此我们经历了反复的磨合和尝试过程,并最终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策略确保了原设计理念的实现。如何赋予国外设计理念以中国特色,这需要设计师不断研究和创新,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医院建筑设计创新模式。本项目为未来本土医院建筑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