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谢玉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川崎病患儿实施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均于2023.01-2023.12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前者接受单一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后者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症状消失用时,观察组各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实施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联合;小儿川崎病

小儿川崎病又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一经发病,可威胁患儿的心血管、神经、消化、骨骼等多个系统,从而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据调查数据显示,该病症以5岁以下小儿多见,属于幼儿期的一种急性病症,可表现为皮肤出疹、发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等,为了及时抑制病情的发展,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通常首选药物治疗方式。阿司匹林为常见药物,其可以降低机体炎症反应[1],缓解临床症状,但有研究表明,单一用药的效果不理想,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具备抗感染、调节免疫力、抗炎等作用,符合该病症的治疗原则,遂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为例,旨在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50例,研究时段:2023.01-2023.12,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患儿男12例,女13例,年龄范围:1岁-6岁,平均(3.86±0.52)岁;患病时间:1d-10d,平均(4.86±1.01)d。

观察组:患儿男13例,女12例,年龄范围:1岁-7岁,平均(3.97±0.35)岁;患病时间:1d-9d,平均(4.67±1.10)d。

以上内容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分组治疗的同时,共同接受我院常规医疗处理。包括:服用退热药物、利尿药物、改善水电解质等,并按需吸氧,积极做抗感染处理,且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合理控制饮水量,观察尿量[2]

对照组:单一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取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日剂量为:初始30-50mg·kg-1·d-1,待患者体表温度降至正常范围后,将剂量调整至3-5mg·kg-1·d-1,连续治疗6-8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取人免疫球蛋白(pH4)静脉注射,剂量:每日1次,每次1g/kg,连续治疗2d。

1.3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患儿用药5d内症状消失,即为显效;患儿用药5-8d,相关症状消失,即为好转;患儿用药12d仍有症状存在,即为无效。

症状消失用时:包括皮疹、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以及退热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处理,涉及卡方检验与t检验,对比数据中p<0.05,则说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详见表一所示,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  治疗有效率 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25

14

10

1

24(96.00)

对照组

25

10

9

6

19(76.00)

X2

4.153

p

0.042

2.2 症状消失用时

    如下表二所示,症状消失用时,观察组各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二  症状消失用时  (±s)

组别

n

皮疹消退时间(d)

黏膜充血消退时间(d)

手足肿胀消退时间(d)

退热时间(d)

观察组

25

3.58±1.36

2.70±0.77

3.40±1.27

1.95±0.32

对照组

25

6.93±2.02

4.23±1.74

5.78±2.02

3.79±1.03

t

6.878

4.020

4.987

8.530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可威胁诸多器官组织,威胁生命安全,遂科学的防治措施对抑制病情的发展有显著意义[3]

本文研究从治疗方案入手开展如上研究内容,经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的联合用药方案的干预价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单一用药方案,分析原因:川崎病属于全身血管发生特异性炎性反应而诱发的病症,遂抑制血管炎性反应是治疗该病症的关键。阿司匹林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见药物,具备较高的抗炎作用,其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以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预防内皮血栓形成并且该药物可以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递质释放,从而起到显著的抗炎、镇痛效果[4

],但是单一用药后,治疗周期有限,且小儿的耐药性差,长期单一用药,难以保证远期效果,则会产生不良的用药反应,而丙种球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分子,可减少小血管炎发生,提升吞噬细胞作用,抑制III型变态反应,并且该药物可以降低B淋巴细胞活动,最大程度预防抗体产生,从而避免疾病对其他脏器组织的损害,如与阿司匹林药物联用,可以短期内提升药效,以协同作用,缩短用药周期,快速改善患儿的病情,避免长期用药,从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快速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温雅铮,朱小晴,杨二杰.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06):88-91.

[2]舒林.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5):136-138.

[3]马晓鹏,郝婷婷,惠鑫等.阿司匹林不同减量方案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性因子、心功能标志物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4):40-43.

[4]巫小兰.阿司匹林与大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