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分析

陈艳斯

130821199406031217

摘要: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深入,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园林植物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尤其现阶段,我国正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园林植物不仅能够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目标。而想要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要从设计环节入手,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选择、科学搭配、有效管理,在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的同时,尽可能切断病虫害传播源和感染源。所以,本文将对城市风景园林工程中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展开研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创新设计思路和具体保护策略,旨在为促进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

引言

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本身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周期性特点,其施工任务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这也意味着,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效果。所以在设计环节必须给予园林植物选择、搭配等工作高度重视,既要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使其快速形成抗逆境能力较强的植物群落,又要突出美观性特点,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

1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保护园林植物的重要意义

1.1 保护园林植物能够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设计人员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基本原则开展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能够使其在设计管理中高更加注重实地勘察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地区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园林植物。同时,设计人员在了解不同植物发育特点、生长需求等要素基础上,还能够根据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特点进行科学搭配,进而将园林植物设计成种类多样、抗性较强的植物群落,这也是从源头减少病虫害滋生的有效对策,可以降低工程后期管理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一方面可以为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控制农药污染的作用。

1.2 能够在设计管理中加大植物养护管理力度

众所周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大多在工程建成后进行,而设计环节则是在工程施工前进行,由于两个环节彼此脱离,导致设计人员重视程度不高。实际上,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设计水平好坏与否与后续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息息相关。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管理中给予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合理分析工程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水文等要素,对园林植物养护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进而为植物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园林植物抗逆境能力。

1.3 使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搭配更加合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对园林植物进行统筹规划,突出其美观性特点,还要充分考虑植物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植物之间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而在设计环节加强园林植物保护,能够督促设计人员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统筹兼顾,尽可能避免人为、环境等因素对园林植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2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基本原则

2.1 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是自然生态系统最典型的特征之一,设计人员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特点,使园林设计和自然生态系统完美融合。众所周知,风景园林设计本身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特点,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气候环境、建筑场地等要素,需要设计人员全面了解,这也为各方面协调带来了一定难度。所谓协调性,实际上就是保证各设计要素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一致。基于协调性原则开展设计工作,既能够发挥园林植物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2.2 统一性原则

设计人员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严格遵循统一性原则对各个独立的设计元素进行整合。需要注意的是,整合设计元素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工程形成有机整体。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大局观,将设计中相似要素进行排列组合,通过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方式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美观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确保人们身处园林工程能够切身感受设计人员的良苦用心。

2.3因地制宜原则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开展阶段,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只有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才能够有效提高设计图纸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不尽相同,适合生长的植物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在设计环节顾此失彼,只考虑园林美观性或经济性,没有给予生态性相应重视,则会降低植物成活率,进而影响风景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设计人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做好实地考察工作,结合考察结果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3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策略

3.1 在园林设计中优先使用本土树种,适当引入外来品种

上文提到,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势地貌、气候环境、水文特征不尽相同,所以培育出的树种也多种多样,这些树种在长时间驯化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将其应用到风景园林工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植物成活率,还可以减少后期养护管理成本。而反观引进植物,由于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环境,所以容易出现发育不良等情况,为病虫害侵蚀创造有利条件,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方式提高植物抗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成本投入。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考虑工程生态性和经济性要素,应优先选择本土树种,适当搭配外来树种。以沈阳南湖公园为例进行分析,该公园占地面积约53.8万㎡,其中包括草坪15万㎡及水面13.4万㎡,是当地著名的多功能风景园林工程,现有树木约10万余株,共200多个品种。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曾将丹东银杏和山东银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山东银杏虽然成活率较高,但无论生长情况还是抗逆境能力,都远远低于丹东银杏,所以设计人员决定在二者中选择丹东银杏。

3.2 选择多样化品种,打造稳定的生态系统

设计人员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在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选择本土树种的同时,适当丰富植物种类,充分考虑植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特点,使植物能够在生长发育中逐渐形成抗逆境能力较强的群落。结合设计经验总结来看,很多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中为了达到统一的视觉效果,习惯选择单一植物进行栽培,如大面积种植单一的白蜡、糖槭等树种,导致树种无法为不同昆虫和鸟类提供生存繁衍空间,使得生物大规模迁移;并且单调树种会导致人们产生视觉疲劳,使城市变得呆板枯燥,无法发挥美化效果[6]。例如:2010年,平顶山新城区沿白龟山湖南侧种植了350株广玉兰树,由于树种单一,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抗逆境能力较强的群落,导致该工程于2011年遭遇连续7d的强降雨后,出现大面积落叶现象,并且第2年夏天树体严重干,部分树木甚至直接死亡,将树种挖出发现根部腐烂严重,原因在于抗水淹能力较差。这是因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给予树种多样化选择相应重视,导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对此,需要设计人员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合理引入新品种的方式提高工程设计效果,在此基础上做好统筹设计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想要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快速形成植物群落,就要设计人员遵循协调性、统一性、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在了解植物生长状态、生物特点,以及地区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要素基础上,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选择、科学搭配,尽可能为植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促进风景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达.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探讨[J].现代园艺,2023,46(1):124-126.

[2]孙树磊.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1,41(14):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