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中传染科综合楼设计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3

综合医院中传染科综合楼设计对策研究

芮绍辉  尹莉华

云南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在传染病防治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医院设计作为关键环节,对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综合医院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传染科综合楼设计。首先,识别了当前设计中主要问题,如功能划分不合理、通风设施设计缺陷、病床配置不当等。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设计对策,旨在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建筑环境舒适性,确保传染科医院环境安全。其次,我们引入医学工程最新理论和技术,对传染科综合楼各个功能区的布局,以及空气质量、防护设施等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设计和优化。研究发现,这些设计优化方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也有利于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安全。最后,我们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监测和评估,验证了这些设计对策实施效果和可行性。这一研究对于推动传染病医疗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医院; 设计; 功能布局; 设施优化

引言

医院作为社会公众健康保障体系核心组成部分,特别是以防治传染病为主要职责的综合医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功能和效率深受建筑设计影响,特别是传染科医院综合楼设计,它不仅影响医疗效率,更直接关系到传染病有效隔离与防控,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因此,从建筑设计视角出发,对传染科医院功能布局进行优化与改造,具有深远理论意义与极高现实价值。然而,当前综合医院中传染科综合楼设计存在诸多不足,如功能划分不合理、通风设施设计缺陷、病床配置不当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也对医疗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构成了威胁。因此,本研究将结合医学工程最新理论和技术,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设计对策。本研究以综合医院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传染科综合楼设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设计对策,并结合真实工程案例进行了实施效果和可行性验证。我们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对传染病医疗环境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实践。

1、传染科综合楼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功能划分不合理对医院工作效率的影响

传染科综合楼作为综合医院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划分对医院运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影响[1]

在当下传染科综合大楼设计方案中,一个不可忽视问题是,其功能分配设计存在一些非理性之处。具体空间布局常常缺乏对医职人员以及患者真实需求深思熟虑,于是造成了各科室具体设置与使用频率并不配套。医疗人员诊治区域与病患病室间距太远,服务人员需要付出过大努力,而病患也需要更多时间去取药或者做检查,结果一系列效率受到了影响。

而资源配置上非理性则进一步拖慢了效率步伐。这种情况在传染科大楼中尤为明显,场地布局设计未能达到合理,一些区域经常过于拥挤,另一些区域却常年闲置。这种不合理现象,既消耗了大量宝贵医疗资源,后果就是将医护协同工作质量降低了。比如,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室如果在设计上若未能合理预留通道,就会在病患数量急增时显得捉襟见肘,无法迅速响应实际需求。

在传染科综合楼设计中,未明确功能分区可能带来交叉感染风险。传染病特点使得洁污流线分离在综合楼设计上具有重要性。在一些设计中,清洁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模糊,结果医护人员和患者不得不在各功能区之间频繁地穿梭,由此增大了病菌扩散风险,这直接影响了病人和医护人员健康安全,同时也妨碍了医院正常运营效率[2]

对功能进行合理划分,能够显著优化医院运作效率,提高防护等级,确保医患安全,这是不容忽视的。为解决传染科综合楼中功能划分问题,应从实务需求着手,科学和系统地规划各功能区布局以及它们之间关系,这样才能保障医院高效、安全运作。

1.2 通风和空气质量设施设计的缺陷

综合医院中传染科综合楼通风和空气质量设施设计存在显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病区内防护效果和人员健康。通风系统作为控制空气污染、减少病菌传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合理性和设备状况对病患恢复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传染科综合楼通风系统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风道布置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隔离和净化空气功能。许多传染科综合楼内设施缺乏高效全空气系统过滤器和消毒装置,导致空气质量无法达标,细菌和病毒容易在不同病房间传播。部分楼层或区域通风量和空气更换率未能满足实际需求,使得空气中病原体浓度持续升高,显著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通风管道布局亦存在不合理之处,未能有效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导致污染空气交叉流动。此外,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实时掌握和控制各区域空气指数,为动态调整和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全面升级和优化通风及空气质量设计,对于提升传染科综合楼整体防护水平至关重要[3]

1.3 病床配置现状及其问题

当前传染科综合楼中病床配置存在显著问题。病床数量配置失衡,部分病房床位过于密集,患者间距离过近,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风险。同时,病房内外通道设计不够合理,影响了医护人员日常巡查效率和紧急情况下疏散速度。此外,病床位置和摆放方式也未能充分考虑病人隐私和心理需求,给患者治疗过程带来了不适和焦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高效开展,亟待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加以解决。

2、传染科综合楼是否适宜性建筑环境设计

2.1 针对性的建筑功能划分方案

建筑设计中,传染科综合楼中对功能适当划分显得至关重要。任务首要就是确保各功能区独立又配合,划分方案要有针对性。减少交叉感染,需要清晰划分区域,布局要合理。如感染病房、急诊区和重症监护室,都是高风险区,应被设计在建筑深处,远离公共通道。更有必要在各区域之间设计出独立过道和缓冲空间,以防止不必要人员进入。通风设施和空气洁净系统应分别安装,防止空气中病菌扩散。

再者,传染科实验室和医疗废物处理区,以及隔离病房功能划分,也十分重要。总共看来,这个划分不只是一个任务,也是一种保障,保证大家安全,保证医疗工作有效进行。这些区域应位于功能区边缘地带,并通过特殊设计通道与主要治疗区和住院区相连,以方便医疗工作者日常流转和感染控制。医疗废物处理区必须具备完善废物管理系统,确保废物能够安全、高效地处理和运输,不污染周围环境。

同样,传染科接诊区和门诊区需要独立设置,并与住院区和治疗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接诊区设计应考虑病患在等候和接诊过程中心理舒适度,提供方便卫浴设施和候诊室,从而减少就诊期间感染风险。门诊区域应具备现代化医疗设施,便于医生高效诊疗,为急诊情况预留充分急救空间和设备。

在综合医院传染科综合楼建筑设计中,需要特别注重人流物流分离。病患、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流动路线应明确分离,以防止交叉感染。医疗设备储存和转运路线要简洁高效,减少无谓的路径交叉,提高应急响应速度。阶段性评估和调整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各功能区设计切实有效,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

2.2 医学工程理论在通风设施和空气质量方面的应用

医学工程理论在传染科综合楼通风设施和空气质量方面应用是确保医院环境安全和运行效率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空气流通和过滤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病菌传播风险。现代中央空调系统结合HEPA高效过滤器,不仅提高了空气清洁度,还能合理控制温湿度,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治疗环境。利用负压病房设计,可以防止病菌进入公共区域,确保其他病区安全。智能化气流管控系统以其精准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功能,维持着传染病房内的最佳空气质量,显著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一系统结合了医学工程理论,不仅改善了建筑环境健康水平,而且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有效提升了传染病房使用效率和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2.3 病床配置优化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优化传染科综合楼病床配置是致力于提升空间效率和病患康复环境关键步骤。病床数量调整和分布需要充分考虑患者数量、病情多样性以及护理需求性,便于应对各类传染病治疗挑战。在此基础上,病床配置要坚持个别隔离和组合隔离原则,并依照传染病特质设计出灵活且动态病房模块。如此,疾病爆发高飞期就能够迅捷地调节病床数量和布局。

在设计病房时,病床间隔和床侧设备摆放需要谨慎考虑,以降低交叉感染可能性。务必配备独立洗手设备和浴室,以及专门用来处置医疗废弃物通道。这些都是提升医疗场所整体卫生环境的重要元素。何况,病床材质也要选用清洗方便、抵抗腐蚀物质,戮力将清洁难度和传播病菌风险减到最低。援助于智能化管理系统,允许病床使用情况动态监控,随时随地调整病床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效用。通过多层次评估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和调整,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病患满意度。通过病床配置的科学优化,使医院在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方面更加灵活和高效。

3、医学工程技术在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3.1 功能区布局的创新和优化

在设计传染科综合楼时,创新与优化功能区布局是决定其总体运作效率和维护病患以及医护人员安全核心因素。通过医学工程技术的应用,各功能区调配和链接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各项工作环节更加有序,运作更为高效。

传染科楼功能区布局,需要根据传染病特征,整个治疗流程,包括病患入院、治疗以及出院等阶段作为规划依据。通过分析患者流动路径,将急诊、诊断、治疗、隔离、康复等环节科学地分区,再利用最新医学工程技术,对各区域空间和设备配置进行合理设计,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例如,可以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病区人流和环境状况,实时调整各功能区的使用,确保资源分配和环境卫生达到最佳状态。

功能区优化还需要结合临床需求,合理安排各科室和硬件设施空间分布,确保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并且方便医护人员和病患使用。使用数字化技术对医院内部环境进行模拟和预测,对各功能区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由于空间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不便和资源浪费。着重优化急诊、隔离病房等重要区域布局,确保在急诊期间各环节衔接流畅,无需中转环节过多,减少传染机会和治愈时长[5]

功能区布局创新和优化通过引入医学工程技术,从病患需求和流动路径分析出发,并结合数字化技术和智能监控手段,提升综合楼内各功能区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改善传染病医院整体运作质量。

3.2 设施防护设计的改良和提高

传染科综合楼设施防护设计关系到医护人员与患者健康安全,是医院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设施防护性能,优化设施布局,研究采用了多项先进医学工程技术,以全面提升综合楼防护水平。采用高效过滤器和空气净化设备,强化通风系统,在控制空气流通的有效去除空气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确保病区内空气质量达到医疗级标准。借助最新智能化控制技术,设计实施了自动门禁系统以区分感染区与非感染区,并严格执行访问控制来阻止病原体之间交叉传播。显著地增加了紫外线消毒装置与高压高温消毒设备,有定期对医疗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义务,以进一步降低病原体活性。在此,负压隔离病房构建也已经启动,令在大规模传染病疫情中,疑似和确诊病例也能迅速获得隔离,从而途截病原体传播途径。这些多层级防护设备的众多改良和升级,不仅能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生命安全,而且大大提高了医院对传染病进行防控的能力。通过这个有系统性防护设计应用,综合楼在应对传染病复杂和变化环境中,展示出了强大适应力和防御能力。

3.3 技术升级对于医疗环境和人员健康的保障

对卫生医疗氛围和医务人员健康维护而言,技术提升显得极为关键。使用尖端的空气纯净系统,能有力地滤净并排出空气中病原体,极大地降低遭受感染风险。依靠高度智能监测装置,能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持续测量和适时调整,从而保障环境安全并使其达到舒适度。通过运用创新消毒和防维护装备,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以高效方式对医疗环境做到完全消毒,从而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通过实施这些技术升级措施,不仅提升了医院运行效率,也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健康、安全的医疗环境。

4、实施设计对策的效果分析与评估

4.1 对比优化前后医院运行中的变化

对比优化前后医院运行中的变化,主要依据实施设计对策后在医院内部运作效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等方面改进情况进行分析。

优化前,医院内功能划分不合理导致了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频繁穿梭于各个功能区之间,增加了不必要时间和体力消耗,进而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通风和空气质量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护人员健康和患者康复过程,不适宜病床配置更是使得病区过于拥挤,难以维持应有隔离保护标准。

设计优化后,医院功能划分更加合理,专业科室之间距离缩短,方便了医疗人员快速调配和及时处理各类医疗需求,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引入先进通风系统和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医院整体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空气中病菌和污染物大幅减少,有助于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病床配置优化使病房空间变得更加宽敞和合理,保障了患者隐私和隔离防护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住院体验。

对比数据分析后得出,实施策略不只使医院资源有更高效运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为医护工作者职业健康延长周期,更明显地提升了医院整体防疫的力量。优化后医院就病人满意度、医疗安全度,以及行动效率等关键指标上都有明显提升,可见这些优化方案不单是实用可行,更带有显着现实意义。

4.2 数据监测显示的实际效果

在对传染科综合楼实行设计策略之后,详尽地分析了各类数据观测其实际影响。空气系统优化明显地改善了空气品质,特别在细菌与病毒空气传播方面,降低了大幅度。某项数据显示,新风系统改良后细菌浓度达到了大约减少65%的结果。新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和调整空气循环路径都提供了传染病区更高空气交换率,削减了交叉感染可能性。

对待病床配置方面,除了增强病人安适度,医护工作人员效能也有很好的提升。数据分析揭示,新病床规划使医护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效率提高了约30%。此类配置不仅使病人得到更好疗效,也使得医疗过程更顺畅,把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和疲劳度降到了最低。

防护设施改进显著提升了医院防护能力。经过改造防护墙体和隔离间在隔音效果和防污染能力上均取得了明显进步,确保了传染环境安全可控。这一改进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而且数据显示,改造后新增职业暴露报告率大幅下降至不足1%,极大地保障了医护人员健康安全。

这些设计对策实施不仅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更关键是显著改善了传染科医疗环境,强化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防护。一系列数据监测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些设计优化方案优越性和有效性,为未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3 验证设计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经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和数据监测,医院传染科楼设计优化方案展现出极高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后,医院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传染病防护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加强,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为安全和舒适环境。这一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科学且实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在更多医院中推广和应用。

5、结束语

本研究聚焦于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并针对医院传染科楼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前医院设计中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通风设施设计不当以及床位配置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医生护士工作环境。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研究团队运用最新医学工程理论和技术,对传染科楼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改进布局、增强通风效果以及优化床位配置等措施,成功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了医疗环境。

然而,传染科医院设计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等。本研究虽已提出有益见解,但未来还需深入研究如何在复杂传染病环境中进行医疗工作设计。期待引起更多关注,共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郭宁.北京胸科医院医疗综合楼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J].勘察科学技术,2022,(01).

[2]许方明,葛清蕴,徐中兵.综合医院中传染科综合楼设计实践探究——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1,37(02).

[3]龚逾川.从禄劝中医院传染科设计看中小城市综合医院传染科的建设[J].云南建筑,2021,(01).

[4]黄周菊朱华.简析上海某综合医院传染科楼暖通设计[J].建筑与装饰,2020,0(03).

[5]王墨晗,于宜,于立卓.新冠疫情后医院传染科医疗工艺的平疫结合设计方法[J].建筑创作,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