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分析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

李施颖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就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指导,为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肢体运动训练指导,比较两组BI指数及肌力值情况。结果:在治疗3天、7天、10天时,研究组的BI指数正常人数、肌力值>2的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干预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障碍;早期肢体运动训练

在老年人群中,脑梗死较为多见,多数患者发病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对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将会带来较大影响[1]。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方式能够使患者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肢体运动能力,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积极改善。本文主要就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60例),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14,患者年龄在62岁到78岁之间,年龄均数为(68.92±2.2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3,患者年龄在62岁到79岁之间,年龄均数为(68.84±2.31)岁。组间患者的年龄资料、性别资料比较无明显区别,具有分组讨论价值(p>0.05)。

1.2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介绍用药的方式,指导其家属注意观察临床表现,且可以适当为患者实施肢体按摩。为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肢体运动训练指导,具体方式如下。(1)肢体活动①肩关节活动的三种方法:Ⅰ肩关节处于外旋位(只要拇指指向外即可),护理者一手扶住瘫肢的肘部,另一手牵住患者的手指,使其缓慢地、充分地抬高;Ⅱ先帮助病人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用健侧的手臂带动患臂举高做前后活动与外旋活动;Ⅲ护理者用右手和前臂托着病人的患臂,左手放在病人患肩上,做前后的运动。②髋关节的康复指导:Ⅰ拱桥式卧位;Ⅱ先把病人移到床边,瘫肢向外,下肢垂于床边,护理者一手托住患肢的膝部,另一手托住患脚,进行上、下被动活动;Ⅲ患足早期负重:护理者可协助患腿屈曲使患腿平放在床上,护理者用手扶住患肢膝部,使患肢小腿与床面保持垂直位,避免髋关节外旋,让健腿伸直上抬,同时令患足用力蹬床面,使双侧髋部向上抬起。患侧能抬起一点就起到锻炼作用。一般缺血性中风病人入院即可开始,出血性或病情重的缺血性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肢体活动,活动时,动作要缓和,活动度不能超过关节正常活动度,时间由短到长逐渐增加,动作应缓慢而柔和,每天至少做3次被动活动,每次20-30钟。(2)不同时期的手法康复训练:①卧床期:以被动运动为主,实施体位转变、肢体关节活动训练等。指导患者以健手为着力点,健肢为支点实施床上上下移动训练,健手握住床头栏杆。与患者握手,积极与患者交流,介绍早期康复训练的价值,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②离床期:坐位、平衡以及站立训练等,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期间多鼓励患者、赞扬患者,保持其康复训练积极性。③步行期:以改善患者的步行状态为主,提升患者的自主行走能力。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的时间与训练的强度。(3)电刺激疗法:基于偏瘫肢体患者的肩周肌群、周伸缩肌等实施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提升患者肌群的自主收缩能力。(4)按摩疗法:具体包含包括按、摩、揉、捏等方式,顺序为从远心端近心端。按摩中力度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20min/次。对病人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实施缓慢的按摩[2]

1.3评价标准

分别在治疗3天、7天、10天时,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巴塞尔指数,简称BI)及肌力值。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取得的全部数据都在SPSS21.0软件中实施处理分析,计数数据的呈现借助百分数,运用卡方实施测定,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显示,t展开测定,如若数据间的P值没有超过0.05,那么就能直接说明数据间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3天、7天、10天时,研究组的BI指数正常人数、肌力值>2的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BI指数正常及肌力值情况

组别

n

时间

BI指数正常

肌力值>2

研究组

30

治疗3d后

17

18

治疗7d后

20

21

治疗10d后

22

23

对照组

30

治疗3d后

8

7

治疗7d后

10

9

治疗10d后

13

12

3.讨论

由于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其无法进行有氧运动,逐渐丧失生活自理与劳动能力,体内血脂、血压因缺乏运动而上升,诱发心脏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经治疗患者意识清醒后,可以基于其机体状态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从被动训练开始,逐步转变为主动肢体功能训练。在积极鼓励与科学引导的方式下,切实发挥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价值,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且能够避免长时间卧床所诱发的各类并发症。

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3天、7天、10天时,研究组的BI指数正常人数、肌力值>2的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老年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干预价值较高,建议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俐. 老年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应用效果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22,4(11):56-57.

[2]瞿红. 指导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护理探索[J]. 现代康复,2021,5(11):152.  [3]温之羚. 老年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早期肢体运动训练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10(11):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