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1
/ 2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李亚莲

海南省东方市第六小学          5726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通过创设与生活、社会或故事紧密相连的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体验、感知和掌握知识。本文针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展开详细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有效运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营造生活情境,构建趣味识字活动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技能,是为其未来生活及社会发展做好充足准备。生活情境即要求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构建课程活动,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在记住语文知识的同时并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使用方式。低年级语文学习以“拼音”与“识字”教学为主,让学生认识生字并掌握生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将教材内的资源与生活情境有效联结,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借助情境构建趣味教学活动,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以“曹冲称象”这一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来构建趣味识字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称重的经历,如超市购物时称重商品、家中使用体重秤等,让学生感受到称重是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大象的特点,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大象称重。这时,教师可以引出“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与生活情境相关的识字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生字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或动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识字游戏,如“生字接龙”、“生字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构建趣味识字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提高识字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社会情境,营造趣味学习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且思维发展不成熟,相对于枯燥的语言讲述法,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法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对社会热点具有极强的探究心,具有社会性的话题也容易激活学生的讨论热情。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育工作做到“同社会一起发展”,在教学中融入时代独有的理念、价值,也是教师的重点教育工作。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可结合语文知识内容,为学生构建“社会情境”,立足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阶段,让知识与实际生活接轨,让语文学习更具趣味性。

以“拍手歌”为例,这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儿歌,内容简单易懂,适合小学生学习。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情境,为“拍手歌”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实际意义。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拍手歌”中所描述的场景和动作,并鼓励他们想象这些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在什么场合下会拍手呢?是在庆祝胜利的时候,还是在表演节目的时候?”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或时事新闻来构建与“拍手歌”相关的情境。例如,当某个重要的节日或庆典即将到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学唱“拍手歌”,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还能够让他们在表演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拍手歌”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拍手接力”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拍手歌”的节奏和韵律;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创作一首新的“拍手歌”,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创设故事情境,增强阅读理解体验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故事性元素较为常见。如低年级教材中的童话故事、中年级教材中的寓言故事、高年级教材中文言文故事等,这些故事通过某一件事或人物形象,让学生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借助故事向学生讲述人生哲理。结合教材中这一教育元素,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在情境中加深学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体验,使得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得以有效发挥。以“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创设故事情境:

(一)引入故事情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将学生引入“妈妈睡了”这个故事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妈妈是如何辛勤工作、照顾家庭的故事,或者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妈妈相处的温馨时刻,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二)朗读课文

在引入故事情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技巧,以更好地表达文本的情感和意境。

(三)分析人物形象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妈妈为什么会睡着?妈妈睡着时的样子是怎样的?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妈妈怎样的性格特点和品质?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对妈妈的深厚情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有趣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治英.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2(35):123-125.

[2]李慧,付雯雯.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现代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