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信息                                                                               

/ 3

中国科技信息                                                                               

某电子设备强迫空气冷却设计及风道优化

陈刚

(成都市茶店子429信箱,四川 成都 610036)

摘  要本文针对强迫空气冷却设计影响因素多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强迫空气冷却设计方法。通过某电子设备设计实例,说明本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最后通过优化设备内风道设计,降低了元器件的工作温度,提高了元器件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子设备;风冷;风道优化

·1·


中国科技信息                                                                               

前 言

电子设备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电子设备长期工作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设备的使用寿命会极速下降。恶劣的热环境是严酷工作环境中的一种。热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工作环境恶劣,致使电子元器件失效,进而导致整套电子设备失效[1]

有研究数据表明,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温度每升高10℃,其可靠性降低60%[2]。因此,良好的热环境是电子设备工作可靠性和长寿命的重要保证。

由于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会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且高温工作环境会使元器件失效概率增大,对元器件的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电子设备的热设计是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3]

强迫空气冷却是电子设备热设计中的一种。强迫空气冷却有很多优点:工作可靠性高、维修保养方便、散热成本低等。因此,强迫空气冷却在电子设备热设计中应用广泛。

强迫空气冷却设计涉及的参数较多,计算复杂。风机、器件、散热器、风道等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致使设计人员难以根据单一的条件确定风机型号、散热器结构和风道形式。如何在复杂的影响关系中进行散热设计,让元器件工作在其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并尽可能降低元器件工作温度,是强迫空气冷却设计的难点。

本文是在长期强迫空气冷却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强迫空气冷却设计方法。借助此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得进行热设计,使元器件能正常工作。并通过软件仿真,确定风场状态。进而优化风场,加快散热速度,降低元器件的工作温度,最终达到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的目的。

某电子设备热设计

设计步骤如下:一、根据电子设备结构形式初步估计设备各区域风压大小;二、根据元器件的热耗,初步布置散热元器件的位置(热耗高的布置于空气流速快的位置);三、通过热平衡方程,计算散热所需的风量,初步选定风机;四、根据所选风机和器件布置情况,通过仿真软件确定风场情况、散热元器件温度、风机工作点;五、根据散热元器件温度、空气速度矢量等仿真结果,优化散热设计,降低器件工作温度。

如果经过以上设计步骤,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超过其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则需要调整风机选型、散热器结构、风道。最终使元器件能在允许的环境温度内工作。

1.1热负荷

某电子设备发热器件有:模块1、模块2、器件1、器件2、器件3,设备内器件热耗分布如表1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散热量主要集中在模块1和模块2上,且模块1和模块2允许工作温度较高,器件1、器件2、器件3允许工作温度较低。

表1  各部件热耗

名称

数量/个

单个热耗/W

最高工作温度/℃

模块1

1

150

125

模块2

1

120

120

器件1

1

30

100

器件2

1

20

95

器件3

1

10

95

其余器件

6

0

/

总热耗

330

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器件散热量、热阻、器件体积、质量等因素,进而合理布置元器件。为避免器件间相互影响,将模块1、模块2和器件1、器件2、器件3分开布局。由于某电子设备内模块1和模块2散热量较大,为加强模块1、模块2的散热,设计时将风机偏向于模块1和模块2布置。且在模块上增加散热器。考虑到重心尽量靠近设备几何中心,其余器件布置在设备另一侧。

1.2散热方式确定

某电子设备在车载方舱内使用。舱内环境最高温度为55℃(即为某设备进风口温度)。据经验,空气流经发热模块后,可假定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升到70℃,则算出空气温升T=70-55=15℃。某电子设备内元器件总热耗为330W。虽然机箱尺寸较大:400mm×400mm×260mm,但机箱无器件安装点,各器件安装于底座上。底座和机箱间接触面积较小,因此主要靠底座的散热。底座尺寸:390mm×350mm×25mm。根据表面热流密度公式:φ=Φ/A(式中:φ为热流密度,W/cm2Φ为电子设备发热量,W;A散热面积,cm2),数据带入公式可算出φ=0.1W/cm2

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中给出了热流密度——温升图,如图1 所示[4]。从图可看出,当温升为15℃,热流密度为0.1W/cm2时,优先选择强迫空气冷却的散热方式。

图1  热流密度——温升图

1.3散热器件布置及热设计

根据设计经验可知:进风口附近空气温度低、出风口附近风压大。考虑到模块1和模块2散热量较大,设计时将风机和进风口偏向于模块1和模块2布置。通过散热器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在模块1、模块2上增加散热器。布局情况如图2 所示。

图2  某电子设备初步设计图

1.4风机选型

某电子设备热环境条件要求为:设备在55℃的环境温度下能正常工作。通过表1 可得,设备总热耗为330W,环境温度(即为设备进风口空气温度)为55℃,假定空气流经发热模块后,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为70℃,可算出空气温升T=70-55=15℃。由此可计算出空气定性温度为T=0.5×(55+70)=62.5℃。在62.5℃温度下,空气参数:比容热Cp=1006J/kg℃,密度ρ=1.06kg/m3

假定风机选型、散热器设计合理,则流动空气可将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热平衡方程[1]

式中:Q0为冷却空气流量,m3/s;Φ为电子设备发热量,W;ρ为空气的密度,kg/m3Cp为空气的比热,J/(kg℃);t0为电子设备出风口空气温度,℃;ti为进风口空气温度,℃。

将发热量Φ=330W,空气密度度ρ=1.06kg/m3,空气的比热Cp=1006J/(kg℃),出风口温度to=70℃,进风口温度ti=55℃,带入上述方程中,可得某电子设备散热需求的风量Q0=74m3/h。

由于空气通过设备内部的过程中会有风量的泄露,经设计经验,需将Q0值乘以一个可靠性系数(系数取1.4)才能满足电子设备热设计要求。由此,可算出风机工作时供风量应不小于Q1=74×1.4=104m3/h。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空气流过某设备时会有风阻,因此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风量一定会小于风机标识的最大风量。另一方面,由于热耗不均匀分布,要选风量大点的风机。根据结构设计相关要求,选择1个型号为4314的轴流风机。此风机在风阻为0时的供风量为170m3/h。

热仿真

2.1仿真

通过上述步骤,确定了元器件布局、散热器位置和风机选型。将设计的某电子设备设计模型导入FLOEFD软件进行热仿真。在软件中输入风机曲线、器件的热耗、材料、进风口温度等参数,通过反复迭代,得出仿真结果。得出强迫空气冷却条件下,某电子设备内空气流动迹线如图3 所示。

图3  电子设备内流场曲线

模块1、模块2、器件1、器件2、器件3热分布如图4 所示。从器件温度仿真云图可以看出:模块1最高壳温为115℃(最高允许工作壳温125℃);模块2高壳温为109℃(最高允许工作壳温120℃);器件1高壳温为72℃(最高允许工作壳温100℃);器件2高壳温为78℃(最高允许工作壳温95℃);器件3高壳温为76℃(最高允许工作壳温95℃)。由仿真可知:模块工作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因此,以上热设计措施有效,风机可将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带走,文章描述的设计步骤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模块1、模块2工作温度较高(距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较近),模块使用可靠性不高。可进一步进行散热优化设计。

图4  器件工作温度云图

2.2风机工作点

通过仿真可得某电子设备流阻曲线。将流阻曲线和风机工作曲线放在一起,两曲线的交点即为风机工作点,如图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工作时,某电子设备的流阻为12Pa,风机供风风量Qf2=120m3/min。Qf2为实际工作时流经设备空气流量。

图5  风机工作点

风道优化

3.1优化措施

由某电子设备内器件热分布表(如表1 所示)可知:模块1、模块2热耗占绝大部分,器件1、器件2、器件3热耗较少。从设备内空气流动曲线(如图3 所示)可知:设备内流经模块1、模块2、器件1、器件2、器件3的气流量较少,大部分空气从模块外流走。由热仿真结果(如图4 所示)可看出:模块1、模块2工作温度较高,器件1、器件2、器件3工作温度较低。

因此,优化措施主要考虑增加流经模块1和模块2的空气流量。为此,需规范空气的流动路径,以增加流经模块1、模块2的空气流量。通过优化风道可达到增加模块上空气流量的目的。某电子设备风道优化后的布局如图6 所示。

图6  优化后设备布局图

3.2仿真

将优化后的某电子设备模型导入FLOEFD软件进行仿真。此次输入的仿真参数和模型优化前输入的仿真参数完全相同。通过反复迭代,得出强迫空气冷却条件下仿真结果。设备内空气流动迹线如图7 所示。对比图7 和图3 可知:流经模块1和模块2的空气流量大幅度增加。

图7  流场曲线

模块1、模块2、器件1、器件2、器件3热分布如图10 所示。从器件温度云图可以看出:模块1最高壳温为98℃;模块2高壳温为93℃;器件1、器件2、器件3高壳温都在允许范围内。由此可得,优化后模块壳温大幅度降低。

因此,风道优化设计对降低器件工作温度效果明显。

图8  优化后仿真结果

结语

电子设备强迫空气冷却应用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本文通过总结以往设计经验,给出了一种强迫空气冷却设计方法。通过某电子设备的热设计实例,验证了本设计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软件仿真,确认了设计的合理性。仿真表明本设备采用的散热措施的有效性。此设备已通过环境试验,并在装备上使用,证明了此设计的有效性。

本文根据某电子设备热分布特点,优化了散热风道,提高了热耗高的模块通风量,进一步降低了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本文可为电子设备强迫风冷设计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潘哲.浅析电子设备热设计[J].海军装备,2017.

[2]齐永强,何雅玲,张伟,等.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初步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3(1):73-76.

[3]毛勤俭,姬永清,吉芸.电子设备方舱热学分析[J].电于机械工程,2014(6):24-26.

[4]GJB-Z 27-1992,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S].

___________

陈刚(1988-),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E-mail: chgang88@126.com.

联系电话:18702822357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百草路1181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