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1
/ 2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张 欣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省  潍坊市  261100

摘要: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党在二十大报告中就已经做出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文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借此作为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

引言

现阶段中职生还普遍存有劳动价值观缺失、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不精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改善和优化,不断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一、成立两支队伍,确保两个融合的组织保障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双方应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一方面,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对两个融合的工作推动和检查、督导工作进行全面地落实,并将责任部门、责任教师、任务分工等具体要求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在整合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予以解决。二是要将其纳入学校的工作规划之中,对其进行专门的工作部署。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让双方在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上都能迅速地与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相匹配。同时,也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两化”的宣传与指导,营造一个有利于“两化”一体化的社会文化与社会文化。运用互联网的资源,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扩大信息传播的传播途径[1]

二、挖掘两大资源,形成两个融合的育人优势

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 与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双育融合”的德育效果。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中,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更好地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需求;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使教师的领导、示范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劳动中去。通过整合两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发挥两门课程教学中所包含的教育要素,发挥两门课程相结合的育人作用。一是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其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充分发掘企业的优势,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要充分发挥两大教育资源的优势,办出教育的特点,体现教育的特点。

三、构建两个课堂,实现两个融合的育人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班级的建设来达到德育的目的。一是一体化的班级。心理健康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将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养成、劳动技能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知识融入了教学之中。在学校里,除了开设心理健康 课程外,还开设了劳动教育课,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劳动的精神与价值,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与行为习惯。二是劳动教育的综合化。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爱家乡、爱学校"、"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我劳动我幸福"等,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快乐,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2]

四、依托教育阵地,搭建贯通融合的实践平台

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需要以这两个阵地为依托,构建两个一体化的实践平台,为二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理论和现实依据。一是以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 教室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 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专业团队,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劳动辅导。二是以学生社团、班级建设和班级活动为依托,通过班级建设这个大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集体劳动实践,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高校“智慧校园”为平台,构建网络课程体系和网络活动体系,将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利用校企共建的平台,在学生的实习和培训中实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高。

五、培养两种能力,打造两个融合的师资队伍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需要两个融合的师资队伍。一是要组建一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团队。二是构建“双相结合”的教师评估制度,激发其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 工作,应重视对其心理素质、心理能力和心理弹性的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劳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发展,使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把他们的专业精神培育出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双导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带头、带动和带动的功能,促进中等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六、搭建三大平台,构建两个融合的育人载体

(1)构建课程教学平台。把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精神卫生的课程相融合,把劳动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学校的教室里,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方式,把劳动教育与精神卫生课程的教学相融合。(2)构建“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平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 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实习教学方式。(3)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的精神卫生与劳动教育两大一体化的网上平台,使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高职业学校的精神卫生与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

七、注重三项评价,强化两个融合的育人成效

要实现立德树人,就要把“心育”和“劳育”结合起来,实施德育评估。一是对职业教育进行评估。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劳动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整体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劳动技能、职业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估制度;要积极探讨基于成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的多种评估方法,全面评估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三是实施全面考核评价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把学生的劳动素质纳入学校道德教育的定量评价中,实行“一人一档”的方式,并对其进行实时的反馈与修正。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健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与劳动能力,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从而树立起他们的劳动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根基。

八、总结

在新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使中职学生进一步认清自身的价值,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又可以使学生从劳动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作出贡献。要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某些资源开展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总而言之,要使这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让两者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军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8):51-52+55.

[2]李志华.中职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五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2023:4.

[3]成慧颖.论劳动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J].四川劳动保障, 2023,(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