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绩效预算管理下政府成本会计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全面绩效预算管理下政府成本会计改革探讨

张会宁

北京信永方略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7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给予有效的意见,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快建立更规范、科学、有约束力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绩效管理。政府部门绩效预算的推进离不开成本会计的支持,成本会计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及管理制度。基于此,本文以政府成本会计改革为核心,深入探析全面绩效预算下政府成本会计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政府成本会计,全面绩效预算,管理,改革

前言

2024年《预算法》对预算绩效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国家大力倡导“加强绩效管理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针对绩效预算改革,我国目前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同时各国也都在加大对绩效预算各项改革重视力度,不断探究有效途径以完善政府的会计体系。

1、政府成本会计的现实需求

成本会计在企业运用上已形成成熟的体系,但对于政府部门仍缺乏实质性进展,学术方面对此研究甚少。近年来,随着政府工作的不断细化,人们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度逐步提升[2]。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构建政府成本会计体系已成为现实需求。

1.1提供数据支持

从预算角度分析,将其分为传统型预算与绩效预算[3]。前者只侧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实现对资金的规范控制。绩效预算中的新绩效预算是我国目前需要的。但全面实施新绩效预算改革难度较大,需要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绩效评价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成本数据无从知晓,进而制约绩效预算的持续性发展。

1.2完善战略管理

政府成本管理中政府会计实施是基础,政府里成本核算的相关数据需要会计核算提供,这样便于国家实现现代化治理。政府成本管理需要战略管理导向,便于落实政府的战略管理。从我国的发展实践分析,我国有很好战略规划较好且落实到位,例如,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还要清楚战略管理中的个别问题,如 环境、食品、医疗、教育等,这些都关乎民生,需要急切解决。随着政府成本会计的建立和落实工作的展开,可以为政府提供所需的关键数据,使战略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开展,同时增加政府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利于政府决策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管理工作更趋于完善。

1.3促进廉政建设

当前社会,始终坚持打击贪官污吏,反腐倡廉工作。并且,加强政府成本会计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配合,明确实际支出资金,同时具有量化的计量与考核。同时,将政府成本纳入各部门官员绩效体系中,强化政府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因此,在工作中,应有效的改革,倡导工作清廉,进而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1.4社会公众监督

政府工作需要多个决策方案,进行不同的选择。而且政府项目较大,在考虑综合因素,只有对项目进行专业评估与成本分析后,才能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群众可以通过构建成本会计,分析项目成本明细 ,从而了解项目,开展有效监督。

2政府成本会计核算体系设计

2.1目标以及要求

政府机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各部门工作内容不同,社会作用与服务人群异不同。设定政府成本会计的目标时,对群众而言,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为人们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同时,人们也有监督权,可以监督成本核算。对于管理层而言,通过成本核算提供的相应信息,便于管理, 其目的是评价政府各部门工作完成与否,战略目标是否实现等,为后期的预算编制以及控制提供有效数据。从政府自身出发,通过历史数据的核算,了解运营成本,预测以后成本,提高经济决策质量。

成本会计是会计体系的一部分,缺少了成本会计,会计体系就不完整,非但不能提高标准可靠的数据信息,也不能出具有说服力的会计报告。同样,政府成本会计也是如此。因此,想要成功构建政府成本会计,就要有具体的指导意见。第一,政府成本会计信息对外部人员,成本核算方法就必须遵法。制定规则中,要全方位考虑,不同人群对政府成本信息的理解能力,出具报告的格式、内容等需规范进行。第二,政府成本会计信息对内部人员,其成本核算方法可由会计行为主体自行决定,只需明突出重点内容、明确重点,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信息即可。此类报告不必完全遵循法律规定的统一格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2会计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此项制度能够按照收入实现,费用由本期负担,同时明确本期收入与费用。因此,无论从群众还是政府,均会期望盈亏数据的准确性。

2.3会计行为主体

由于政府成本核算对象涉及内容与部门较多,因此财政部可作为会计行为主体。在政府成本核算工作中,面临困难较多,但建立成本会计管理,完善成本信息系统,可推进管理工作预测决策,节约成本,从而加快管理成效。

2.4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是对产品成本计算时,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政府成本会计的目的在于开源节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因此政府项目、总体服务、相关政策或基金均是成本核算对象。待条件成熟时,公共部门根据管理需求设置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使其加强绩效管理。

2.5政府成本归集

完成政府成本分类,可以更好的完成归集与分配。不同的公共管理项目,提供的服务不同。因此,有效的成本归集,可以让公众清楚认识成本的来源及构成方式。成本分配是成本会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分类与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分配结果。如因果关系存在,需进行归集,若因果不存在,可将其归集到成本库中,重新选择。

3政府成本会计改革的对策

3.1 加强思想认知

政府成本会计改革应先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充分认识改革的意义。逐步加强对政府各部门相关人员的认识政府成本会计,同时加强各部门对成本会计的认识也是改革的重点,是绩效管理的有效工具,只有从源头改变固有的态度,才能确保此项改革顺利展开,持续进行。

3.2健全规章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成本会计的有效实施。政府部门想开展预算绩效,首先应为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实施内部控制,加强管理工作,为政府成本会计提供良好有效的法律依据。但目前,对于政府成本会计的制度与准则还有一定的缺失。因此,根据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成本会计法律法规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将此法规积极引入,通过规范工作,各部门获得足够重视。

3.3深化公共管理

当前世界各国均对公共管理进行改革,其主要针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财政,中国自加入ETO后,也在积极开展改革工作,已陆续取得一些成效。改革的落实,为政府成本会计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但改革工作仍有不足,实施力度不够,很难对推进下一步工作发展。公共管理的改革工作以提高政府管理为基础,以民众需要为导向,注重公平.在公共财政方面,此目标的制定不但要看经济效益,还应保持公平性,确保与规划的一致,达成良好的管理效果。

3.4完善信息系统

对于绩效评价,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基础。现阶段,在预算绩效评价中,政府管理的信息有一定的缺失性。正因此,预算绩效评价自身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政府成本会计需要核算政府提供的服务的相应成本信息,有些对于信息需要各部门提供。对于此类信息,需成立相应的系统,进行搜集、整合。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建立必要性的信息系统,从而提升数据信息采集效率,确保实际信息可靠、完整,从而实现整个管理信息体系更加完善。

3.5注重采购管理

政府成本控制,采购是关键。采购中,涉及较多部门与环节。但提高政府采购管理是财务部门职责。因此,政府想要实现成本管理,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 财政、行政、采购等各部门应针对目前采购中存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加强采购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对采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有财政部门开展有效的绩效评价。同时完善预算监督制度,派专人指导与监督。

4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政府全面预算管理的增强,绩效的提升,成本会计改革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受到公众关注。政府制定不断完善,财务体系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不断增强,需要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对应措施,增强政府会计成本在管理中的影响,发挥作用,构建完善的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润芝.全面绩效预算管理下政府成本会计改革探讨[J].商业观察,2022,(23):65-67.   

[2]张如.全面绩效预算管理下政府成本会计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20,(01):155-159+166.   

[3]陈廷强.政府成本会计难点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