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

谢侠

苏州科技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苏州 215163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研究组开展与2021年4月-2023年10月,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牵引治疗,研究组应用牵引治疗+温针灸治疗视,各40例。统计治疗的结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结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键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应用温针灸治疗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对临床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温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引言:在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疾病,该病发生后患者会出现以腰腿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是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而神经根和硬膜囊收到腰椎键盘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和纤维环变薄后导致的刺激有关。一旦发生此类疾病患者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该病在青壮年阶段发生率最高,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者[1]。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临床中应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以往手术治疗方法较为常见,但大部分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有限,存在一定的担忧心理,且手术会带来较大的疼痛感,所以大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的温针灸治疗方法应用逐渐广泛,其在脊柱炎、关节炎和痛经等疾病的治疗中获得良好效果[2]。为了进一步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此次研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记录相关数据后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4月-2023年10月期间本院选取资料完整且愿意配合研究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两个小组,年龄最低值19岁,最高值62岁,平均(41.25±4.38)岁,基线资料对比无区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牵引治疗方法,采用多功能牵引床完成。治疗期间对牵引重量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所使用的牵引重量与患者的体质量相符,在胸部以及骨盆等部位发挥牵引的作用,每次牵引时间控制在30min,1次/d,一个疗程为10d。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外,还配合温针灸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操作人员需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以患侧在上的侧卧位为宜,患肢要和腰部保持150°角,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对穴位进行合理的选择。明确主穴,以夹脊穴、委中穴为主,同时还要合理对的选择辅穴,除了选择悬钟穴、风市穴、殷门穴、昆仑穴、秩边穴外,还选择 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且针灸的过中还要将阿是穴纳入其中,并对下肢存在明显酸痛的部位进行针刺。完成针刺部位的确定后,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上述部位和穴位的消毒,合理的选择毫针,并控制好长度,采用垂直角度进针方法,并在针柄部位固定好艾条并点燃,应选择质地结实且易燃、艾绒细且卷曲的艾条。温针灸共3针,30min/次,每天1次,一个疗程为15d。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效果分析

对患者进行治疗后与临床症状以及直腿抬高试验、腰部活动度和生活状况完成疗效判断,主要分为4个层次,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起其能够正常活动腰部且饮食和生活恢复正常,能够进行70°的支腿抬高运动说明治愈。对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观察,若症状基本消失,且生活和工作受到的影响较小,同时腰部可正常活动,能够进行50°到70°以上的支腿抬高运动说明显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40例×100%=总有效率。

1.3.2分析疼痛和腰椎功能评分

治疗前后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疼痛和腰椎功能的评价。疼痛分析时采用VAS量表,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使用包含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和活动受限等内容的腰椎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腰椎功能的分析,量表采用评分制,共计29分,获得的分数越高说明腰椎功能越好 。记录相关得分后完成组间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n(%)、(x±s)即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是研究中的主要数据,将其进行统计后在计算机SPSS22.0软件中进行相关处理,并完成各种数据的分类,而数据的检验过程中使用“t”检验、“X2”检验分别进行计量和计数资料的观察,如果发现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则用 (P<0.05)表示既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计算后发现,研究组比参照组高,有差异和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比较2组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0

19(47.5)

12(30.0)

6(15.0)

3(7.5)

37(92.5%)

参照组

40

7(17.5)

10(25.0)

11(27.5)

12(30.0)

28(70.0%)

X2

10.854

P值

<0.05

2.2两组疼痛和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改善和比较情况见表2。

2不同方法治疗前后比较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腰椎功能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0

6.43±1.72

2.09±0.63

14.77±1.34

22.38±2.62

参照组

40

6.32±1.58

3.23±0.53

14.78±1.37

19.24±2.27

t

0.169

3.258

0.369

3.521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亏虚是导致大部分疾病发生的原因,腰部疼痛的发生也与之相关,机体出现腰腿疼痛的原因除了肾气亏虚外,还有跌打损伤和机体受到外邪侵袭。另外,督脉是人体中重要的脉络,具有气血精髓运输功能,其主要位于背部正中,肾主骨,有藏精和生髓的作用,因此肾和督脉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全身各个部位均需要五谷津液的滋养,而全身骨髓均从肾生出,但想要将其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督脉则是主要通路,发挥良好的养骨作用[3]。肾生真阳之气,其像全身的传递则通过督脉完成,不仅能够儒养脏腑,还能够滋养肌骨。一旦督脉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极易出现脉气闭塞的情况,就会给腰部和腿部带来影响,使其发生疼痛。肾气不足或亏虚以及督脉不通或闭塞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重要病机,而跌打损伤或湿邪侵袭则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因此质量期间应注重温肾填精和疏通经络等方法的应用[4]。本研究中合理的选择相关穴位进行艾条温针进行针灸治疗,发现研究组接受该方法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也高于参照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温针灸产生的热量,能够起到散寒祛风、温补肾阳和疏通经络的作用。另外研究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针灸时选择风市穴、秩边穴、阳陵泉穴、昆仑穴、殷门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和悬钟穴等穴,能够发挥缓解疼痛、督脉重建、濡养筋骨、气血运输等作用。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过程中,选择温针灸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腰椎功能,还能缓解疼痛,对临床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燕珍,梁超,陈少萍. 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0 (12): 3084-3090.

[2]吕林英,吕祺美,何幸峰.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2022, 54 (17): 206-209.

[3]殷韶健. 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临床观察 [J]. 湖南中医杂志, 2022, 38 (08): 68-70.

[4]黄欣欣,董文波,夏金凤,等. 温针灸联合穴位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炎症因子、β-EP的影响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1 (06): 93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