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8
/ 2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红琢1,闫炯2,于丽娜3

1、2安平县农业农村局   3枣强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环境的日益恶化,传统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向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当今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政策支持

引言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可持续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可持续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就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一、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的。生态学为可持续农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倡导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经济学为可持续农业提供了经济学分析工具,探讨农业生产的效益、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社会学角度强调了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关注农民的参与和农村社区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农业发展需要考虑到社会公平和农民福祉。综合这些学科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农业向着更加可持续、健康和平衡的方向发展。通过理论基础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二、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挑战

2.1 生态农业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足

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其生产成本较传统农业更高,主要原因在于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机农业需要使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而非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这些替代品成本较高。生态农业生产周期较长,风险较高,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生态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导致其市场价格相对较高,降低了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消费者普遍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传统农产品,而忽视了生态农产品的环保和健康优势。生态农业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2.2 有机农业认证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认证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国有机农业认证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着认证标准不统一、审核程序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有机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由于各地的有机认证标准不一致,导致了有机产品的认证难度和成本不同,存在着“有机”标签滥用和标准不严格执行的情况。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土壤、种子、施肥、农药等多个环节,如果认证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就容易出现生产环节中的违规行为,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再者,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认证体系不健全,市场上掺杂着大量假冒伪劣的有机产品,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降低了对有机产品的信任度。

2.3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缺乏政策支持,发展受限制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面临着政策支持不足的困境,导致其发展受到限制。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包括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等。由于政策支持不够明确和有力,导致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困难。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导,使得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缺乏政策支持也导致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和示范效应不足,农民缺乏动力和信心去实践和探索新模式,从而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需要涉及到技术、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而政策支持的不足使得这些方面的支持无法有效对接和发挥作用,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全面推进。

三、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未来发展策略

3.1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在可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和政策法规的建立至关重要。政府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监管角色,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农民和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可以为可持续农业提供有力支持,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政府可以通过激励政策、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引导农民和企业采取更加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政府还应加强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政策措施,确保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3.2 提升农民意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提升农民意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意识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果。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等手段,引导农民树立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理念,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的认识。农民应当意识到,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持续发展,而转向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还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持续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3.3 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可持续农产品的竞争力

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可持续农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可持续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拓展市场渠道,将可持续农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中,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建立直销渠道、农产品电商平台等方式,将可持续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可以加强与餐饮企业、超市、社区合作,推动可持续农产品进入更多销售渠道,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等手段,提升可持续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可持续农产品。

四、 结论

在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农民和市场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农民则需要提升自身意识,积极接受新理念,采用科学种植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市场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可持续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还需要加强农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只有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月华.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9):39-40.

[2]赵苏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07):82-84.

[3]刘爱红.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新农业,2022,(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