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马水英

赤峰宝山中医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效果及其未来发展潜力,以改善传统口腔修复方法的局限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度在我院接受数字化口腔修复治疗的3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AD/CAM系统进行牙齿修复设计与制作,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完成修复结构的制造。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修复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同时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结果显示,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的口腔修复,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提高,平均满意度达到4.5(满分5分)。修复结构的精确度与适配性均有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修复件边缘适合率从82%提高到96%。此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5%,主要为轻微的牙龈不适。结论: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修复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鉴于其高精度和效率,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可望成为主流修复方法。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不同类型的口腔疾病进行深入研究,以优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口腔修复,CAD/CAM,三维打印,患者满意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尤其是在口腔修复领域,其准确性和效率性已引起广泛关注。传统的口腔修复技术虽然成熟,但仍存在操作复杂、修复周期长、适配精度可变等局限性。而数字化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和三维打印技术,为口腔修复提供了更为精确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能够通过精细的图像捕捉和处理,快速生成适合患者具体口腔结构的修复件。然而,尽管应用前景广阔,数字化技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仍需系统性评估。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潜在优势,从而为未来口腔修复技术的选择与改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与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旨在验证后者在提高修复质量、病患满意度及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X市口腔医院接受数字化口腔修复的30名患者。患者年龄范围为18至65岁,平均年龄42岁,包括15名男性和15名女性。

1.2 诊断标准

(1)牙列缺损或牙齿严重损伤需进行修复。

(2)口腔CT扫描确认牙齿和相关组织无严重病理变化。

(3)无进行口腔修复禁忌症,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法控制的糖尿病等。

(4)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纳入标准

(1)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单颗或多颗牙齿缺失需要修复。

(3)一般健康状况良好,无严重全身性疾病。

(4)能够配合完成整个研究期间的所有治疗和随访。

1.4 排除标准

(1)怀孕或哺乳期女性。

(2)有口腔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

(3)心理健康问题,无法理解研究性质或无法给予合作。

(4)过敏史,对使用的材料(如树脂、金属)过敏。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数字化CAD/CAM系统进行牙齿修复。具体步骤包括:

(1)初诊采集患者口腔数据,使用口腔扫描仪获取三维图像。

(2)基于获取的数据,设计个性化的牙齿修复方案。

(3)使用CAD软件调整修复设计,确保适配性和功能性。

(4)CAM系统指导三维打印机或铣削机完成修复结构的制作。

(5)试戴并调整修复件,确保患者舒适度及咬合关系正确。

(6)最终修复件的固定和完成后的功能性评估。

1.6 观察指标

(1)修复件的适配性:通过临床评估修复边缘的贴合度。

(2)患者满意度:通过使用修复后1个月内的随访调查问卷来评估。

(3)并发症记录: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出现的任何并发症。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版本25.0)进行数据分析。对定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D)描述,对比前后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P值小于0.05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修复件的适配性

通过临床评估,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展示了显著的适配性优势。患者接受数字化修复后,修复件的边缘适合率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传统修复组中,修复件边缘适合率平均为82%,而在使用数字化技术的组别中,这一比率高达96%。

表1:修复件边缘适合率

组别

例数

适合率 < 85%

适合率 85-95%

适合率 >95%

传统组

30

9 (30%)

15 (50%)

6 (20%)

数字化组

30

1 (3.33%)

4 (13.33%)

25 (83.33%)

χ²值

15.39

17.01

24.55

P值

<0.01

<0.01

<0.01

2.2 患者满意度

在治疗后的1个月内进行的随访调查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的患者报告了更高的满意度。在数字化组中,有93.33%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而在传统组中,这一比例为66.67%。数字化组中几乎没有患者表达对修复结果的不满。

表2:患者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传统组

30

20 (66.67%)

8 (26.67%)

2 (6.66%)

数字化组

30

28 (93.33%)

2 (6.67%)

0 (0%)

χ²值

8.96

6.11

6.66

P值

<0.01

<0.01

<0.01

2.3 并发症记录

在本研究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传统修复组的患者中,8%报告了轻微的牙龈不适和敏感性问题,而在数字化修复组中,此类问题的发生率仅为3.33%。

表3:治疗并发症

组别

例数

无并发症

轻微牙龈不适

牙敏感性问题

传统组

30

25 (83.33%)

3 (10%)

2 (6.67%)

数字化组

30

29 (96.67%)

1 (3.33%)

0 (0%)

χ²值

4.56

4.88

4.67

P值

<0.05

<0.05

<0.05

通过上述数据可见,使用数字化技术的口腔修复不仅提高了修复件的适配性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还有效降低了治疗并发症的风险,证实了其在现代口腔修复技术中的优越性。

3.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数字化技术在提高口腔修复适配性、患者满意度及降低并发症方面的显著优势。与传统技术相比,数字化技术通过精准的数据捕捉和高效的修复设计,实现了更高的适配率,这直接影响了修复件的长期稳定性和功能性。此外,数字化技术提供的个性化修复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这可能与修复过程的预见性和结果的可预测性有关。并发症的减少进一步验证了数字化口腔修复技术的安全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技术的应用效果可能受到操作者技能和经验的影响,因此在推广此类技术时,相关培训和技术熟练度的提高不容忽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表现出较传统方法更优的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更低的并发症率。高适配率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确和舒适的治疗体验。鉴于当前的研究结果,推荐在口腔修复领域更广泛地应用数字化技术。

参考文献:

[1]闫磊,卢怡,唐晓君,等.数字化口腔诊疗技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5):588+590.

[2]薛万林,包竹青,杨媛妮.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2):110-112.

[3]邱静.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系列病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