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变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3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变革

杨伟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方向注重目标人本化、课程综合化、学习问题化、评价发展化。在教学实践中,应突破线条育人的边界、符号学习的边界和单向度成长的边界。重新审视学科界限,注重跨学科教学,让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生活与学习相连接,鼓励学生去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自我完善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变革;时代;实施策略;教学

引言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对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做出了明确阐述,强调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全能型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2016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将其细化为文化基础、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参与三大模块。在全球范围内,诸多国家在制定其核心素养指标时,也纷纷着眼于跨领域、跨学科及多功能的核心素养培育,致力于必要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塑造。为了更好地引领教育告别“知识本位”,迈向“核心素养”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也面临着实现人本化、综合化、问题化及发展化等重大变革挑战,旨在满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要求。这类全面性的改革进程,将有力地填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推动教育事业与时代同进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变革取向

(一)目标人本化

    核心素养指标的设定致力于引领教师从人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更加重视它对于个体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性推动作用。所要追求的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应“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完美人格塑造及自我实现视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每个学生身上潜在的能力与才华,积极推进他们全方位且和谐健康的成长。尽管现今的我国基础教育以促进学子们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相比于智力教育的重视程度,德、体、美、劳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边缘化处理。为此,有必要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调整,以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树立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综合化

    核心素养的培育还强调跨学科和综合课程的重要性,这表明教育正在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更全面的人格和素质培养。这种转变也体现在我国的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设计的综合化是指打破学科边界,实现课程间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综合课程还注重与生活、社会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课程实施的综合化则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关联式、体验式和主题式学习强调课程的关联性、体验性和主题性,以促进学生的系统性发展。这种实施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要求课程实施采用开放性的形式,鼓励学生自由、主动地学习,打破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界限,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学习问题化

    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强调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育方式转向问题化学习,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构建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问题解决技能是问题化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合作与自我促进的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其创造性。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知识整合。在问题解决后,还应引导学生反思,加深对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发展批判思维、沟通技巧、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四)评价发展化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学业考评目的、评估范畴以及执行手段皆发生了全新的转变。原有的学业考评目的现已转变为积极促进学生与整个学校在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考评内容也开始更加专注于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旨在全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发展并具备多项综合能力与素质。至于评价方法,则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精准评估为主导,通过应用多元而灵活的评价方法来帮助推动学生个人素质的全方位、协调地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考评实践过程之中,教师有责任根据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及其在各科知识方面表现出的聪明才智程度等因素,随时对现行评价策略作出相应调整,使学生个体的进步历程呈现出生动而丰富、具有个性特色并且充满差异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困境

我国核心素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两大困境。从外部价值看,我国教育理论过于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导致指导理论空洞。此外,在全球化、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育异化问题日益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变革的困境。从内在价值看,我国核心素养教育在回应社会发展现实诉求的同时,还要关注教育本身的价值。近年来,我国在追求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忽略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导致了“人的价值失落”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核心素养教育变革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人与社会的价值诉求,彰显“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理念。因此,我国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一变革不仅要回应现实社会需求,更要关注教育的本体价值,以期走出内外价值困境,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

三、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变革策略

(一)突破线条育人的边界

“线条育人”强调通过明确的学科划分和学段设置,为学生提供系统、连贯的教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环境的变化,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这一理念,思考如何突破其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有深度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严格按照学科的界限来组织课程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重新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桥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除了横向的突破,还需要注重学段设置的纵向突破。传统的育人方式严格遵循着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段划分,这种划分方式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然而,会制约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发展[2]。(如图1,以语文教学为例)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育变革,应该强调义务教育的整体设置,关注小初衔接、初高衔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段的转变。此外,大课程观的提出也是对线条育人理念的一种突破。它强调课程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鼓励一贯制育人。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重新整合育人资源,加强学科实践活动,形成完整的学科实践课程体系。

总的来说,突破线条育人的边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跨学科整合,关注学段衔接,并树立大课程观。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wps

图1 语文学科课程框架

(二)突破符号学习的边界

突破符号学习是指跳出书本知识学习的界限,将书本与生活相连接,不再将传统课堂作为学生唯一的信息载体,而是鼓励学生的创意与表达,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书本上的文字和公式是静态的,但生活中的经验和问题却是动态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教师应注重动与静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课堂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行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改变对课堂的认知。课堂不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而应该是他们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索的舞台[3]。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应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创新为任务,而不是强迫他们机械的记忆、应试。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灵活和开放。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学校应该与社会、家庭、自然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结来说,突破符号学习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需改变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实践,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行动力。课堂应成为学生交流、合作的舞台,而非单一的知识灌输场所。新的教学模式需灵活、开放,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三)突破单项度成长的边界

要突破单向度成长的边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不再仅仅以知识体系为主,而是将重点转向学生的成长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常常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多元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潜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需要赋予他们更多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自我完善与发展[4]。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赋予学生更多探究、质疑和创新的权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到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参与者。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这意味着,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元能力。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应突破单向度成长的限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赋予学生更多选择和探索的权利,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四)突破发展性评价的边界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培养,对于学生相关评价指向范围更宽泛,包含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以及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除了要通过评价指向的相关变革推动学生多元化的素养发展,还要使更加多元化的学生素养发展概况得以客观呈现。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在评价内容上因事因时因人而异,注重学生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和学生系统性素养的情况,而且要从学生独特的具体情况着手,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发展性功能,彰显评价整体过程的个体差异性、客观情境性、动态生成性、要素互动多元性,运用灵活、多样、生动的评价手段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进而建构匹配学生全面性发展的评价模式[5]。极为繁杂的现实情境是评价必须要面对的,学生各种不同的素养能力同样只能在客观情境中方可得以全方面的呈现。教育者要想真正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更为能动地开展评价,必须在客观的情境中依据学生的智力表现变化及参与兴趣,灵活优化预设的评价措施,运用不同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在持续的学习及实践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独特的、较为具体的发展中的不同生命个体是评价对象,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他们的突出特点,只有在尊重这种独特性、差异化的前提之下关注学生并给予他们灵活且合适的评价,学生方可明确自己特立独行的张扬个性、彰显自己卓尔不群的独特形象,同时绽放生命的色彩,迸发生命的无限热情,呈现创造的无限激情。在对学生作出评价时,教师必须要全面兼顾学生所具备的独特个体特性元素的基础之上开展个性化的具体评价,以学生所具有的自我本质为基础,以达到学生的全面系统发展为目标导向,让学生的发展历程演绎出差异性、多样化及个性化的成才轨迹

[6]

总之,评价过程与评价内容指向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发展应该让视野无限拓宽,让差异得以尊重,让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得以被欣赏,推动学生开放发展包容。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文化,与时俱进且匹配社会素养的评价过程及评价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教会学生关心与尊重全球化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更加宽泛的参与意识[7]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教师在目标设定、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上进行深入的变革。教育变革应以人为本化为核心,打破传统的学科和学段边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需求。教育变革应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通过综合化、问题化和发展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也应转向发展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和发展潜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泉,赵大虎,苗启广. 陕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J].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4, (Z1): 31-32.

[2]张志勇,赵新亮.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变革 [J]. 教育研究, 2024, 45 (01): 112-120.

[3]杨丹. 大国语言战略: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挑战与变革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4, 56 (01): 3-11+158.

[4]王飞跃. 平行智能与平行教育:对教育教学的审视与展望 [J]. 现代教育技术, 2024, 34 (01): 5-16.

[5]顾小清,卢琳萌,宛平.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研究范式变革 [J]. 中国远程教育, 2024, 44 (02): 36-46.

[6]孙杰远.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可为、应为与何为 [J]. 学前教育研究, 2024, (01): 1-11.

[7]李翔宇.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学校组织变革的现实境遇与行动路径 [J]. 当代教育科学, 2023, (12): 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