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平潭首位中共党员李步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记平潭首位中共党员李步云

宋雪 詹豪强

(浙江千岛湖“平潭学”研究所,杭州市淳安县,311700)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于2010年8月11日,此前的福建省平潭县(即“海坛岛”,简称“岚”)是一座祖国大陆距离我国台湾岛最近的岛县。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西北段的战略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平潭抗日战争期间(1928年至1945年),平潭军民前仆后继地守土抗战,最终赶走日本侵略军。其间,涌现出诸多平潭优秀儿女,他们不计生死地为抗战做出一个中国人的贡献,平潭籍首位中共党员李步云同志(1914-1941)便是其中一员。

有学人言,“地理是历史的‘子宫’”。进入二十世纪后,岛县平潭上演了一出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特别是日军加强福建沿海登陆作战前后,海坛岛曾六度被日伪军占领,成为福建省七个甲类完全沦陷的市县之一。平潭的解放斗争更彰显其严酷性与曲折性,令历史惊叹与国人难忘。1949年2月,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福建省内首个县级红色政权在平潭县成立,开启了平潭综合实验的序幕。

与李步云同志同时期的福建厦门人、“军统少将”张圣才先生(1903-2002)曾感慨道:“我非常欣赏共产党当年一系列代表着人民利益的政治主张”。笔者想要表达的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日之平潭实验。为此,我们须溯源追忆平潭综合实验的最早践行者:岚籍首位中共党员李步云同志(1914-1941)。

一、平潭涟漪

1928年(民国17年)2月28日,发生于福建省平潭县东庠岛(乡)海域的震惊华夏的平潭“二二八惨案”不仅掀开了平潭民国史的篇章、而且揭开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同时,平潭“二二八惨案”也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岛县平潭的传播,其中有位平潭籍优秀青年:来自平潭县北厝镇山利村的李步云(1914-1941,别号:李菁)。李步云1914年3月15日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李登贵,母任氏。李步云则深受震惊中外的平潭“二二八惨案”影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平潭东庠海域日军制造的“二二八惨案”也点醒了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时为平潭县)民众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能力的质疑、并点燃了平潭民众的守土抗战的群情,抗日战争的爆发犹如在民国早期平潭这块平静土地上吹过一阵劲风泛起涟漪,大浪淘沙出各色人物,有中国共产党民族精英、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者以及助纣为虐的汉奸人渣。平潭因此进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与建设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进程。

平潭“二二八惨案”发生后,平潭全县各界同胞无比愤慨、舆论哗然,学界集会抗议日军暴行,反日组织应运而生。在此学运与民运背景下,平潭县海坛岛上产生了诸多具有抗日爱国思想、敢于赴死的“壮士”,少年李步云便是一位‘反蒋’抗日分子。

李步云小学就读于平潭县立第十五国民学校(即今敖东乡西院中心校),初中就读于平潭第一中学前身的“岚华初中”。在平潭“二二八惨案”引发的学运与民运背景下,平潭产生了具有抗日爱国思想的教育家、平潭开宗学堂(平潭“岚华初中”之前身)校长翁其凤(号石屏)。翁其凤在罗仲若(1904-1976)任平潭县长时,亦曾参加宣传抗日救国、并深得罗县长信任

二、福州协职

1935年,李步云考入福州协和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简称“福州协职”或“协职”)。李步云同学陈振芳(1919-1998,即程序同志)曾任福建省省委书记在其回忆录《南北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7月版)页24回忆道:““协职”工作开展得较顺利,除了学校的一些特殊条件外,最重要的是党的团结抗日政策深得人心,特别是青年学生,都有强烈的爱国心。因此,我们举抗日救国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以进步学生为骨干,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关系,针对不同对象,做了大量团结工作。…我们一起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开展工作中,我们发现平潭籍同学李步云思想进步,充满着热情,实际工作又显示他的才干,便吸收他入党,在“协职”建立起党支部,我兼任书记,李步云任支部委员。这样,党组织在福州便有了新的立足点。”这就是《平潭党史大事记要》(1934.8-1949.9)语:“1935年夏秋,北厝山利村李步云在福州私立协和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读书时,由陈振芳(程序)介绍入党。”时,陈振芳(程序)为中共福清县县委委员。

因此,李步云成为平潭籍首位中共党员与流水镇盘团村人周裕藩(1920-1945)与中楼乡大坪村人曾焕乾(1920-1948)等第一批共产党人,随后为岛县平潭播下了第一批十四年后的“平潭综合实验”革命种子,虽然李步云、周裕藩与曾焕乾等第一批平潭共产党人未能亲见平潭革命的成功,但他们已预见到“将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三、平潭共运

1937年10月,李步云受时为“协职”党支部书记陈振芳(程序)派遣回家乡平潭县开展“平潭共运”工作。受李步云同志的影响,周裕藩亦于1938年夏就读于福州协和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曾焕乾则于1936年秋考入福建省的名校福州英华中学(俗称英华斋)高中部学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并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周裕藩与曾焕乾双双成为了“平潭共运”的领导人。

在李步云在福州入党以及回平潭干革命之前,虽然有过在外“打家劫舍”而自称是共产党的武装团伙。有人就曾因此推析道,平潭东庠的陈常琳及其兄弟们是平潭早期中共党员。实际上,此时的平潭尚未有过中共基层党组织,地下党员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由于李步云在平潭开展革命工作,被国民党当局察觉、并逮捕入“福建省反省院”。

四、福建省反省院

“反省院”是敌人要李步云自首,但李步云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酷刑,决不屈服与“反省”;没等到“判刑”,即被新四军营救出狱。1938年3月,国共合作抗日,组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将军来闽交涉,释放了两批国民党政府关押的政治犯,李步云亦在其中

五、黄埔军校(西安第七分校

李步云出狱后,即随张云逸大将到江西南昌,后分配到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当作战参谋。1937年,李步云在第五期《青年战士》杂志上发表了“国民军事训练之研究”的军事练兵论文。

李步云个人照片李步云个人照片1939年8月12日,李步云被“新四军”推荐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陆军官校”或“黄埔军校”)第十六期第十五总队第一大队军校(即黄埔军校设在西安王曲的第七分校)步兵科学习(见图1),

图1. 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第十五总队第一大队

军校学习的李步云(1939年)。

1940年5月30日毕业。1940年6月1日,分派到国军78师232团三连任少尉连付;1941年1月17日,任国军78师额外少尉参谋。1941年6月8日,李步云同志离开国军78师,在应召赴延安、转入八路军工作的途中,在陕西境内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李步云同志牺牲时才27岁,尚未完婚,故无子嗣。

--------------

张圣才 著,“第十五章 策反与营救”,《张圣才口述实录》,页365,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⑵ 高蔚龄,“国民党县党部始末”,平潭党史资料,第四辑,页24,1985年10月。

⑶⑼⑽⑿ 曾瑞生 编著,“平潭党史大事纪要”,《赤胆忠魂•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暨曾焕乾烈士诞辰95周年》,页162-163,2016年。

⑷ 四川省彭山县政协, “关于刘伯华同志一些事”,《平潭文史资料》,第三辑,页23-25,1983年12月。

程序 著,《南北纪事》,页24,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7月版。

“保安处军法科昨枪决匪犯十名(九名为海盗高诚学党羽、一名为房后乡抢劫正犯)”,【福建民报】,第七版,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六日(星期日)。

⑺ 张圣才 著,“第五章 中国生产革命党和‘闽变’”,《张圣才口述实录》,页120,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⑻ 陈国俊,“平潭抗日形势概述”,《平潭文史资料》,第十辑,页21,1995年7月。

⑾ 李步云,“国民军事训练之研究”,《青年战士》,4(5),页22-24,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