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刘文卫

湖南省冷水江市业余体校  417500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合理安排是确保训练效果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田径训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田径项目的不同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同时,提出了优化田径训练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田径训练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田径运动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

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体育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的安排往往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训练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田径项目的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成为了体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1]

一、体育教学中控制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重要性

田径训练是一种通过负荷强度进行的训练,能有效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综合素质。田径训练可以在合适的训练强度和强度下,使学生能够有效地锻炼腿部肌肉,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使力量、速度、耐力、敏捷和协调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体魄。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还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训练目的和训练周期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如果训练强度过小,就有可能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力量、速度等素质的提高。相反,如果训练强度太大,就会增加训练的风险,导致学生的身体过度疲劳,甚至引发运动损伤和过度训练综合症等健康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设置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训练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学生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同时,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训练反应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2]

二、影响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因素

(一) 个人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而在田径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上,学生呈现出了两个极端,一部分是喜欢体育的学生,他们认为训练是一种娱乐,这对体育运动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思想体系并不健全,无法对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合理的把握。另一方面,就是那些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今互联网技术这么发达,许多学生放弃了体育训练的时间,而去探索网络多媒体,这对于田径训练的成功进行是不利的[3]

(二)家庭因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父母都想让孩子专注于文化课,父母觉得田径训练是专业的运动员才会参与的活动,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文化课,如果学生参加太多的田径训练,那就等于是在浪费时间,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不利。

(三)师资力量

每一项教育,都要有一个引导者,而在田径的训练中,体育老师扮演着这个角色,因此,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的体育教师对田径的知识都很熟悉,但在实践中,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固定的训练思想,训练的方法太过简单,从而造成了田径训练的效果不佳。不过,也不能一味地加大学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体质特点,对训练的强度和量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平稳的训练中求发展,从而逐步提升训练的质量[4]

三、强化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控制

(一)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田径的训练中,体育教师起着主要的作用。有些田径项目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安排的不合理,还跟老师本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老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设置。有些体育老师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只是让学生进行诸如跑步之类的传统训练方法,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导致学生的身体得不到合理的锻炼,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国田径训练的水平。

(二)制定科学的训练制度

体育教师要把握好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关系,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质,对训练量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行分组式的田径训练,通常情况下,体育课是多个班在户外进行教学,田径训练时,男生喜欢高强度的运动,女生更喜欢训练量较大的运动。在进行了分组训练之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锻炼,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老师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安排。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使学生能够适应。在进行田径训练的前期,老师们可以采取分阶段或周期的方式来进行,避免学生过于疲劳,同时也能起到加强学生田径训练的作用。

(三)增设田径实践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同样的,田径的训练强度和训练强度,也是要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验证的。在运动会的举办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地参加,从而提高他们对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同时,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竞赛,让老师们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能让老师们对未来的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有助于老师们对学生的田径训练强度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保证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

在田径的训练中,必须要掌握好训练的强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容易造成肌肉组织的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果训练的强度太低,就会导致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体质。在老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训练的强度必须具有结构性,最好的效果是,训练的总体水平和训练的效果与体育测试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差别,即要将平时的训练当成每次的测试,让学生们认真地对待每次的练习,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同时也不会造成平时的训练和体育测试的结果差距过大,造成心理上的落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利的。

(五) 重视训练恢复

在体育课的田径训练中,很多老师对田径训练后的恢复过程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训练方式的制定上,试图将学生体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不均衡,无法提高学生的整体运动素质,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很多学生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身体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从而使他们的身体状况“红灯”亮起。要想有效预防这一现象,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对训练的强度和量进行合理的分配,以确保学生能主动发掘自己的田径运动潜力,并对田径训练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训练中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田径学习的精华和核心,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安排对于训练效果至关重要。体育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田径项目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田径训练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田径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期待通过更多研究和实践,为田径训练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指导,推动田径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艳芳. 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J]. 田径, 2024, (02): 67-69.

[2]宁兴洪.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项目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实践分析[J]. 新体育, 2023, (20): 91-93.

[3]马小忠. 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探析[J]. 学周刊, 2023, (19): 148-150.

[4]李通, 郑重. 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研究[J]. 田径, 2022, (05):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