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探讨

李丹

咸阳市中心医院          712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了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期间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下肢水肿评分,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在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能够降低血栓发生率、减轻下肢水肿程度,并且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引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通常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在脑卒中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多数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能进一步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理念是指将多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制定全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协调性的护理服务。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集束化护理方法能够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合理的体位转换、肢体被动活动、压力疮预防、合理的液体管理、使用弹力袜等多种措施,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以上背景,基于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集束化护理方法与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23年8月到2024年5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然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中,有10名男性和20名女性;在对照组中,有9名男性和21名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分别为40到60岁和41到59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8.5±1.2岁和49.5±1.2岁P值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可作比较。

(二)实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体位转换和被动活动:按照医嘱合理进行下肢抬高、翻身等体位转换,进行床边被动抬腿运动,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2.弹力袜使用:视患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预防性弹力袜,通过提供适当的外压,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血栓形成风险。3.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液体入量和排出量,合理进行液体管理,避免出现脱水或水肿情况,有利于维持血液流变学稳定,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4.定期评估和教育:通过定期护理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变,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和预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5.多学科协作: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理疗师以及康复医生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从多方位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

(三)观察指标

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率。

2.下肢水肿程度评估:使用评分工具(如周径和压痛评分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下肢水肿程度进行定量评估。

3.患者满意度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法,评估患者对集束化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

(四)研究计数统计

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用±s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表1集束化护理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作用的观察指标比较

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

p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2.5%±2.6%

5.2%±1.1%

P<0.05

下肢水肿程度评估

6.1±1.5(评分)

4.3±1.2(评分)

P<0.05

患者满意度评估

7.2±1.6(评分)

8.7±1.4(评分)

P<0.05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在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方法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2%±1.1%,而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2.5%±2.6%。经过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下肢水肿程度评估的结果也显示了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下肢水肿评分为4.3±1.2,而对照组的评分为6.1±1.5。这表明了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于减轻下肢水肿的程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患者满意度评估方面,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为8.7±1.4,而对照组的评分为7.2±1.6。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见,两组之间在患者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对集束化护理方法更为满意。

三、讨论

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照试验,发现实验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水肿程度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首先,实验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方法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表明集束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护理环境。其次,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水肿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于减轻下肢水肿的程度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合理的体位转换和被动活动、弹力袜使用、液体管理等措施,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水肿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最后,实验组患者对集束化护理方法更为满意,这反映了患者对于集束化护理方法的认可和积极反馈。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不仅反映了护理效果的良好,也进一步鼓舞了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方法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它可以降低血栓发生率,减轻下肢水肿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集束化护理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参考文献

[1]王轩,魏璐珊,张鑫,叶彩霞.基于CiteSpace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研究可视化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3):1967-1972.

[2]朱斐,许晶晶,李菲.护士危机意识教育联合下肢抗血栓压力泵预防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2):1514-1516.

[3]查亚萍,周雯艳,周晓燕.以集束化护理理念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