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生长模型的园林绿化施工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2

基于植物生长模型的园林绿化施工优化策略

袁锦军

身份证:320624196807283351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施工人员对植物生长模型理论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业技能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植物生长模型的园林绿化施工优化策略,包括加强模型在施工中的培训和应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加强监管与评估等方面。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并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植物生长模型;园林绿化;施工优化策略

1.植物生长模型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指导意义

植物生长模型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与预测植物生长过程,并通过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来指导园林绿化施工。其中植物的生长模型有:(1)植物品种类型。(2)环境因素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针对不同树种选用不同种植方法来满足生长需要。以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为例,因树木种植较为密集,若不开展合理的植物栽培规划设计,将给园林绿化施工造成一定困难。通过植物生长模型的运用,能够规划设计植物的种植情况,提升园林绿化的建设效率。另外,实际栽培过程中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不能精确预测,需借助模型预测来分析判断,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栽培计划。

2.园林绿化施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就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实际状况而言,植物种植密度过高和土壤结构不尽合理是导致园林绿化建设困难和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由于植物种植密度过大,使得园林绿化施工对于树木种植相关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园林绿化施工成本。但土壤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植物生长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间对于土壤结构的需求较大,所以若是土壤结构不尽合理时种植植物,就会造成土壤缺乏营养元素的供给,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另外,植物种植结束之后,若不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与管理方法就会导致植物长势不佳,病虫害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成效。

2.1植物生长模型在建造时难以实际运用

园林绿化施工期间,运用植物生长模型可以辅助人们分析植物生长规律,有助于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但当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还存在应用植物生长模型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植物生长模型的应用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要借助专业软件才能完成有关参数设置工作,而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耗时较长;第二,将植物生长模型运用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因其只能模拟植物生长状况,无法细致地分析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难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建设中;最后是植物生长模型实际操作的经验与技巧的欠缺给应用带来了困难。

2.2施工人员对于植物生长模型缺乏了解与把握

施工人员要想深入了解并掌握植物生长模型,就必须分析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相关参数及种植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因为植物生长模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所以施工人员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很难有效地融合这些知识,这就会影响他们对于植物生长模型的进一步认识。比如:园林绿化施工中因不懂得植物生长模型相关理论知识而难以准确把握植物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等等,使之不能准确预测植物的生长过程。此外,因为园林绿化施工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作业,要求施工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多数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从而不能很好地把握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核心内容及相关技术。所以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有必要对植物的生长模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与把握。

3.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基于植物生长模型研究园林绿化建设优化策略,是在植物生长模型基础上,通过园林绿化工程各环节的仿真与优化来实现,进而达到科学控制园林绿化施工,并最终促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效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植物生长模型的分析和研究中,应充分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结合,避免过分依赖或者依赖模型的现象。二是实际运行过程中,应依据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施工情况之间的不同,完善模型,用于指导实际施工工作。最后是植物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的及时监控与反馈。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才能够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

3.1强化植物生长模型的建设训练与运用

一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运用植物生长模型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于植物生长的研究与了解,不断强化对于植物生长的运用。二是园林绿化施工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不断强化对于植物生长模型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更好的制定出优化策略。最后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有关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地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以及方法的学习以及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将植物生长模型更好的进行园林绿化施工中,进而提升植物的种植效果。

3.2健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体系和施工效率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项工作,需要有关人员与部门紧密配合,才能够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效。所以在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施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提高建设的效率。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需构建良好的管理体系。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求有关工作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植物的种植密度,种植方法以及具体的地点。那么,就必须结合植物种植方案以及施工方案来对植物的种类以及数量进行科学的筛选。二是要明确各部门的作用与任务,确保各部门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互相协调与配合,进而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效率。最后要求园林绿化施工材料必须得到合理的把控。植物种植过程中,需合理调控土壤,灌溉水以及其他相关物质的含量。

3.3引进了先进植物种植技术与装备

为提升园林绿化施工效率与质量,引进先进植物种植技术与装备是关键。这些技术与装置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加精准的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把控,提升植物生长速度以及成活率。比如现代化灌溉系统能够保证植物获得适量水分,自动化施肥系统能够按照植物生长需要提供适宜养分。

3.4强化园林绿化施工监督和考核

对园林绿化施工进行监督和评价,是保证施工质量及成效的重要一环。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建设质量,进度和安全。同时加强现场巡查与监督,保证施工人员按标准作业,以免违规。另外,园林绿化施工效果的经常性评价至关重要。通过评价可了解植物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及其他状况,发现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改善。评估结果也可作为日后园林绿化施工的宝贵经验与参考。

结束语

通过深入分析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可以给园林绿化施工工作带来有益借鉴与指导。同时呼吁施工人员及有关部门要加强植物生长模型研究与运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质量,为建设优美宜居城市环境尽一份力。在即将到来的园林绿化项目中,我们计划持续研究和应用更为科学和高效的建设方法与策略,以期为城市绿化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慧春,王国苏,边黎明,郑加强,周宏平.基于光学相机的植物表型测量系统与时序生长模型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0):197-207.

[2]李强,刘晓峰.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的云作业调度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18,30(12):4649-4658.

[3]张辉,卜雯意,施豪.日光式室内植物生长LED灯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黄山学院学报,2018,20(0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