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

赖婷婷

通辽市人民医院  内蒙古 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120例,均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同时已经征得了所有患者的同意,分别采集其静脉血样本和无名指末梢血样本,并对两种不同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分析可能影响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分析来看,不同部位的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静脉血样本的血小板明显更多,其余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平均含量相对低于无名指末梢血,(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内容,能够通过血常规指标反映出患者情况,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提升操作规范性,以保障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肘静脉血;准确性;可靠性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就是血常规。血细胞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对于患者的治疗和临床医师的判断都非常重要。随着国家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血常规检测中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彻底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这种检测设备具有功能强、操作方便、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在血液常规检测中,检测的结果不仅与检测的仪器和方法有关,还与检测样品的品质有关[1]。目前,标本采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末梢采集,二是静脉采集。只有选用合适的标本采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血常规检验的功能发挥出来。本研究采取对比研究方法,以探究静脉血采集方式对血常规检验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的成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采集对照组60例患者指尖末梢血完成检验,采集观察组60例患者肘静脉血完成检验。观察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2.72岁;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42.6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采血方法,均应空腹12小时,在第2天清晨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对照组患者采集指尖末梢血:①确定患者的检查项目、名字等,确定无误后,对患者的无名指或者中指进行推拿,让患者的手指有充血的感觉。用酒精对采血的地方进行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将采血针刺入指尖内侧后拔出,挤出第一滴血,用微量吸管汲取20μL的血液,再用无菌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常规止血。②收集好的血液样本,立刻送去化验。观察组患者采集肘静脉血:①试管做好标记(患者的姓名、采集的日期,项目的名称)。与患者的信息进行对照,在确定无误之后,为患者选择一条较粗静脉,患者采取坐位的方式,将手臂平放在桌面上,将止血带扎在肘关节上方4cm的地方,并叮嘱患者要握紧拳头,如果患者静脉不是很清楚,就叮嘱患者要反复握紧拳头,让静脉充盈、隆起。同时,在静脉前3mm处,将采血针刺入皮肤、进入静脉,抽取患者静脉血2mL。②收集到的血液样本及时送去化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血液采集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告知患者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采集意义和目的,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保持衣服和帽子整洁,将双手清洗干净并佩戴口罩;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留意将血常规采血管与采血针末端连接起来,在采集了2mL的血液之后,将采血针拔出并轻轻抖动以免血液发生凝结,静置10min后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进行检测;患者血液采集完毕后,应及时按住采血点,防止血液流出。全部样本必须在收集后2小时之内进行检测,所采集的样本中如出现凝血或溶血现象,则需再次采集。在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种仪器的每一种性能进行校准,并对日内准确度、精密度等进行检测,还包括携带污染的具体情况、技术情况等,确保各种仪器的指数、室内控制质量的各项参数都在标准范围内,在确保仪器可以正常运转的同时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将每一项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样品进行检查,将采用不同采集血液方式的样品中的红细胞指数、白细胞指数、血红蛋白指数以及血小板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后,比较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展开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红细胞计数及其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红细胞计数及其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红细胞计数(×109/L)

血红蛋白(g/L)

血小板计数(×109/L)

研究组

60

4.3±0.4

122.4±13.8

202.7±49.6

参照组

60

5.9±1.4

136.20±15.7

175.5±50.2

t

--

9.194

5.524

3.225

P

--

<0.05

<0.05

<0.05

2.2 白细胞计数及其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白细胞计数及其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

淋巴细胞计数(×109/L)

研究组

60

5.1±1.3

57.2±4.7

2.3±0.5

参照组

60

6.4±1.5

54.2±5.1

2.0±0.3

t

--

5.480

3.619

4.305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它对人体内多种疾病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患者的病因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大多数的临床医师都会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另外,血液检查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疗效,指导用药等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检验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①在血常规检验中让检验人员尽量采集静脉血,减少末梢血采集,保障血液样本的良好性,丰富血常规检验数据。静脉血肿的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数量要比末梢血丰富,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反应的问题更突出,能减少血小板等指标的误差。而且静脉血管找寻方便,可选择的位置较多,能减少末梢血依靠手指采集的局限性,降低穿刺时的痛感。②检验人员可以为患者制作相关卡片,将血常规检验前后注意事项详列其中,让患者在采集血液前后有效落实,减少患者在采集血样前后的不适,减少由患者自身因素对血常规检验造成的干扰[2]。具体操作可以,让患者在抽血前一天控制饮食,禁止油腻、高蛋白等饮食的摄入,并保障一日三餐,早睡早起,第二天空腹尽可能在9:00前完成静脉抽血。在抽血前要静息15分钟后再进行,能减少运动对静脉血抽取造成的影响,保障血液样本的良好性。③在进行血液样本检查前要对检查仪器进行检查,核对仪器参数、是否故障等,若完全正常再进行血常规检验,减少因仪器造成的血常规检验误差,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度。检验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仪器说明书定期维护仪器,降低仪器在使用中的损耗。像检验仪器的品牌、型号、仪器精准度等也要认真检查,而且静脉血和末梢血需要选择不同的检验仪器,检查人员要看清检查单据,核对后再进行检验,防止反复采血。④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要提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主管领导要根据临床检验中的不良情况定时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解决血常规检验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检验人员和采集人员对待采集、检验的能力。像采集人员需要对试管保存、血管查找、血管穿刺、穿刺部位消毒等进行重点提升,保障采集人员能面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提高血液采集质量,防止血液采集后的高凝聚现象[3]。而检验人员需要对检验方式、各项指标的参考数据、血液样本判断等进行重点提升,减少检验结果误差,保障检验结果的参考价值。而且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要相互配合,保障血液样本按时、按批次完成检验。⑤主管领导还要不断完善临床检验制度,收集血常规检验中的问题,并及时为检验人员等提供解决方案,减少血常规检验中的错误操作。检验人员和采集人员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血液采集、检验等情况进行反馈,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主管领导还要为新入职的检验人员普及检验仪器使用等内容,保障检验人员规范操作。

综上所述,收集肘部静脉血液样本做血液检查,可以得到更精确的血液检查结果。并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错误的出现概率。

参考文献:

[1]王艳娟.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3):37-40.

[2]田仁凤.临床检验对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J].科技与健康,2023,2(5):45-48.

[3]张立凡,杨桂芳.不同血液样本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J].中外医药研究,2022,1(15):151-153.